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思政教育现状及应对

2016-07-05邱利勇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学

邱利勇

新形势下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之间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中学思政教育的推进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受意识形态多元化、经济物质化、功利化等思潮影响的“00后”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更加自我、独立,质疑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现状下中学思政教育并不能很好的从价值和行为引导上培养起中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因此,反思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学思政教育重视度不够

现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加上社会各种价值观的影响,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学生从课堂和家庭接收到的信息一部分已逐渐被网络和社交媒介接收信息所取代,这给我们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让一些“问题”学生,教育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引导中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认识到这比我们的课业教育更为重要。

传统中学思政教育仍把课业教育放在第一位,更甚者认为思政教育只是辅助主要应试科目,达到约束学生的目的而已。衡量重要程度也是以占分比为依据,于是经常能遇到原本思政课堂和活动最后成语数外的“第二课堂”。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使得思政教育不能朝着素质育人的目标前行。

二、思政教育方法太过简单

目前中学思政教育方法太过简单,这已经不符合现在学生思想多元,视野开阔的特点,传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力正在不断减弱。现代中学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内完成对书本知识内容的学习;在课堂外的时间里通过校园文化营造、文娱活动开发等熏陶学生。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所处环境和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的思想道德引导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往往比只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形式所学习的内容更多、涉及的范围更广、影响也更深刻。

三、教育理念未跟上主流要求

虽然现当今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素质教育也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但不难发现,其实很多地方的教育仅仅只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实质上却换汤不换药,依旧是应试教育的内里。一些家长、老师存偏面的成才观、价值观,没能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中考、高考中的所占分数来衡量教育学科的重要性,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这也严重阻碍我们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中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对象都是年龄段处于十几岁的学生,这一时期正处在生理的发育变化阶段,而在此背景下的心理发展更是尤其特性。这个阶段,认识观、价值观并未成熟,尤其表现在对事物的看法上容易走极端,开心时洋洋得意,遇到挫折时灰心丧气,自暴自弃。所以,对这正处于这阶段的中学生的思政教育,不能仅依靠课堂的形式来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面对中学思政教育的这些不足,现阶段推进中学思政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深化和完善,真正將思政教育融汇在学生在校、课余全阶段,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认识上不断重视

中学思政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思政教育对于校园和谐、社会稳定以及未来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性。中学生如果在学校得不到良好的思政教育,伴随着成长过程中的价值缺失,很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作为中学教育,要将学生思政教育放在第一位,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底线。教师在传授知识外更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是思政教育的载体。教师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学习敬仰模仿的对象,是学生在校园情感上的寄托,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便是言传身教,教师应当时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基础。所以,从学校角度和教师角度出发,都应该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二、形式上不断创新

中学思政教育的形式不能仅依靠课堂学习,更应该注重课余活动开发、氛围营造等形式上。校园文化的营造是从环境上影响学生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校园中的横幅、宣传标语等细节,都是学生学习和培养道德情操的重要来源。而课堂外的活动开发,我们应当结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认知特点,开展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的活动。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可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条件的带领实地实践教育,利用“清明扫墓”、“五四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还可以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成为主题课堂上的组织者、参加者,学生在活动中,既开发了智力,提高了能力,又能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为重要的依旧是培养我们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们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的层次上将它划分开来,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生活中去。这也对我们中学政治课堂的结构与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课堂外活动的组织开发要更加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政教育才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曼.中学思政课的学习动机与激发途径[D].聊城大学,2014

[2]熊维国.中学思政教师有效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123+122

[3]曾艳红.关于完善新时期中学思政教育制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70-71

[4]刘红梅.素质教育指导下中学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新校园(中旬),2016,04:37

[5]夏莹.中学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教育,2010,08:59

[6]罗新忠.在中学实施多元化思政教育的方法[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4:94

猜你喜欢

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