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创新培养和五种教学模式

2016-07-05缪建东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

缪建东

【摘 要】创新的培养是现代教学的核心。本文将创新的培养与教学模式相结合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创意。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程序

引言

一九九八年二月,在视察电子工业部“数字化产业最新成果小型展览”时,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创新是一个发展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培养这种人才,必须依靠创新教育。

创新教学模式是由一套相互衔接的子模式组成。根据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的比例,提出五个子模式:讲授——接受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和引导——探究式。

1、讲授——接受模式

讲授——接受式,是在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和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而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1.1 讲授——接受式偏重于教师的活动,其一般程序为: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巩固新课——布置练习。

1.2 讲授——接受式的师生角色

教师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扮演着组织表达、维持学生注意和精心设计板书的角色。组织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气氛,精心设计的板书,是讲授的重要辅助手段。

学生角色。学生是教学的“被组织者”,也是积极主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扮演的角色应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和勤于动笔的习惯。

2、示范——模仿模式

示范——模仿式是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有目的的练习模仿活动,就能使学生的注意、观察、想象及思维等智力活动和动手能力得到较好地发展与培养。

2.1 教学程序

(1)定向。定向是指教师示范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阐明教学目的,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引起学生注意,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以及大胆而合理地想象。

(2)参与性练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边示范边指导下进行练习,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以及根据需要渗入的合理想象,经过认真思考后,以书面语言将思考和观察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2.2 示范——模仿式的师生角色

(1)教师角色。在示范——模仿式中,教师仍是教学的“组织者”。他所扮演的角色,一是認真做好示范,因为学习技能一开始就需要有良好的示范,并与积极的思维活动相联系。二是多为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

(2)学生角色。学生仍是教学“被组织者”,是学习的主体。他扮演的角色,一是有目的地模仿。有明确目的要求的练习是掌握技能的条件,练习不仅是某一活动的反复,更应与智力活动紧密结合,二是掌握练习的方法。

3、指导——自学模式

指导——自学模式是涉及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的教学模式,是学生由“知”到“创”的中介。

3.1 指导——自学模式的教学功能

指导——自学模式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自学能力。指导——自学模式,其核心是以学为主体、诱导为主线,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统一起来,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3.2 指导——自学模式的实施程序

(1)提出自学要求。要使学生觉得好,觉得扎实,显然要求教师进出明确具体的自学要求。自学要求可以是祟自学提纲或自学思考题;审题理出线索等。

(2)自学(质疑)。自学是读、写、证明、议、练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发现疑难,更是自学的重点,可以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讲解的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3 指导——自学模式的师生角色

(1)教师角色。学生在指导——自学模式中,教师是指导者,他所扮演的角色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指导,包括预习指导、学法指导、作业指导和把握指导度。

(2)学生角色。学生在指导——自学模式中扮演的角色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学习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会的。

4、提问——讨论模式

提问——讨论式是创造性教学模式中的一个模式。它是由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直接采用来自学生中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就能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多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1 提问——讨论模式的实施程序

(1)制定周密的计划。是指在课前要有明确的教学讨论目标,并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计划。

(2)指定参考资料。在讨论前,根据讨论题目要求,指定学生阅读资料,做好讨论前的知识准备,使讨论能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

4.2 提问——讨论模式中的师生角色

在提问——讨论式中,师生的作用往往是双向的。一般而言,问题主要是由教师提出,目的是要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而同时学生的质疑也常常使老师产生一种对知识多角度的认识,促使教学活动的深化。因此,老师在此模式中起着主导作用。

5、引导——探究模式

引导——探究式是创造性教学模式中的一个模式。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培养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5.1 引导——探究式的实施程序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引导——探究式重要环节。能否提出问题是创造力高低的表现,这里的提出问题主要是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非都是值得探究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筛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

(2)分析问题。当每个学生都理解需要探究的问题之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始进入探究阶段。

5.2 引导——探究式的师生角色

在引导——探究式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要想使探究获得成功,学生必须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超前学习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顾问”“导师”的角色,多给予学生的独立探究提供线索。

6、结论

上述五个了模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一堂课或一单元的教学中均可有几个模式的综合运用。创新教学模式遵循着“教学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的设想,通过上述五个子模式的实施,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达到“会学”,教师由原来的“教”达到“不教”,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与归宿——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蓉。《迎接创新时代》载《天津日报》。1999年11月18日

[2]张武升主编。《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13页

[3]段继场著。《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2页

[4]刘以林,张文珍,冯克诚主编。素质教育指导从收之六创造力素质与创造方法。1996年.华语教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