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2016-07-05刘丽娟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体验成功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刘丽娟

【摘 要】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传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教学内容丰富、应用范围广的教育信息。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改变了数学教学的内容及呈现形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突破了数学教学的时空限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体验成功

信息技术课程已逐步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信息技术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互联系,对学好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努力使学生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

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能力。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也作了一些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在课堂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就要“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游戏教学法是根据儿童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学生通过“玩”学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减轻焦虑情绪,使学习充满乐趣。丰富多样的游戏能使学生始终处于求知若渴的状态,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低年级学生手小,鼠标拿不稳,操作时有好多人是双手操作鼠标,为了使他们能初步掌握鼠标器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我就经常让他们玩“纸牌”游戏。可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小朋友们都觉得枯燥乏味,上课缺乏积极性。于是,我就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能力,挑选了有利于鼠标练习的小游戏,富有新意又具挑战性的小游戏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不知不觉就掌握了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任务驱动,学用结合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论文中提出:“教学做合一”是创造,而传统教育是以“书”为中心脱离实际,轻视“做”,轻视行动,结果是“平日不肯行、不敢行,终了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也不过是知人所知,不是我之所谓知”。信息技术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让学生边学边用的“任务驱动法”,无疑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互助共进

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的交流会给学生发现自我和展示自我创造机会,会给同学之间分享彼此观点的机会,会促进主体自我意识和创造性的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一人又不能一一顾及,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间信息技术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有些四、五年级同学从村小转学过来,以前很少接触电脑,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都没掌握,如果按照教材所讲让这些同学直接操作,效果一定不会理想。因此在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基础稍差的这些学生与一些基础比较好又乐于帮助同学的学生坐在一起。这样,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完成操作后,也不会觉得无事可做,他们可以帮助这些基础较差的同学,使得这些同学尽可能在最段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操作。

四、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作为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更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多,但相对比较简单,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相关联,如画图程序、OFFICE、INTERNET等等都具有很大的实用性。结合这些内容的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课堂得到延伸。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还要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奠定心理基础。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常适时地组织实践操作、成果展示,以此诱发学生创新的意识与行动。

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使教学过程简单化,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質。当然,“教无定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学改革将永无止境。

五、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在教学《窗口的变化》一课中,我在学生已认识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闯关游戏”使学生更好的巩固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学生对这样的数学游戏十分欢迎,并真正达到了寓学习于娱乐之中。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探索、自学、发现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在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同时,要关注接受性学习的改善和创新。同时,要善于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使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宽广,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坚信:信息技术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把数学知识“用”起来,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我们的教学精彩起来!

猜你喜欢

体验成功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活”的思维“动”的课堂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