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
2016-07-05鲁月香
鲁月香
【摘 要】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乐园,由于受早期教育误区,以及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已经影响了幼儿教育的质量,随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频繁出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面临着愈发严重的威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幼儿教育已纳入基础教育的轨道,而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出现,不仅背离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还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这一问题引起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基本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关注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阶段才应该接受的具体教科书知识,它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自我评价、教育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1、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
根据有关研究,幼儿认知水平大多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对象以表象为主,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尚不具备进行复杂思维的生理基础。但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
2、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这种讲授式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仅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由于幼儿长期处在这样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整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极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焦虑或厌烦等情绪。
3、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评价幼儿时标准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实质即是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只知道一味地被动学习,幼儿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忽略幼儿们的个性差异。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制约幼儿创造的热情,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
素质教育的理念其实早已深入人心了,但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却依然没能退去,我们的考试还是以书本知识的考察为主。
2、功利主义的催化作用
一批又一批的幼儿园在利益的诱惑下铤而走险,为了高额利润,迎合家长的胃口,在幼儿园不断开设小学课程,开设各种各样的特长班。
3、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错位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最刺激家长神经的一句话。大部分的家长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越多,起步越早对以后的升学越有帮助。
4、父母攀比心理的作祟
許多家长都开始感觉到幼儿教育越来越成为自己头顶上的大山,孩子的“聪明”与否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声誉。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当前现状及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加大幼儿园教育改革,扩大公办幼儿园的规模。但就目前看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学前教育市场化虽然保障了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难以保障学前儿童受教育的质量。民办幼儿园在互相竞争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不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学化教育。旧有的儿童观念制约了人们的认识,大部分家长甚至老师对什么是符合儿童当前年龄特点,缺乏一个科学的、具体的认识。幼儿园与小学、家长、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处于一种既彼此理解又相互反对的矛盾状态。
崇尚过度教育、知识教育、过多的控制要求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教育观念,这也是导致当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本所在。
五、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解决对策
1、增强教育监督和培训,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化
主管幼儿园工作的各地教育部门应强化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个幼儿园的交际教育状况进行调研,一旦发现“越级教育”行为的幼儿教育机构必须要求立即整改。
对于幼儿教育理念和方向认识不足的幼儿园,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幼儿园领导和教师参与幼儿教育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修正幼教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念,实施正确的幼教手段,从而促进幼儿教育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2、转变家长错误思想倾向,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我们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扭转家长们的幼教观念,使幼儿教育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座谈会或培训班,向家长宣传、教授科学的幼教理念。同时,家长们应该多通过社交媒体来关注幼儿教育,以主流社会舆论观点引导家长思想转变。让家长们真正认识到,以小学阶段的教育方式替代幼儿教育是一种“过犹不及”“拔苗助长”的错误认识,幼儿教育必须以培养健康的身心为重点。
3、端正幼儿园教育方式,完善幼儿教育实际操作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努力践行幼儿教育的理念要求和规章要求。幼儿园领导及教师应认真研读幼儿教育相关的指导要求和规定,并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幼教模式。要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身心。同时,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应相互交流幼儿教育的新理念、新形式、新路子,不可“闭关锁国”或“闭门造车”。必要时,要请专家到幼儿园现场进行指导和点拨。
六、总结
幼儿教育是早期教育,是儿童开始接触社会、开阔眼界、良好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教育阶段,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而作为家长和老师的一员,应该立即改变传统的幼儿观念,从而大力地推广更加科学、行之有效的幼儿教育方式。幼儿教育关系到祖国未来花朵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创新方式方法,联合社会各界力量,让幼儿教育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朱敬红.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1(15):81,82
[2]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66,167
[3]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