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中药组方对小鼠热应激的调节作用

2016-07-05刘海隆林哲敏邢漫萍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组方阴性阳性

王 平,刘海隆,张 艳,林哲敏,晁 哲,邢漫萍

(1.海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海南海口571100;2.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0)

三种中药组方对小鼠热应激的调节作用

王 平1,刘海隆2,张 艳2,林哲敏2,晁 哲2,邢漫萍2

(1.海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海南海口571100;2.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0)

探讨中药组方A、B和C对小鼠热应激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调节作用,将ICR小鼠110只,取100只用生化培养箱复制热应激病理模型,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每天分别灌服不同剂量(0.2、0.4、0.6 mL)的中药组方煎剂;第10组为阳性对照组;另外10只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0.4 mL,各组连续灌胃10d。各组于末次灌药4 h后,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三种中药组方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热应激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异常,以中药组方C在中剂量下调节作用最为明显,血清Na+、K+、C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浓度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小鼠血清中的AKP浓度升高,AST和ALT浓度降低与其他试验组比较最为明显,恢复最好。

中药;小鼠;热应激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迅速发展,环境温度成为养殖过程密切关注的一个中心环节。尤其在炎热的夏季,热应激一直是养殖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加强防暑降温研究,防治热应激,保持畜禽高产性能,使畜禽安全度夏,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对于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畜禽热应激反应,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防治研究,主要是针对畜禽一系列生理变化,添加某些化学药物进行控制,如使用维生素、氨基酸、电解质等,这些方法尽管有一定效果[1],但长期使用对畜禽机体及产品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的增多,夏季防暑的中草药配方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中草药有利于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和正常的新陈代谢,为机体抵抗高温提供物质基础。多种中药混合组方添加,发挥协同作用,减轻热应激造成的机能紊乱,可减少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过多损耗,在补充养分的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及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缓解热应激的效果[2]。本研究通过不同的中药组方对热应激状态下小鼠的作用,研究其对小鼠血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动物防暑抗暑寻找较好的治疗方剂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ICR小鼠11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18~22 g,由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号SCXK(宁)2014-0001}。

1.1.2 检测试剂

钠离子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0506),钾离子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0618),氯离子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0405),血清总蛋白(TP)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0613),白蛋白(ALB)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0521),谷丙转氨酶(ALT)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0612),谷草转氨酶(AST)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0606),碱性磷酸酶(AKP)检测试剂盒(批号:20140620)。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1.3 供试药材

中药组方 A:荷叶 6g、生地 3g、桑叶 3g、藿香3g、黄芩 3g、酸枣仁 3g、栀子 3g、麦芽 3g、麦冬 3g;

中药组方B:青蒿6g、知母 3g、生地 3g、菊花3g、黄芩 3g、木通 3g、酸枣仁 3g、麦芽 3g、麦冬 3g;

中药组方 C:香薷 6g、薄荷 3g、栀子 3g、黄芩3g、藿香 3g、紫草 3g、石菖蒲 3g、麦冬 3g、山楂 3g。将以上方剂加入200mL冷水浸泡1h以上,然后煎煮20min,过滤,浓缩至30毫升,相当于原药材1g/mL。移入空瓶中,冷藏备用。

1.1.4 主要仪器

恒温生化培养箱(型号LRH-250)、全波长酶标仪(Multiskan GO)、低温离心机、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荷兰威图microlab300)。

1.1.5 试验方法

取ICR小鼠110只,雌雄各半,取100只用生化培养箱复制热应激病理模型,设置温度35℃,相对湿度60~70%;热应激组饲养4小时,小鼠表现出食欲减小,饮水量增加,大量出汗,被毛尽湿,精神狂躁不安后,阴性对照组置于温度20℃,相对湿度50%室内饲养。将模型组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1到3组灌服组方A,剂量分别为 0.2、0.4、0.6 mL;4 到 6 组灌服组方 B,剂量分别为为 0.2、0.4、0.6 mL;7 到 9 组灌服组方C,剂量分别为 0.2、0.4、0.6 mL;第 10 组为阳性对照组;另外10只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0.4 mL,各组连续灌胃10d。各组于末次灌药4 h后,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分别检测血清Na+、K+、C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碱性磷酸酶(AKP)含量。

1.1.6 试验数据采用SPSS10.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三种中药组方对血清中 Na+、K+、CL-浓度的影响

表 1中药组方 A对小鼠血清中 Na+、K+、CL-浓度的影响

注:表内同列肩标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者差异极显著(P<0.01)。

由表1可以看出,热应激状态下,小鼠血清中的Na+浓度较阴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而K+和CL-浓度均较阴性对照组升高极显著(P<0.01)。灌服中药组方A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Na+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回升极显著(P<0.01),其中,中、高2个剂量组最为显著,已回升至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中、高2个剂量组的K+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中、高2个剂量组的CL-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其中中剂量组最为显著,降低至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中药组方B对小鼠血清中 Na+、K+、CL-浓度的影响

注:表内同列肩标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者差异极显著(P<0.01)。

由表2可以看出,灌服中药组方B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Na+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回升极显著(P<0.01),但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K+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但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2个剂量组的CL-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其中中剂量组最为显著,降低至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

表3 中药组方C对小鼠血清中Na+、K+、CL-浓度的影响

注:表内同列肩标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者差异极显著(P<0.01)。

由表3可以看出,灌服中药组方C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Na+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回升极显著(P<0.01),其中,中、高2个剂量组最为显著,已回升至正常水平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K+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 (P<0.01),中剂量组最为显著,已降低至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CL-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其中中、高2个剂量组最为显著,降低至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三种中药组方对小鼠血清中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浓度的影响

表4 中药组方A对小鼠血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注:表内同列肩标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者差异极显著(P<0.01)。

由表4可以看出,热应激状态下,小鼠血清中的TP,ALB浓度较阴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灌服中药组方A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TP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均呈现回升趋势,其中,高剂量组最为显著,已回升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ALB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回升极显著(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表5 中药组方B对小鼠血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注:表内同列肩标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者差异极显著(P<0.01)。由表5可以看出,灌服中药组方B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TP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均呈现回升趋势,但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极显著(P<0.01)。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ALB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回升极显著(P<0.01),其中,中剂量组最为显著,已回升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

表6 中药组方C对小鼠血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注:表内同列肩标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者差异极显著(P<0.01)。由表6可以看出,灌服中药组方C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TP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均呈现回升趋势,其中,中剂量组最为显著,已回升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ALB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回升极显著(P<0.01),其中,中剂量组最为显著,已回升正常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三种中药组方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浓度的影响

表7 中药组方A对小鼠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注:表内同列肩标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者差异极显著(P<0.01)。

由表7可以看出,热应激情况下,小鼠血清中的AKP浓度较阴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而AST和ALT浓度均较阴性对照组升高极显著(P<0.01)。灌服中药组方A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AKP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回升极显著(P<0.01),其中,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 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ALT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中、高2个剂量组的AST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

表8 中药组方B对小鼠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注:表内同列肩标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者差异极显著(P<0.01)。由表8可以看出,灌服中药组方B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AKP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回升极显著(P<0.01),其中,高剂量组最为显著,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中、高2个剂量组的ALT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低、中、高2个剂量组的AST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但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表9 中药组方C对小鼠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注:表内同列肩标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者差异极显著(P<0.01)。

由表9可以看出,灌服中药组方C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AKP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回升极显著(P<0.01),其中,高剂量组最为显著,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ALT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低、中、高2个剂量组的AST浓度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极显著(P<0.01),但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3 讨论

热应激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和内分泌变化,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的改变,从而引起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焦玉兰[3]和谢建中[4]的研究表明热应激可导致离子浓度的显著性变化,热应激小鼠的血清 K+、Cl-、ALT、AST 浓度显著升高,Na+、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KP)的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将热应激的伤害具体化,如消化机能低迷,摄食下降,物质摄入减少,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新陈代谢发生改变,组织受到损伤等[5]。本试验结果显示,三种中药组方对小鼠血清的电解质浓度的异常变化较阳性对照组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各用药组小鼠的血清ALB和TP含量均得以一定程度恢复。表明中药方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由热应激引起的小鼠电解质的紊乱,抑制由高温引起的蛋白质分解,减轻组织损伤程度,从而起到缓解高温热应激的作用。

通过对中药组方A、B、C对热应激小鼠电解质、血清蛋白质及血清活性酶具体数据分析,以中药组方C在中剂量情况下对小鼠缓解热应激的调节作用最明显,血清Na+、K+、C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小鼠血清中的 AKP浓度升高,AST和ALT浓度降低与其他试验组比较最为明显,恢复最好。中药组方C所选中草药,从中兽医的角度来讲,主药香薷能祛暑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暑湿;薄荷适于辛凉解表;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藿香芳香化湿、解表邪;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石菖蒲安神开窍、芳香化湿又能健胃,起镇定作用;山楂有消导作用,刺激食欲;麦冬清热养阴、养胃生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暑、化湿醒脾、安神、理气消食之功效,有效起到缓解热应激作用。

[1]刘瑞生.中草药防治鸡热应激研究概况[J].中国兽药杂志,2002,36(10):34-35.

[2]张琳琳,马强,房希碧,等.不同抗热应激添加剂对热应激小鼠精液品质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4):289.

[3]焦玉兰,翟超,史万玉,等.“抗暑一号”对热应激小鼠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7):29-32.

[4]谢建中.热应激对小鼠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畜禽种,2010(4):143-144.

[5]韩洪军,金玉姬,王光慧,等.抗热应激药物的研究现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1):60.

S853.7

B

1003-8655(2016)05-0012-04

海南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专项(ZY201434)

王平(1985-),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刘海隆(1980-),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临床兽医,liuhailong423@126.com

猜你喜欢

组方阴性阳性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根除治疗吗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