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物理公式的教学
2016-07-05郭滋
郭滋
【摘 要】初中物理公式教学好坏直接影响到初中物理教学效果,要搞好初中物理公式的教学,应该从公式来源、公式书写规范、公式中各量关系与意义、公式的单位与换算关系、公式的变形、公式的适用范围、公式的应用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来源;规范;物理量;适用范围;公式变形;灵活应用
初中物理公式理解对于初中物理概念的理解有促进作用,初中物理公式的应用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学生对初中物理公式掌握不好,那么其初中物理也就学不好了。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初中物理公式的教学,采用科学适用方法对物理公式进行教学。怎样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让学生明确公式来源
初中物理公式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类是定义公式,是由物理概念或定义直接引导得出公式,比如密度公ρ=m/v,就是由“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样物质的密度”这个概念直接得出的,在初中阶段这类公式较多,如功的计算公式W=FS、功率计算公式P=W/t及速度计算公式V=S/t等;另一类是导出公式,是从定律公式中推导出来的,例如功率计算公式P=FV,就是由P=W/t=FS/t=FV推导出来的,还有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等;还有一类比较复杂的,是从规律的发现中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来的,比如吸放热公式Q=cm⊿t。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公式来源及推导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应用并记住公式。
二、教学中要求学生书写公式要规范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规范的公式书写习惯,教材中要求公式都要用字母表达式,字母的书写一定要规范准确,否则很容易出错,比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将密度将公式ρ=m/v中的“ρ”写“P”,而字母“P”通常用来表示压强或功率这些物理量,这样公式就不对了。再比如欧姆定律I=U/R,有的学生常将字母“U”写成“V”,这样也就错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各个字母所表达物理量,强调公式中字母书写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三、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与意义
学生只有理解了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与意义,才能灵活应用公式去分析与解决问题,否则学生計算与分析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有一人水平向右拉着重100N物体前进了5m,求重力所做的功?有些学生就会解成W=FS=100N×5m=500J,这样就错了,之所以造成这样的错误,就是因学生没理解“功等于力和物理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及W=FS公式中物理量“S”是指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通过的距离“S”与做功力“F”方向要一致。题目中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物理在重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S=0,正确的解法是W=FS=GS=500N×0=0J,即重力没有做功。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应用公式的错误,就要让学生理解了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与意义。
四、要让学生理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换算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单位有国际单位与常用单位之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楚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并要让学生记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国际单位与常用单位,同时还要学会对公式中各种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换算,为了避免错误,要求学生在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单位一定要统一,尽量用统一的国际单位,这样大多数情况下会比较方便且不易出错,当然有些特殊情况,用常用单位会比较方面。比如在用V=S/t计算物体速度时,多数情况下,路程要S用国际单位m,时间t用国际单位s,计算得到的速度V就是国际单位m/s,只要公式中单位统一用国际单位,计算出的结果单位就一定是国际单位,这样就不易出错。但有时对于物体运动速度比较大的计算,公式中S用常用单位km,时间t用常用单位h,计算得到的速度V就是常用单位km/h会较方便。另外,在这个公式中还必须让学生明确速度单位1m/s=3.6km/h这种换算关系并会进行换算,当然,还要会路程S及时间t各自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否则计算就会错误,甚至无法进行。
五、要让学生明确公式的适用范围
每个公式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不同的物理公式适用范围一般不同。比如浮力计算公式F浮=ρgV排适用于物体在液体或在气体中受到浮力的计算;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只适用于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焦耳定律公式Q=I2Rt适用一切电路,而其导出公式Q=UIt=U2/Rt=Pt却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应用等等。教学中必须向学生讲清楚各种公式的适用范围,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否则就会导致学生用错公式的现象发生。
六、要让学生学会公式变形
初中物理公式有很多,每个公式都是可以变形的,若要求公式中的某一个物理量,只要知道了公式中的其他物理量,就可以用数学方法通过公式变形求出这个物理量。例如,对于密度公式ρ=m/v,如果要求物体质量m,就通过公式变形得到m=ρv,只要知道了物体密度ρ与体积v,就可算出物体质量m了;若要求物体体积v,就可通过公式变形得到v=m/ρ求出了。
七、要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公式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习公式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公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要使学生能够应用好公式,就必须让学生做适当有征对性练习,比如,可让学生适当做些与所学公式相关的计算题及探究分析题,去提高学生应用公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初中物理公式的教学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引起教师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竭尽全力去做好初中物理公式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兰军《浅谈如何进行初中物理公式的教学》出自《成功.教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