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美术课中制作窗花
2016-07-05王先进
王先进
【摘 要】在教学生制作窗花的过程中总结出的方法,主要的是先画好图,尤其是民间的窗花,选材上要有民间的特色,在制作的步骤上要把握好是关键,因此做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民俗的题材;设计;复写;镂刻;粘贴
窗花是民间剪纸的一种主要应用形式。它的特点是方便、简单、装饰强,是逢年过节、男婚女嫁、乔迁新居用来装饰门窗、洞房、家庭用品必不可少的装饰物,是一种典型的民俗实用艺术。窗花能够真切、鲜明地反映人民的情趣和对美的追求。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指导学生用彩纸和刻刀等简单的工具,将窗花的多种题材和类型表现出来,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们对民俗艺术的热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窗花制作选材广泛,一般是四季花卉、家禽家畜、戏曲人物、民間传说、吉祥纳福等题材,类型可分五种,有单幅窗花、双幅窗花、角花、多幅窗花及大幅窗花等。下面以单幅窗花《学校》为例,具体介绍窗花制作的步骤:
(1)设计:构思民间风情的形象特点,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学校的形象。画时应充分考虑到整体构图的黑白关系和变化、夸张等因素。
(2)用画好的“学校”图纸的复写纸,复写到彩纸正面。注意形状准确性。
(3)用剪刀或刻刀将彩纸上的黑部去掉。这里用的是阳刻,即镂刻,就是刻去黑的面,留下线条或疏块面的方法,以保留各种变化的线条。刻时要由内向外,由局部到整体,先刻图案复杂密集的。行刀要实,刀刀相连,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有曲有直,刚柔相济,要出现一中刀口刻露,干净利落的感觉。所谓的刀刀相连,就是刀尖即不完全露出纸面,又要刻纹连贯,刻完的线要达到“圆、尖、方、缺”的要求,圆即如秋月,尖即如麦芒,方如磐石,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做到曲直自然,每刻下一块纸,都要用口吹,刀挑或用镊子及时剔除,揭开时要十分小心,可先轻轻的揉动一下,使其松离,再用刻刀挑开两角,边吹边揭。
另外,用剪刀剪孔时,要把剪刀放在要剪的孔上,慢慢摇动,将纸穿透。剪纸的路线一般是向左转弯比较顺手。要把剪刀的下部放在左手的食指上,由它协助右手工作。
(4)刻完的剪纸粘贴在白纸上,以加强其艺术效果。在剪纸的背面涂上浆糊,反摆在平整的桌面上,再用一张白纸盖上面,用刷子刷平就可【窗花一般装裱在玻璃门窗上,这里的涂裱是根据课堂教学要求】
制作窗花是要把握一个原则,即熟悉各个民俗的特征,切忌脱离民俗的特点,它们都有自身的民俗特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制作窗花是培养了审美情趣,开拓了视野及艺术想象力,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其乐无穷。
参考文献
[1]《中国民俗剪纸技法》陈竟著江苏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