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16-07-05李鸿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分析

李鸿

【摘 要】针对于小学音乐来说,长期以来都有被人们所重视,并且多数人认为小学音乐不需要专门上课进行培养,甚至一些教师想要占用音乐课去上其他科目,这是一种较为错误的看法,小学阶段主要是学生各种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不可以对任何的一种能力培养给与忽视。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以及培养做出全面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分析

引言: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教学理念存在不同,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音乐自身的魅力,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动力,最终全面的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以及审美能力。

1.目前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具有着的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新课标的出台,教育行业已经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更多新的要求,并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小学生自身的需求,同时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对教学思路进行创新,使其能够对小学生自身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保证小学生可以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悟生活,对审美情感进行培养。然而现如今很多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所带来的影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教材进行讲解,并且学生处于在一个被动地位,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依然枯燥,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此之外,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被动的学习大量音乐知识,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负担出现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音乐课程出现抵触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小学音乐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掌握,将学生的心里特点作为出发点,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通过设置一些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接受越来越多的音乐知识,真正了解音乐作品所具有的含义,逐渐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带动学生想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以及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2.激发以及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方法分析

2.1 利用合作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合作性学习来说,主要是小学生根据团队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培养群体意识。目前合作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且已经被广大教师所采纳,经过实践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和各自学习的班级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学生通过采取合作性学习能够提高自身反应速度以及学习兴趣。另外,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必须要掌握好合作性学习的度,从而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整体效率以及质量。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应该对小学音乐教学方式进行转变,通过采取合作性方式进行教学,使其能够不断激发小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在进行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入手分析:第一是在进行合作性教学前,教师可以把班级里面的学生分成为不同小组,在进行分组的工程中,应该注意对不同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组讨论中。针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己进行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每一组的学生自由讨论,对小组意见进行整合,在班级中发言,通过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有话可说,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让每个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第二是小学教师在采取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结合小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在课堂中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其营造出一种更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音乐本质属于一种自由艺术,如果教学环境过分的压抑并不适合音乐教学,合作性教学方式能够全面提高教学活力,不斷调动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的学习中,全面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2 构建趣味教学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构建趣味教学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并且也能为学生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构建趣味性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情境出现的过程以及掌握必要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不断对学生的阅历进行丰富,对学生的发散式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形成一种娱乐性学习。音乐作为一种生活艺术,和人们的生活存在直接联系,然而现阶段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小学逐渐重视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使其能够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活以及感受生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贴近于生活的教学情境,也可以借助图片以及实物等方式,从而创设出趣味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趣味教学的情境中可以更好的学习,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自身综合能力,带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对《小猫钓鱼》这首音乐课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先用向学生播放关于“小猫钓鱼”视频动画,这样做的目的能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音乐课堂上营造出快乐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对歌曲上的内容进行积极的讨论,或者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把原本比较抽象的音乐理论课变为生动形象的课堂,帮助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而理解,在音乐演奏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体会歌曲中的各种形象。

总结: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音乐教学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并且通过音乐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用音乐形式对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行表达,与此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行缓解,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婷婷.简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24)120-124

[2]祝翔.探析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北方音乐,2015,12(24)114-117

[3]桑松林.在小学音乐的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J].好家长,2016,12(24)136-138

[4]卢雪珊.福建省莆田市中学生音乐课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14(07)123-125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学习兴趣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