APP下载

基于AHP法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

2016-07-06段禄峰

关键词:发展质量恩格尔系数西安市

段禄峰

(西安邮电大学 产业经济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1)

基于AHP法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

段禄峰

(西安邮电大学 产业经济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末期阶段。通过构建AHP法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体制,对西安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测度以后,得出西安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的结论。而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又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以促进西安城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西安市; AHP; 城镇化; 发展质量; 恩格尔系数

0引言

虽然城镇化水平一般用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但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地域空间扩张,单纯地把乡村变成城镇,或乡村人口涌入城镇。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如拉美的墨西哥城、印度的孟买,人口城镇化水平很高,却存在着城市土地掠夺性扩张的问题,出现道路拥挤、空气污染、用水紧张,贫民窟、“城中村”大量存在的现象,造成城市生活无序和乡村生活贫穷同时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极不协调等问题[1]16-22,[2]89-91,[3]79-83。因此,城镇化发展应包括城镇化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两个方面。城镇化质量涉及到对城镇化的深层次认知和本质探讨,包含发展的集约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体现在人口就业、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因此,目前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过渡。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13年,西安市人均GDP为56 871元,城镇化率已达72.05%,可以说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末期阶段。但西安市城镇化发展质量仍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就业不足、贫富差距扩大、交通拥挤、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各种矛盾不断迸发的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特征。为此,如何在西安市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通过相关政策的推动,实现优化城镇人口布局、扩大就业、增加内需、产业转型,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让西安市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包容性增长,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4]96-99。

判断城镇化发展质量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度量。目前许多学者根据国内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背景构建了不同内容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估体系,评估指标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测评指标的选取彰显了不同类型区的地域特色。指标权重的确定也由逐对比较法、A·古林法、模糊分析法逐渐转向最大熵权技术法、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最大离差法、简单关联函数法等客观赋权法等,评价模型逐渐多元化、科学化。因为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该方法能将专家的智慧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为此本文基于客观性、系统性、可比性原则,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权重的计算方法。

1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⑴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从实际出发,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从而客观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⑵系统性原则。由于城镇化发展质量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要达到涵盖面广、层次性强的目的,同时注意排除相关性强的指标,以消除冗余,避免重复。

⑶可比性原则。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尽量体现可比性。既要反映出各项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又要体现各项指标在不同地域的差异性,便于横向比较和划分等级。

1.2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内容

西安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是总体指标,即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它反映城镇化质量的整体水平;二级指标包括人口就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城乡一体化等七个方面;三级指标包含人口城镇化率等共计39个指标。下面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西安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评价,详见表1所示。

1.3权重计算及成果合成方法

基于科学真实性考虑,本文选择AHP法作为权重计算方法,以人口就业系统B1为例,对B1中C1、C2、C3、C4、C5进行两两比较,由此形成判断矩阵,详见表2所示。

(1)

(2)

一致性指标计算如下:

(3)

其中:

(4)

(5)

(6)

R.I.数值详见表3所示。

若C.R.≤0.1,则认为W对应判断矩阵的权向量,否则,需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直到C.R.≤0.1为止。

C.R.=0.004 25÷1.12=0.003 4<0.1;

因此,表2中的权重是正确的。同理,可得表4权重。

2西安市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分析

2.1数据推导

本文目标值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相关数据,结合西安市实际,参照《中国统计年鉴(2013)》、《陕西统计年鉴(2013)》、《西安统计年鉴(2013)》等数据,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确定,对其成果评价则采用综合评价法中的加法合成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D=∑DiWi

(7)

计算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如表5所示。

表1 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下面以2012年西安市人口就业子系统为例,把相关权重及数据带入公式,进行数据推导,得到2012年西安人口就业指数:

D人口就业=∑DiWi=0.387×89.39+0.212×95.77+0.212×73.57+0.119×86.30+0.069×60.79=84.96

同理可得其它子系统指数,进而得到西安市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

D质量指数=∑DiWi=0.105×84.96+0.226×76.32+0.179×61.28+0.085×31.02+0.153×72.62+0.136×60.86+0.116×69.39=67.21

相关数据如表6所示。

2.2对西安市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系统分析

学生在该系统中可以查询自己宿舍的相应信息,还有正常的维修申请,留言给宿管人员或者管理员来解决自己生活或学习上的烦恼,当然也可以浏览学校的相关网页。

2.2.1人口就业子系统

2012年,西安市人口就业指数为84.96。其中人口城镇化率、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平均预期寿命三个指标得分较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得分较低;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西安市应该正确处理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从产业发展与生产力地域空间配置等方面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充分就业[5]12-17。

2.2.2经济发展子系统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质量的根本体现。2012年,西安市经济发展指数为76.32,表明经济进入腾飞阶段。单从西安市经济发展子系统中的个别指标看,GDP增长速度、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1.8%、5.25%、95.5%,远远高于全国的7.1%、1.98%、89.9%。但单位土地面积GDP、单位GDP能耗、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西安市经济还处于低端水平,尤其是以初级产业加工为主的产业,其集聚能力低,没有集约化经营,具体表现为GDP总量不足,和近邻郑州相差无几,却远远落后于同处西部的重庆和成都。为此,西安市应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从目前来讲,应建立有效的产业服务体系和创新机制。具体地: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孵化产业及地域性优势资源深精加工产业;二是建设入区企业急需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投资咨询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及投融资机构等;三是建立军转民平台、科研院所与市场(企业)对接平台,以地区科技优势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机制;四是加快配套服务机制建设,形成适应产业发展、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的产业集聚区,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健康成长的土壤。

2.2.3社会发展子系统

2012年,西安市社会发展指数为61.28,处于较低水平。除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较高外,其余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即使是这项分值较高的基本社会保障,也是一种撒胡椒面式的低水平保障,其覆盖面广,水平较低,和广大群众的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因此,作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安市,应增加图书馆所和藏书量,体育场馆和文化设施,增强人文环境;引入外资、民资,建设医院,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发展公交事业,提倡绿色出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表2 人口就业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表3 随机一致性指标R.I.数值

表4 各要素层在目标层中的权重

表5 2012年西安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

数据来源:根据《西安统计年鉴(2013)》、《陕西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数据及专家打分、调研问卷数据综合整理。

表6 2008—2012年西安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

2012年,西安市公共安全发展指数为31.02,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万人交通事故数、万人火灾事故数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作为西北中心的西安,要加强“安全西安”、“和平西安”建设。加强交通法规和火灾事故宣传,降低事故率。通过“数字城市”建设,让监控设备普及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2.5居民生活子系统

2012年,西安市居民生活发展指数为72.62。其中城镇居民住房使用面积、城镇居民水电气覆盖率较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较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互联网普及率与全国水平相当。现今,西安市作为全国投资率最高的城市,房地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统计中城镇居民住房使用面积上升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们应该看到,西安市住房空置率高,投资泡沫严重,这应当引起西安市政府重视。另外,还要加强实体经济建设,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在加快信息宽带建设、加深居民联系的同时,更应加强社区建设,增加各种娱乐活动,找回早已丢失的浓浓邻里之情。

2.2.6资源环境子系统

2012年,西安市资源环境发展指数为60.86,可见,西安市的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从单指标角度来看,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余指标与全国持平。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的飞速推进,西安市人口急剧增长。就大城市而言,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不可避免,但城市管理者更应从提高建筑物容积率上做文章,而不是一味地“摊大饼”式的城镇空间无序蔓延;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西安市应倡导节水理念,实行阶梯水价;通过植树、植草,增加绿色景观,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循环经济,实现资源持续利用。另外,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引导生态脆弱区人口向城镇地区有序转移,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均衡。

2.2.7城乡一体化子系统

2012年,西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为69.39,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步阶段。西安城乡人均收入比为2.62,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10,但也远高于发达国家城乡高度融合阶段的1.2;另外,投资建设的城市化倾向,也使城乡软硬环境相差甚远。

众所周知,较大的城乡差距会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出现冲突加剧,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要注重社会公平问题。为此,西安市政府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农民收入和乡村建设;借新农村建设新风,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面解决由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社会问题,使广大乡村人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2.2.8城镇化发展质量系统

本文通过综合合成,最终得到2012年西安市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为67.21,与2008年的59.43相比,综合水平提高了7.78。由此可见,西安市城镇化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要达到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90分以上),还需12年左右的时间,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依然任重而道远。纵观以上各个分系统,除人口就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指数得分高于70以外,其余四个领域得分均较低,而公共安全指数得分仅为31.02。因此,西安市在推进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过程中,既要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准,更要发展社会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通过体制改革,注重公平,实现城乡一体化,让全体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3结语

城镇化发展是“速度”和“质量”的统一,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纵观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一方面是不断追求城镇规模扩张、人口城镇化飞速提升,另一方面又出现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资源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众所周知,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6]11-18,[7]42-46,[8]30-36。因此,西安市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目的,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形成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和谐共生、城镇与乡村共同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等.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3,33(1).

[2]孔凡文,许世卫.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3]徐晓飞,张建,李友海,等.主体功能视域下的我国城镇化发展多维解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0).

[4]叶菁,刘卫.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时空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31(5).

[5]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7).

[6]何平,倪苹.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中国统计,2013,30(6).

[7]薛伟贤,吴祎.信息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动力系统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0).

[8]段禄峰,张鸿.城乡一体化发展绩效评估体系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4).

(责任编辑王栓芹)

Study o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Based on the AHP Method—with Xi'an City as an Example

DUANLufeng

(InstituteofIndustrialEconomics,Xi'anUniversityofPostandTelecommunications,Xi'an,Shaanxi,710061,China)

Abstract:At present,our country has stepped into the final stage of urbanization rapid development.After the quality of Xi'a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s measured by the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AHP method,it is concluded that Xi'a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is not high.However,the lower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leads to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so some concreted measures are presented in order to promote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Xi'a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and society.

Key words:Xi'an cit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urbanization;development quality;Engel coefficient

收稿日期:2015-09-05

作者简介:段禄峰,男,山东枣庄人,西安邮电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区域经济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124);陕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2014KRM06);西安市软科学基金项目(SF1415-1);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J30)。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16)01-0014-08

猜你喜欢

发展质量恩格尔系数西安市
亲子创意美工展
家乡
西安市第四医院
恩格尔系数再创新低意味着什么
123的几种说法
浅析恩格尔系数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研究
恩格尔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