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观赏河洛民俗体育技艺活动对其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
2016-07-05武笑玲
武笑玲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民众观赏河洛民俗体育技艺活动对其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
武笑玲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本研究以观赏河洛民俗体育技艺活动的404位民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其进行问卷调研,研究数据通过SPSS和Amo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观赏认知对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观赏认知与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及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建议以教育和政府倡导的途径,培养民众的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观赏认知;民俗体育文化体验;民俗体育文化认同
河洛民俗体育文化具有地域的多样性特征以及区域特色,随着时间的发展,许多河洛民俗体育文化面临严峻的式微考验,特别是民间流传已久的草根传统体育技艺随着艺师的凋零而消失,面对河洛民俗体育技艺的生存现状,洛阳政府采用节庆活动的形式,以使河洛民俗体育技艺得以开发成长的机会与空间,因此,研究依观赏河洛民俗体育技艺活动的民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是否因由观赏、体验的过程,而对于传统体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起其文化认同的意识,是引发本研究进行的缘由。
1 文献分析
民俗体育文化是历经时间洗涤不断成长与积累的综合体,如同考古学上的人类遗址,纪录着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也承载着人类进化的演变。如果以一种生成的观点看待传统文化,犹如以一种未来的视角看待考古发掘的遗址,而大部分年深日久的遗址,都必然有着深浅不同的文化冲积层,铭刻着不同时间性(或特色),所有的地域文化在自然型态上也都必然如此,换言之,不同时期的文化如同遗址的冲积层,反映人类在不同阶段的文明成果,就如同生物一样,有一定的源头、一定的存在地域及一定的社会发展历程[1]。因而,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无例外,是经过时间累积先民智慧而流传下来的,在流传过程中也会因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变化,但它记录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
观赏认知是教育的基础及重要组成部分,观赏是有目标性的,能唤起个体的思维,能让个体产生相应的体验。顾云飞[2](2009)在人性认知的探求研究中,认为对人性认知的探求可以创造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人类之所以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既是为了确定自身与外在的各种关系,寻求安身立命之所,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认识使生存获得明确的意义。詹娜[3](2009)认为,通过观赏民俗体育项目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升华。
体验由心理学广义解释,是主体发觉自己某种心理情况时的意识过程,目前体验已延伸到许多不同的方面,Gime[4](2013)认为体验不仅要给参与者或观赏者欢乐,更要让他们互动,例如音乐会的听众互动会进一步影响产生体验结果,再如观赏运动竞赛的人,都会产生沉浸的体验,进而对该项目产生共鸣。段兆麟[5](2003)指出,体验是熏陶自己,对一个参与者的性质而言,如果是想学就是教育的体验,想去做就是跳脱现实的体验,想去感受就是娱乐的体验,而心向往之,就是认同的体验。
文化认同的形成,是一种不断学习、意义追求的形成过程,由于现代社会文化互动交流多元而频繁,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或多或少遭受冲击,文化认同过程不再是稳定地、集体地、仪式地形成,而是趋向于更多元的形式和层次进行,于每一次具体互动中产生,因此,文化认同可被解释为自我定义与世界观之间的联系。吴有凯[6](2011)认为文化认同是个人接受某一特定族群文化的态度与行为,并且不断将该文化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内化至心中的过程,文化认同的取向可能是同一族群的人,对其族群文化的一种接受与内化的过程,也可能是某一民族对其它族群文化的接受态度。族群认同往往取决于文化认同,因为文化的取向影响了个人对族群的态度,而族群认同的结果则相对地决定了文化价值观。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调研对象
参与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民俗节、关林庙会、苏羊跑竹马表演现场的观众(年龄为16~78岁,女性为200人,男性为204人)
2.2问卷制定、内容效度及研究框架
研究问卷《民众观赏河洛民俗体育活动对其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主要依据文献回顾所整理研究资料融合而出,包括观赏认知、民俗体育文化体验、民俗体育文化认同三个部分。观赏认知包涵观赏动机、观赏态度、观赏感觉、观赏积极性4个构面,每个构面有3个条目组成,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包涵内心感受、文化启发、文化脉络3个构面,每个构面有3个条目组成,民俗体育文化认同包涵文化传承、文化推展、文化认知、感受技艺文化4个构面,每个构面有3个条目组成。
为了测得受访者对问卷的同意或支持的程度,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点尺度量表做为问卷的测量方式,对于问项同意或支持的程度分别为:非常不同意(1)、不同意(2)、无意见(3)、同意(4)、非常同意(5)。
内容效度采用5名专家审核制,皆认为问卷内容符合研究内容,因此内容效度较高。以前人的研究基础制定研究框架,对其进行回归预测和路径分析。
2.3问卷分析
采取便利取样法进行问卷调研,对参与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民俗节、关林庙会、苏羊跑竹马表演现场的观众调研,发放问卷501份,收回450份,有效问卷404份。问卷的信度、效度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检验,各构面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在0.82~0.86以上,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观察变项的KMO值介于0.71~0.85,且所有题目的因素负荷量皆高于0.52,其他统计指标也达到调研要求。
2.4研究工具
问卷调研数据通过SPSS和Amos软件进行回归预测和路径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观赏认知影响民俗体育文化体验的回归分析
表1 观赏认知影响民俗体育文化体验的回归分析一览表
观赏认知的各构面纳入对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回归预测方程,可知,观赏认知各个构面与民俗体育文化验皆达显著水平(p<0.05),由各构面β系数值可知,可推测观赏民众对河洛民俗体育节目活动表演的观赏动机、观赏态度、观赏感觉、观赏积极性程度越高,其对民俗体育文化体验的感受也随之增加。各构面影响程度依序为观赏积极性(0.248)、观赏动机(0.155)、观赏感觉(0.138)、观赏态度(0.125),观赏认知的各构面能联合预测民俗体育文化体验整体层面的33.6%。其中观赏积极性、观赏动机、观赏感觉、观赏态度变量层面可解释民俗体育文化体验的变异量分别是27.3%、4.1%、1.4%、0.7% 3.2观赏认知影响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观赏认知的各构面纳入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回归预测方程,可知观赏认知的观赏动机、观赏态度、观赏积极性构面与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皆达显著水平(p<0.05),由各构面β系数值可知,可推测观赏民众对河洛民俗体育节目活动的观赏动机、观赏态度、观赏积极性程度越高,其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感受也随之增加。各构面影响程度依序为观赏动机(0.303)、观赏态度(0.197)观赏积极性(0.159),观赏认知的3
表2 观赏认知影响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一览表
个构面能联合预测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整体层面的33.8%。其中观赏动机、观赏态度、观赏积极性变量层面可解释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变异量分别是29%、3.5%、1.3%。
3.3观赏认知与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影响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
表3 观赏认知与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影响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一览表
观赏认知与民俗体育文化体验的各个构面纳入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回归预测方程,可知观赏动机、文化启发、文化脉络、观赏态度与文化认同皆达显著水平(p<0.05),由各构面β系数值可知,可推测被调研的民众对河洛民俗体育节目活动的观赏动机、文化启发、文化脉络、观赏态度程度越高,其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感受也随之增加。各构面影响程度依序为观赏动机(0.263)、文化启发(0.206)、文化脉络(0.194)、观赏态度(0.162),各构面能联合预测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整体层面的43%。其中观赏动机、文化启发、文化脉络、观赏态度变量可解释民俗体育文化体验的变异量分别是29%、10.5%、2%、1.4%。
3.4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影响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
表4 俗体育文化体验影响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一览表
民俗体育文化体验的各构面纳入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回归预测方程,可知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各个构面与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皆达显著水平(p<0.05),由各构面β系数值可知,可推测观赏的民众对河洛民俗体育节目活动的内心感受、文化启发、文化脉络程度越高,其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感受也随之增加。各构面影响程度依序为内心感受(0.245)、文化启发(0.222)、文化脉络(0.186),民俗体育文化体验的各构面能联合预测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整体层面的34.1%。其中内心感受、文化启发、文化脉络变量层面可解释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变异量分别是27.7%、5.1%、1.3%。
3.5观赏认知、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影响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路径关系
路径关系图
观赏认知对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呈显著正向影响(径系数为0.72),表示民众的观赏认知度愈高,其对于对民俗体育文化体验的感受则愈强;观赏认知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呈显著正向影响(径系数为0.41),表示民众的观赏认知度愈高,其对于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感受则愈强;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呈显著正向影响(径系数为0.38),表示民众的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度愈高,其对于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感受则愈强;观赏认知通过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具显著正向影响(径系数为0.27),表明民俗体育文化体验为中介变量。
4 结论与建议
强化民众对于民俗体育技艺活动的观赏认知,有助于其对民俗体育文化更好的体验及有助于其对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认同。观赏认知也会通过民俗体育文化体验影响民俗体育文化认同;强化民众对于民俗体育文化体验,也有助于其对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认同。
针对具有历史渊源或特殊民俗体育技艺的地区,应该有效结合该区资源,计划性定期举办民俗体育技艺文化教育讲座,或举办民俗体育技艺文化活动;面对民俗体育技艺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濒临失传的困境,无论是传统民俗体育技艺融入社会、生活中保有传统,或传统与现代互生共存,只有当三者相互接纳、产生关系、相互影响,传统才有再创的机会;通过政府的政策机制,将民俗体育技艺发展当成一项使命性、计划性和实践性的工作,让民众多接触、更多了解,达到认同自己本土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维克多·特纳,庄孔韶.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202.
[2]顾云飞.观赏,凝视,解剖——西方文学作品中对人性认知的探求历程[J].语文学刊,2009(12):140-442.
[3詹娜.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52-282.
[4]Gime.Emergency Movement[M].Massachusetts:Quincy, NFPA,2013.
[5]段兆麟.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J].台湾农业探索,2003 (3):24-25.
[6]吴有凯,刘昆,郭琼珠.对一个村落传统武术流变的考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2):92-95.
Influence of People Watching Folk Sports Activities on the Art of Heluo Tradi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WU Xiao-ling
(Henan Un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3,Henan,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taking 404 people watching the Heluo folk sports art activities as the main object,using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carries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hem and research data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ornamental cognition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folk sports and cultural experience,ornamental cognition and folk sports and cultural experience have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folk sports and cultural identity,folk sports and cultural experience of folk sports and cultural identity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folk sports culture identit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people's folk sports culture identity should be cultivated by the way of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advocacy.
Keywords:ornamental cognition;folk sports culture experience;folk sports culture identity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BTY010)。
作者简介:武笑玲(1964 -),河南偃师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