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时代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2016-07-05朱丹
朱丹
【摘 要】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通过对当前一些问题的思索,本文就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10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在知识经济社会,国家认识到未来国家的发展取决于现在的人力资本。因而国家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建设,人力资本的建设主要依赖于教育,而教育更离不开教师。教师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师是学生的指路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灵魂的工程师。但目前,教师队伍的发展遇到许多“瓶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教师资源分布不合理等严重阻碍了教师队伍的壮大,教育的发展,甚至社会的进步。因此,正視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国家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的必由之路。
一、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1)优质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
在这个市场化的社会,什么东西都有竞争,这就必然带来两极分化,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资源稀缺,落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的时代,势必会出现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一些乡村的学校的老师水平不高,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却只有他能成为了当地教育的重要力量。而在东部沿海地区,比如在北京、上海的很多教师是复旦大学毕业的硕士生或者是北京大学的硕士生、师范大学的硕士生等。而现在这种情况仍然存在,而且地区之间的教师资源不均衡更明显。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需要,对教师的学历层次提出了新标准,即小学教师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应达到一定比例。①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提出,到2005年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新补充的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均力争达到50%;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新补充的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新补充的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均力争达到80%以上;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应达到一定比例。②基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师资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与此相对应出现了教师跟不上“时代要求”的现象。
(3)师资建设投入不足
过去,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十分不足。受财力限制,教育的巩固和提高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偏远农村,校舍破烂不堪,危房率居高不下的现象相当普遍。现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教育的不断重视,这些情况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如今学校在硬件设施得到满足之时,更需要的是壮大“学校软件”(即教师的培养)。壮大“学校软件”遇到的问题有:首先,由于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尤其是基础教育教育阶段,而在我国教育投入的总量本来就不多,划到各个学校的就更少了。学校要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也要一大笔开支,这就意味着只有极其少量的经费能用来对在职教师的培养。第二,投入不足不仅仅表现在经费的投入不足,还表现在教师时间、精力投入不足。教师有他们繁忙的教学任务,而且大多教师是成人,成人在接受教育或培训带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因此他们大都选择逃避。最后,纵使以上两个障碍都排除,这还有个问题,教师培养周期长,要保持长期的广泛的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实非易事。而且,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势必会影响到他们所教的学生及正常的教学活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许多专业人士给出了零零散散的解决办法。2010年2月28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给出了比较全面的提法: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1)贯彻公平性、灵活性原则,保障优质教师资源均衡分布
随着教育越来越普及化,人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教育的公平性以及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教育得到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公平,教师资源均衡化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部分,因而教师资源均衡化当然也要贯彻公平原则。
一方面,废除各地区的重点学校的称谓,保障各个学校的教师资源分配均衡。立足公平,使各个学校依据自己的魅力吸引优秀教师。我个人认为,教师可以与学校签订合同,约定任教的时间;在合同期瞒时,在由双方协定是续约还是解散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优质教师自由发展,而且也激发了各个学校的竞争,促使学校的发展。这样就可以保障在优质资源相对少的情况下,使各学校处于相对公平的位置。
另一方面,政策要符合实际,多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解决师资分布问题。我认为政府应把“鼓励优秀人才到边远山区任教、支教”政策转变为“鼓励优秀人才回自己家乡任教、支教”。因为到边远地区任教,尤其是长期任教,是个艰苦的过程。毕竟教师也是人,在自然环境不如人意的情况之下还要饱受思乡、思家之苦。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国家出台的扶助边远地区教育的政策无动于衷是出于这个原因。
(2)加强教师继续学习,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从理论上来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两条途径或说应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给年轻的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支持他们进修。二是对一部分素质不合标准的、不适应教师岗位的予以淘汰,以保证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我个人认为,对教师培训包括职业素质培训和道德素质培训两方面。对于教师职业素质我觉得更应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因为在我国绝大多数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达标的,但他们普遍缺乏教学方法的知识与实践,所以很有必要在闲暇时间进行培训。从而促使教师更有效的教学。对于道德素质的培训,我个人觉得不需要让在职教师大张旗鼓的去训练这素质,只是在给予教师证书的时候考虑周到就行。总的说来,这里所指的教师素质并比仅仅停留于知识的层面,而且我认为大可不必让个博士毕业的人去教小学,甚至幼儿园。教师素质更应强调它的特殊性,即“教人做人”,所以说,教师素质的培训要从多方位考虑。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科学技术更是“秒新日异”,已经成为一个终身学习化的社会,作为10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跟上时代,与时俱进,才能显现作为知识分子占有充分文化资本的优越性。
三、对教师队伍的展望
10时代下的教师,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专长,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突破地域限制,做到资源共享,一起共同成长。各地政府、各级部门给予教师一定的保障,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简而言之,让每一个教师享受教的过程、让每一个教师的幸福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