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的“滋味”
2016-07-05冯斌
冯斌
一、勿贪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切。”用现代汉语来解释为:“一个人只要心中刹那间引出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他就容易把原本刚直的性格变得很懦弱,聪明被蒙蔽得很昏庸,慈悲的心肠就会变得很残酷。原本纯洁的人格就会很污浊,结果是毁了一辈子的品德。所以古圣贤认为,做人要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这样,才能超越他人战胜物欲度过一生”。
早在十几年前,流行这么一句话:狠斗私字一闪念!那个时代在做法上可能有些左,但是这个提法本身却没有任何错误。不错,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私念、贪念,谁不愿意自己的生活水平好一些,物质生活丰富一些?但是,这些进步是需要靠个人的奋斗拼搏出来,而不是以私字当前,贪字当前,投机取巧,偷鸡摸狗混出来的。小到占公司便宜,大到成为国家蠹虫,这些例子在新闻、报刊上披露的俯拾即是,结局无非是一个样子,我想在这里就不用详细的说明了。
《左传》上有这样一条记载:宋国有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宝人说:“我把它给雕玉的人看过,他们认为是宝玉,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珍宝,而你把那块玉当作珍宝。假如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珍宝,不如我们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宝玉。这则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高尚的道德远比财宝更可贵。在现代社会中,能象子罕这样克制自身私念,抵制物质诱惑,把“不贪”作为珍宝的人是不多了。所以一个简单故事给我们树立起的是一个学习的榜样。
贪婪,是一种低劣的恶习,克制自己贪婪的念头,追求勿贪的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二、有容乃大
看过《菜根谭》中的一句话:“面前的田地要放的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的久,使人有不匮之恩。”我们理解为:“做人要心胸开阔,与人为善,才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死后留下的福泽,要能够流得长久,才会赢得后人无穷的怀念。”
简单的两个分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应该和别人怎样去相处。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有组织的群体,是过着团队生活的每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沟通是不可避免的,很重要的,怎样去和别人愉快的工作,生活?我认为,就是四个字:有容乃大。这里的“容”是宽容,是包容。
古人明智的话语记录在《菜根谭》中,至今还在提醒着我们,与人为善才能不招致他人的怨恨。怎样与人为善?如何不招致别人的怨恨之心?我觉得只有严于待己,有容乃大。
对待自己要时刻检讨自身是否做了错误的事情与决定,所谓“一日三省吾身”。对待他人,则应该以诚相待。现在讲究团队合作,那么,一定要允许有多种思想的存在,不要对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一棒子打死”。要多了解他人的情况,对做了错误事情的人不要报有“他曾经做过错事,以后不能再与他来往”之类的思想。当然,不是说出了错可以原谅,但一定要找出错误的根源,毕竟更重要的是改正错误。宽容的对待每一个人,别人也会理解你,人际关系和谐,才能将工作开展的更顺利,完成的更完美。所以,千万不要丧失严己的作风,否则必然丧失对他人的宽容与理解,也必然会招致别人的怨恨!
古训是不可以忘掉的,因为那毕竟是经过时世的锤炼而流传到今天的。我们一定要借鉴,让自己成为一个心胸开阔,与人为善的人。所谓“有容乃大”!
三、知退一步,须让三分
《菜根谭》中说:“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翻译过来便是:“人世冷暖变化无常,人生道路崎岖不平。当你遇到困难走不通时,要明白退一步的方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什么是退一步?有些人碰到困难,知难而退,事后自己自嘲的说:“我这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呀!”。我认为这种“退一步”是逃避,是真正的退缩。人生的道路本就是崎岖不平的,经常有困难向我们挑战,“须知退一步之法”的正确含义不是逃避、退缩,而是“退”回来仔细的想一想,“难道只有这种办法去完成这件事情吗?我就不能试一试其他的出路吗?”冷静的分析時世,深刻的反省自己,明智的选择办法,这以后,重新面对困难,知难而上,克服困难,战而胜之!所谓“收回的拳头打出去才更有力”呀!
古人苏秦,初学有成,去秦国游说自己的学说,惨遭败绩,所带钱财用光,悲惨回家,到家又被妻、嫂羞辱,尝足了“人世冷暖变化无常”。静心反思,醒悟自己对局势了解并不透彻,于是发奋自学。学成复出,再次游说燕国,终于取得成功,最终被任命为六国的“合纵长”,抗击秦国,使秦国不敢窥伺六国的土地。这种做法才是对“须知退一步之法”的最好的注解呀!我们面对困难采取的态度就应该是这样。
同样,克服困难,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这时所须的态度就是要“须让三分”了。“月盈则缺,水满则溢”,古训萦萦在耳,不可忘也。三国曹操,赤壁大战前,破荆州,下江陵,率领大军,顺流东下,战舰千里相接,旌旗遮天敝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何等的豪气,何等的志得意满,不听谋士的劝阻,没有冷静分析局势,最终失败!事业顺利之时,人的头脑往往是“过热”的,往往看不出潜藏危机。这时我们最需要采取的态度就是:“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气度和美德。
“知退一步,须让三分”,是我们在遇到困难和享受得意时需要具备的素质,更是一名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的个人修养。我们加强了这些方面的培养,在现代企业竞争中才会立于不败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