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成都建成“创业之城、圆梦之都”

2016-07-05唐良智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天府双创成都

唐良智

去年以来,成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工作按照“1234”的思路扎实有效推进,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1”就是以“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为主线。我们响应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结合成都实际,启动实施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将其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一项重大行动,作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三大主要抓手”之一。今年初,我们在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从通道、人才、融资、孵化、生态等方面对成都双创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充分发挥创业者、导师、投资人、高校、政府五大主体力量作用。在“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推动下,去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4.9万户,其中包括1.1万户科技型企业;新增注册资本超过6500亿元,同比增长103%;新增企业数和注册资本数均位居中西部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7300亿元。全市新增A股上市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1家,均位居中西部首位。

“2”就是搭建“菁蓉汇”、创交会“两大平台”。我们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到地方必须要有具体的行动和抓手。为此,我们搭建了“两大平台”,第一个就是“菁蓉汇”。“菁”是精华、纯粹之意,是事物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蓉”是成都简称,同时也取欣欣向荣的谐音。举办“菁蓉汇”,目的就是为了在全社会营造推动创新创业的大气场,更好地把“有钱人的口袋”和“有想法的脑袋”结合起来。去年,我们共举办菁蓉汇系列活动超过160场,由此带动全市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超过1300场,吸引了40多万创客参与,获得意向投资超100亿元。第二个平台就是举办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努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创新创业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和交易。去年我们办了第一届,效果很好,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的2600余个项目参与交易,交易额达53.2亿元,并达成了全球创新创业“成都共识”。

“3”就是打造了双创引领区、双创集聚区、双创特色区“三类载体”,初步形成“3+M+N”双创空间格局。3个双创引领区分别是菁蓉国际广场(中韩创新创业园)、天府菁蓉中心和菁蓉小镇。同时,我们还打造了M个以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为主体的双创集聚区和N个双创特色区。其中,菁蓉小镇是利用120万平米产业项目闲置用房打造形成的,也是我们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核心区域。克强总理上月到成都调研时,曾实地考察了菁蓉小镇,对这里将富集的高校资源与闲置的楼宇资源相结合,打造新型众创空间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把空置宿舍巧变创客空间,好比新经济借壳创新产业上市”。

“4”就是明确了激活资源、集聚要素、强化保障、营造环境“四项主要任务”。我们制定了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新十条”、“人才新政十条”在内的7大类48项政策,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科技成果“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管理新模式,明确职务发明收益70%归发明人所有。同时,设立了20亿的人才专项资金,单笔最高综合资助可达一个亿。包括金融支撑、知识产权保护、后勤保障等方面,我们都有专项政策支持。我们希望通过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快把成都建设成为“创业之城、圆梦之都”,让“蓉漂”在“成都创业、创业都成”。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实施意见出台后,结合成都在全国首批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中的定位,初步考虑通过探索“三条路径”、推进“五大任务”,加快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三条路径”分别是:探索成果与资本对接路径,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探索人才与企业对接路径,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释放人才创造活力,协同推进创新创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探索科技与产业对接路径,这是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经济、加快形成新引擎的必由路径。

“五大任务”,一是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建转改等方式,继续强化双创空间、载体建设,加快形成核心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覆盖的双创发展新格局。二是充分发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政策叠加效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两大通道”,加快形成双创发展新机制。三是在进一步发挥“菁蓉汇”“创交会”这两个“大平台”作用的同时,打造一批社区一站式双创服务“微平台”,同时搭建双创众包平台、政策信息发布平台、校地协同创新平台等系列专项平台,加快形成聚合创新创业全要素的双创发展新支撑。四是通过规范设立和发展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壮大双创投资规模,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包括积极争取设立股权众筹交易所等措施,完善多层次双创融资服务体系,拓展双创融资新渠道。五是通过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双创文化,努力让蓉漂在成都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善于圆梦,加快形成双创发展新氛围。

猜你喜欢

天府双创成都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空天之远
深度探访“天府家风馆”
2021年天府机场地面风场特征分析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数看成都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