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案例
2016-07-05
子文不护族亲
子文,是春秋楚成王时期的令尹(即宰相)。他公正廉洁、治国有方,在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有一次,子文的一个族亲因为犯法被抓。当办案的廷理(春秋楚国执掌刑律的官员)在审讯中得知这个人是子文的族亲后,出于担心因此得罪上级,便立即把这个人放了。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子文的耳中。他想:“我的族亲明显犯了法,但廷里却因为我将他放了。如果我默许这件事,就会在百姓面前显示出我的为官不正。我身为楚国令尹,就要做好表率,以守法来勉励百姓和其他官员。如果一名执掌国家权柄的官员,不遵纪守法,却以丑名闻于天下,与其这样不仁不义地活着,倒不如去死。”
子文越想越觉得这件事的严重性,于是亲自押着犯法的族亲来到廷理的官衙,并严厉地指责廷理:“国家设立廷里这一掌刑的官职,专门用来管理违法犯罪的人。正直的官员执法,应该是既灵活应变又不歪曲法令,既坚持原则又不屈服权势。因为违法者是我的族亲,你就弃法背令,放走了他。这是为理不正、怀心不公的做法啊!”
说完,子产就将犯法的族亲交给了廷理,廷理最终依法惩办了违法者。
楚成王知道这件事后,对子文大加赞赏。百姓们听闻这件事后,无不感叹:“如果做官的都像子文这样大公无私,我们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马谡失街亭
魏太和二年(228)春天,蜀国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攻打曹魏。他命令大将赵云、邓芝作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北),自己则亲率十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境内)。
在出兵祁山之前,众人建议用久经沙场的老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但诸葛亮不听,坚持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统领大军前行,在街亭迎战魏国大将张颌。
马谡和副将王平带领大军来到街亭。观察了地形之后,马谡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峻,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伏兵。”王平提醒道:“临走前丞相再三嘱咐,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了。”
然而马谡却自视熟读兵书,仗恃山势布兵正切合兵法所言,因此根本不听王平的忠告。王平见劝说已不能改变马谡的决定,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来到山下择地驻扎。
不久, 率领魏军来到街亭,他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将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头团团围住。
看到魏军的部署,马谡才慌了手脚,先后几次命令士兵突围。但根本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杀了不少人。
随后, 又截断了蜀军取水的道路。乘着山下蜀军自乱阵脚之际, 带领魏军发起总攻。蜀国士兵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大败而逃。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在山下稳守营寨。当他得知马谡战败,便命令士兵拼命擂鼓,佯装进攻。 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于是,王平整理好队伍,借机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丝毫未损,而且还解救了马谡及散兵。
街亭的战败使蜀军失去了重要据点。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令蜀军全部撤回汉中。
回到汉中后,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的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命令,招致兵败,军法难容,请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求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
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想到要斩杀自己十分器重的将领,他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马谡一死,必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之宏愿。于是,诸葛亮强忍悲痛,挥泪斩杀马谡。同时将自己用人不当的过失上奏蜀国皇帝刘禅,自请贬降三级。
虽然蜀军第一次北伐战败,但由于诸葛亮赏罚分明、以身作则,使蜀国士兵和将领深怀敬佩。从此,蜀军上下把这次失败当作教训,士气更加旺盛。
吴辅不弃民自保
吴辅,字鼎臣,号怡轩,剑浦(今福建南平)人,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先后出任韶州仁化县(今广东北部)主簿,福建闽县(今福州)县尉,均有政绩。后调任道州(今湖南道县和宁远县的一部分)推官。
时值南方土著聚众叛乱,传言将前来攻城,一时间人心惶惶。左右僚属官吏十分惊恐,纷纷出谋划策。不少人向吴辅建议:“大人,乱民将至,但道州城兵力不足,我们只有拆毁城桥,凭借险要据守,方能保证城内安全。”
吴辅经考量后,力排众议:“城外住着众多百姓,身为地方长官,有保护百姓和守卫疆土的责任,怎么能在临战前抛弃百姓而只顾保全自己的安危呢?如果失去了百姓的支持,我们就身处一座孤城,等于是让敌人瓮中捉鳖。只有动员全城百姓和官兵,做好抗击敌人的准备,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吴辅的一番话让道州城的百姓和官兵深受感动,主动出人出力为防御战做准备。对于百姓捐献的财物,吴辅一一列入清册,公布于众,毫厘不取。
道州城各项御敌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叛乱的南方土著得知这一情况后,最终未敢贸然来犯。
洪皓为民截皇粮
洪皓,字光弼,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
宣和六年(1124),洪皓到秀州(吴、越分界之地,包有浙江嘉兴与江苏松江地域)任司录(知州属官)。这年秋季,秀州连降暴雨,导致洪水泛滥,大片田地被淹,百姓饥寒交迫,生计困难。这一切,洪皓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便主动向郡守要求承担救灾事宜。
为了赈济受灾百姓,一方面,洪皓主动腾出自己的居所,供无家可归的百姓避居;另一方面,他大开官仓,把粮食低价出售给百姓。但是秀州本地官仓的粮食有限,很快空仓,至此仍有不少百姓依旧饱受饥饿之苦。
就在洪皓为赈灾而一筹莫展之际,他得到了一条消息:近期浙东向朝廷运送的4万石皇粮将从秀州城下经过,于是他想不如先截留下这批粮食,缓解灾区缺粮的燃眉之急。于是,洪皓立即向郡守表明了这一想法,理所当然遭到郡守的严词拒绝:朝廷有旨,擅自截留皇粮者斩无赦。郡守当然不敢承担这一责任。但洪皓的心意已决,他顾不得郡守的反对,直接派人封锁了运送皇粮必经的渡口。
洪皓的强硬态度遭到皇粮押运官的强烈抵制,押运官威胁道:“这批皇粮是御笔所批,你再这样一意孤行擅截皇粮,是不能赦免的死罪!”洪皓坦然答道:“我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10万人生命,这批粮食我留定了!”在洪皓的再三恳求下,押粮官终于答应留下一半粮食。很快,洪皓这批粮食全部发放给了受灾百姓,百姓很感激洪皓冒死救民,一致称道他是救苦救难、悲天悯人的“洪佛子”。
后来,廉访使王孝竭奉旨勘察灾情,见本属重灾区的秀州秩序井然,百姓各安生计,不像其他灾区那样田园荒芜,百姓离井背乡。当王孝竭得知洪皓所为后,肃然钦佩,并上报朝廷,结果不但没有追究他截留皇粮之罪责,反而被举荐得以加官升职。
罗姆公司反其道而行
1997年,为发掘最具发展潜力的日本企业,日本经济新闻社和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一个有关优良企业的调查,该调查以企业获利能力、组织活力、研发能力、危机管理等为评价标准,共有1700余家企业参与其中。出人意料的是,经调查评定,一家名声并不显赫的企业——罗姆公司最终夺魁。罗姆公司以生产消费性电子产品集成电路为主,1990年还因生产管理方面的疏漏而陷入经营危机,它是怎样走出危机、迅速崛起而夺魁日本优良企业资质的呢?
1990年面对经营危机,罗姆公司的社长佐藤研一郎作出了两项重大决策。一是将15万种制品减少为10万种,并提高每种制品5%的售价,以保证产品的获利率。这一决策一经实行就遭到客户的强烈抗议,他们联名要求罗姆公司降价,并大幅撤销与罗姆公司的订单,致使罗姆公司陷入一时艰难的窘境。
就在大家都认为罗姆公司即将倒闭时,公司不断下滑的营业额却开始呈现逆向攀升态势。原来,佐藤研一郎的另一项决策开始奏效了——罗姆公司不参与争夺尖端科技市场,避开与大企业的正面竞争,专接大企业不愿做的耗人工产品——消费性电子产品订单。对于耗人工产品,罗姆公司没有依照传统程序进行生产,而是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并自主研发拥有封装、测试等功能的机器设备,以机器操作代替人工劳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其竞争优势逐渐显现,并因此获得新突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佐藤研一郎依靠精准定位和自主创新,逆市而行,实现了企业的华丽转身。
罗宾·维勒有的放矢
美国鞋业大王罗宾·维勒在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经营着一家只有十几个雇工的小鞋厂。当时在美国,穿低帮皮靴是一种时尚,几乎所有皮鞋厂都趋之若鹜地生产这种皮靴,认为只有紧跟潮流才能在市场中获利。但罗宾·维勒清楚地认识到,凭自己工厂薄弱的资本和有限的规模,根本不足以与强大的同行相抗衡,只有推出新款式皮鞋,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于是,他召集工厂所有员工举行了一次关于皮鞋款式改革的座谈会,要求每一个员工竭尽所能,设计新款鞋样。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他制定了一项奖励方法:凡是设计的新款鞋样被工厂采用者,可获得奖金1000美元;即使鞋样不能被采用,只要其设计别出心裁,也可获得100美元的奖金。同时,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设计委员会,由5名熟练的制鞋工人担任委员,负责评选员工设计的鞋样。
此举一出,罗宾·维勒的鞋厂立即掀起了一阵设计热潮。1个月后,设计委员会从收到的40款鞋样中选中3个较为成熟的样本,并很快投入生产,每种款式各制1000双,分别送往各大百货商店推销。
由于这3款皮鞋的样式新颖,引得顾客纷纷抢购。仅过去两周,罗宾·维勒就收到了数量庞大的订单,鞋厂的规模也因此逐步壮大。
不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鞋厂的产量供不应求。接到的订单如果不能及时供货,不仅鞋厂的信誉受损,而且还因此不得不支付巨额赔偿。罗宾·维勒为此伤透了脑筋,只好再次召集全体员工开会研究对策。
会上许多员工提出鞋厂应聘请大批经验丰富的技工,这样才能提高产量,但是行业内经验丰富的技工毕竟有限,而且大多已供职于其他鞋厂。关于怎样在短时间内聘请到大批熟练技工的问题,一些员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没有实质性突破。
就当讨论陷入僵局之时,一名年轻的小工站起来说:“其实我们的问题根本不是要找更多的熟练技工,即使不聘请他们也能解决问题。”
听到这番话,与会员工都愣住了,罗宾·维勒示意小工接着说下去。
“我们现在需要提高产量,增加熟练技工只是手段之一。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机器来生产鞋。”
用机器生产鞋,这可是从来没有人想过更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小工的建议激活了罗宾·维勒的思路,他对与会员工说:“这个年轻人的话很有道理,我们一直存在只有人才能生产皮鞋的思想盲区,殊不知聘请更多的熟练技工只能暂时缓解供货困难,但不能真正提高生产效率,只有机器生产才能从根本上化解鞋厂的困境。”
说做就做。会后罗宾·维勒便组织专家研究生产鞋的机器,不到4个月的时间,机器很快被研发出来。从此,世界进入了机器生产鞋的时代,而罗宾·维勒也因此成为美国著名的鞋业大王。
卡西欧公司的不懈创新
在强者如林的日本电子工业界,卡西欧公司的崛起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卡西欧公司于1946年由 和雄创立,首款产品是香烟指环——用者把香烟套在指环上,从而可在没有烟灰缸时,不需以口或手指夹烟。当时二战刚结束,香烟对日本来说是一种价值商品,因此该款香烟指环十分成功,为 和雄带来了第一桶金。
1949年, 和雄在东京举办的一次商业展会上看到了机械计算器,从中受得启发并开始在公司着手开发计算器。当时的计算器大多是手动或以马达推动。 和雄和公司的研发团队以螺线管制造计算器,终于在1954年成功研制出首台电子计算器。这台电子计算器与同期机械式计算器相比较,其单位数字键只有10个。也正因为其操作简单,很快成为畅销产品。不久之后,卡西欧公司重新定位——专门研发电子产品。
1964年,卡西欧公司遭遇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经营危机。这一年,由日本夏普公司首创的桌上电子计算器大量投放市场,因为其性能远远优于卡西欧公司的计算器,所以卡西欧公司的畅销产品转眼间沦为滞销产品。
这次危机使 和雄深深感受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孤注一掷,从本已紧张的公司资金中拨出相当部分款项,专门用于技术开发。为了研制出足以打败夏普公司的产品,卡西欧公司聘请了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引进了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上 力同心,终于抢在其他公司之前于1965年率先研发出晶体管计算器。凭借这款产品,卡西欧公司在电子计算器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从而摆脱了经营危机。
这一成功没有使卡西欧公司停下技术创新的脚步。“技术创新就是经营”已成为卡西欧公司每位员工恪守的信条。也正是因为不懈创新,直至70年后的今日,卡西欧公司依旧保持生机。
维尔福莱特·康重拾梦想
维尔福莱特·康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最终成为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大家都认为他已功成名就,维尔福莱特·康却觉得自己一直专注于工作的生活缺了点什么。这时,他想起了儿时的梦想——画画。
维尔福莱特·康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但在他年轻时因为忙于事业,只好搁下了画笔。如今已有数十年未执画笔的维尔福莱特·康还能够重拾梦想吗?许多人对此并不看好,有些人劝他:“你已上了年纪,再学画画已经来不及了。”还有些人对他说:“你的工作那么忙,根本没时间画画,想要画出成就除非放弃你现在的事业。”听到这些议论,维尔福莱特·康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坚定了重拾梦想的决心,为了兼顾工作,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确保每天至少抽出一小时安心画画。
维尔福莱特·康把房子的顶楼改成了画室,每天坚持花至少一小时来作画。当工作繁忙的时候,他只能牺牲睡眠的时间,清晨5点前就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
几年以后,维尔福莱特·康的油画开始大量地在世界各地展出,并被收藏家以高价收购。因为重拾画笔的决心,因为每天一小时的坚持,他的梦想最终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