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逆反心理及调适方法分析
2016-07-05周坤吴艳
周坤 吴艳
【摘要】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认知逐渐丰富,其自我意识开始增强,而因诸多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从而致使学生出现和教师、家长顶撞、蛮不讲理,甚至是“对着干”的现象,虽然逆反心理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但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很可能让逆反心理发展为变态心理,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初中学生 逆反心理 调适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喜欢“独立”、“自作主张”,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让教师和家长的额“苦口婆心”成为孩子们的“对抗”的理由,逆反心理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表现
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进入初中后,学生没有以前那么听话了,教师说的话他们不会不可不扣地去“执行”了,甚至还会出现“顶嘴”、“对着干”的现象,而这些都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表现在习惯逆反上,这种逆反已经泛化,具有固定模式,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在各个方面,这种逆反已经是较严重的逆反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出现他们不愿意或不接受的行为或事件,第一反应就是“不”,如“我不愿意”、“我不想”而却没有具体的理由。这也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学生“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原因。
二是学生并不是所有方面都逆反,有时只会对某个领域或特别的观点、事物而产生漠视、不关注、对抗的情绪或行为。如有的学生就是不按规定穿校服或不按规定完成家长或教师布置的某些任务,但在其它方面此类学生又表现得较为听话。在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家里父母怎么喊都不听,而对教师的话却很顺从,有的学生对爷爷、奶奶的话充耳不闻,而却有很愿意听从同伴的安排。
三是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来自外界的不同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如在教育教学中,当教师表扬某个学生时,另外的一些学生会因此而觉得教师在批评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但相同的话其他学生却不会有类似的感受。过渡到中学阶段,这种表现就较为突出。如不加以调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更为严重的逆反心理,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初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逆反心理,而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来自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也有来自教育方面的不足,更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如此,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导致家长忽视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没有给孩子选择和自主的权利,如周末安排孩子去“兴趣班”、“辅导班”,而孩子本身又不愿意,孩子更多时候只是在父母的“强制”下去完成,逆反心理随之而生。一些孩子的父母教育水平地,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而一些孩子的父母则忙于工作,很少和孩子进行沟通,甚至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只会以简单的批评、粗暴的打骂来进行“教育”,孩子幼小的心灵遭遇创伤后,对父母的“教育”也就会害怕,自然会出现逆反心理。
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教育中忽视学生的需要,往往以教师的需要来代替学生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自主选择权缺失。如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偏恨”,对“优生”是“循循善诱”,对“后进生”则是“横眉相对”,久之,学生对教师也就容易产生敌对心理。
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因素来看,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交往范围扩大,对来自家长或教师的要求,因好奇心的趋势,总想去试试看结果会如何;一些学生对来自父母或教师的劝告、说服会看作是对自己的“管、卡、压”;同时,因学生接触的人和事逐渐趋于成人化,于是,一些学生在社会不良人员或同伴的唆使、诱引下,自然会对父母或教师的劝导而产生排斥。
三、初中学生逆反心理调试途径
首先,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小学高段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真分析高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立足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多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如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而采用分层目标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而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进行。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如有的学生喜欢绘画,有的学生喜欢体育,教学中就要多鼓励学生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扬长避短,让学生能在活动中获得自信,避免逆反心理出现。
其其次,整合家校力量,形成合力。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当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以单纯地“请家长”方式来教育学生,而要主动和孩子的父母形成互動,利用班级家长群、校讯通、家访等形式和家长相互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告知家长,和家长一起思考对策。如有的学生在学校较为听话,而在家中却对父母的教育“充耳不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态度,及时引导。
最后,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评价模式,树立学生学习自信。传统小学教育教学太注重学生的成绩,评价方法单一,针对这种情况,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评价上要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根据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如针对学生课堂中的提问而制定加分标准,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提问,则给予加分,并把学生的表现和家长进行沟通,以此来树立学生的自信。
在初中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查找归因,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育现状而优化教育环境,尊重学生,发展特长,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峰.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
[2].王俊芳.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学周刊.2012(07).
[3].李律.初中学生逆反心理个例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