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6-07-05朱晓欧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工匠实训

朱晓欧

【摘 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焊接专业人才是高职焊接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要深化焊接专业教学改革,以此培养更多的社会实用型专业焊接人才。

【关键词】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1 导言

我国工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对于生产第一线的焊接工人的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应当在原有的通晓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生产运行、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复合型人才。然而,高职焊接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情况并不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和工作相互应用;二是,市场上新的材料、技术等不断更新,而学校由于教学周期长,不能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的设备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相对落后。因此,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2 高职焊接专业实际教学状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焊接专业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结合市场对焊接技术人才的需求反馈结果看,我国高职院校的焊接教学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焊接教学内容不合理。教材是知识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经过反复论证之后得出的科学知识,但是高职院校在应用教材时存在机械照搬现象,而忽视与现实焊接技术的实践联系,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具有很大的滞后性;二是焊接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焊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由于焊接专业的实践锻炼需要强大的资金给予支持,受制于高职院校经费短缺等因素导致高职院校焊接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因此很多实习单位不愿意安排学生进入到实践性阶段进行操作,这样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较薄弱;三是焊接专业教学忽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3 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3.1 加快专业知识的更新

网络的发展带动了知识的迅速更新,教材上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远的落后于现实社会中焊接技术的更新。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对新专业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摒弃旧的知识,更新新的知识,做好对专业知识的补充。把新的材料、工艺等专业焊接内容补充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最新的工业技术和行业要求。在课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新补充的知识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信息搜寻作业,让学生在图书馆或是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把不懂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进行及时的解答。

3.2 提高焊接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高职院校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一是高职院校要增加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积极采购与焊接实践操作相关的配套设施。焊接操作属于消耗性实践,因此高职院校要增加对焊接实践的资金投入,改变以往的以简单焊接操作的模式,提高学生对工艺复杂焊接的实践锻炼机会;二是构建完善的焊接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焊接技术的重要平台,因此高职院校要尽可能构建完善的实训基地,通过引入最新的焊接实训操作设备等提高学生焊接操作的技能,缩短高职学生与市场就业岗位的差距;三是高职院校要适度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高职院校的教育本质就是培养社会实践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必须要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

3.3 制定实践教学大纲,促进实践教学制度化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和实验教学等,要加强这几方面的教学力度,就必须把这些内容清晰、严格的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近几年学校和学院多次修改教学计划,缩减理论课的门类和课时;增加了本科生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加大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力度;增加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实验教学中增加动手操作多、技术性强、结果重复性好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基本取消了实验教学中的演示性实验。

3.4 建立以学生为主题的科研创新体系

开放焊接实验室,让少部分优秀的焊接专业学生进入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指导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引导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监督他们完成相应的科研训练环节,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应用。

3.5 创新焊接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优势,鼓励学生创新性的学习焊接,由于焊接专业与实践联系性比较紧密,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焊接技术知识,而且通过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高职院校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纳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模块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某项焊接专业学习的讨论中,组织学生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在进行总体概括,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6 加大焊接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生产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到生产现场,参加实际工作,以巩固加深专业知识,学习生产技术,并作为初级技术人员,初步学会解决若干比较简单的技术问题的过程。生产实习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全面、合适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全面、真实的融入到与专业相关的生产环節中。

3.7 将工匠精神纳入到焊接教学全过程

工匠精神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树立对职业教育的敬畏、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关注细节,因此将工匠精神纳入到焊接技术教学中对培养高素质的焊接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工匠精神纳入到焊接技术教学中特别要注意:一是改变以往的“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注重细节,让学生强化细节的掌握,及时细微的焊接瑕疵都要仔细分析原因;二是要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结合。焊接技术需要长期的锻炼才能提高,培养工匠精神就是要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焊接技术提升搭建平台,以此推动学生焊接技术的提升。

4 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职业技能教学中,我们必须摒弃旧的教学模式与思考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改善校企合作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性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勋,蔡建刚.高职焊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电焊机,2012,10:22-24+51

[2]周康.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05:213-214

[3]贾华,李萌.基于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学园,2014,07:52-53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工匠实训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匠神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工匠赞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