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节课为例谈《新课标》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落实
2016-07-05雒玉琴
雒玉琴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着这一教学观念,我进行了大胆地尝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课堂;落实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新课程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二、教学方法
(一)注意词汇的呈现方式
词汇教学中,呈现词汇往往被认为是一个简单的环节,其实不然。使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词汇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我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选择了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实物和图片来教学词汇。
(二)在实际交流中教学单词
根据语言学习特点和小学生的特点,在本课教学中,我将新词与句型融合在一起,并设计多样的交际性语言活动、游戏,教学和运用新词。
三、教学形式
互动交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才有实效性,才能发挥他们的替能,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他们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参与热情,实现师生互动,使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娱乐,自我实现的课堂。
课例分析
教学内容:《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My New Room B Lets Learn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是掌握七个方位词的用法,其中in front of是难点。
渗透There be 长句的内容,为下部分对话教学进行铺垫。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盒子、彩球、录音机和本课的单词卡片。
每个学生准备一副有关自己房间的画(要求:房间内陈设的位置关系,能用本课所学的方位介词表达)。
[教学过程分析]
(一)热身与复习
1.放歌曲My Small Bedroom,并让学生一起唱。
2.放幻灯片,一个房间(本课中的图)
T:怎么表达陈设放的位置呢?
(设计意图: 活跃气氛,复习与本课有关的知识,为本课作铺垫,同时引入新课。)
(二)呈现与练习
1.看幻灯片(球体间一透明方盒的不同方位移动),呈现生词。
2.教师用盒子和彩球演示它的不同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物品的不同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和周围的实物等多种方式,准确地呈现了单词的音、形、意。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
3.“看准快”游戏: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说单词,教师出示单词,学生说图片所表示的汉语意思。
4.猜猜做做活动: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猜单词。教师说单词,让学生做动作来表达。最后一起边说、边做,吟出节奏如:over、over、over(双手向上);under、under、under(双手向下),near、near、near两臂向左右伸展,向前为in front of,向后为behind。
(设计意图: 抓住他们好比、好动的特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人人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学中玩、玩中学,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三)运用与延伸
1.介绍自己的位置。第一列学生运用一个词介绍,如:I am behind…。第二列运用两个词如I am behind×××。I am in front of ×××。后面同学可以分别用三个词behind,in front of,near来说出自己的位置。本环节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2.做“猜猜是谁”游戏:教师或一同学在台前描述一个同学的位置,让其他同学猜,这个同学是谁。
(設计意图: 教学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感到轻松、自然。使人人参与,有助于他们建立起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把新词运用于句型。有助于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3.展示课件:点击鼠标,改变猫在屋中所藏的位置。通过师生互动的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帮助老师找小猫。
(设计意图: 将新学词汇运用于句型 Its…中)
4.点击鼠标,展示本课中的图(一房间),师生交谈房间陈设的位置,运用多种句型交谈,如Where s…? It s on/in…. 和Whats on/in…? There is a….
5.四人小组用课前准备的房间图进行交流,最后选几位学生展示如展示,并向全班介绍房间陈设的位置。
(设计意图: 创设活动设置任务,让学生保持在积极的心理环境下参与学习,合作交流,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并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总之,我们的教学活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本,根据他们的特点和生活来设计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才能使《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真正得到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