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邪多伤人 调脾是关键

2016-07-04路志正

饮食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水液茯苓自然界

路志正

我曾经诊治过这样一位男性患者,他四十多岁,穿着打扮都很讲究,看上去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典型的成功人士的样子。起初我还以为他是陪别人来看病的,但他一进诊室就开始对我诉苦:“路老,您快给我看看吧。我身体一直挺好,可最近这段时间老觉得特别累,爬三四层楼就喘得特别厉害,动不动就头晕。早晨起床就像工作了一晚上似的,感觉特疲惫,全身酸得难受,白天还容易犯困。”他说他查过血糖、血脂、尿酸、血压,结果指标都高,七七八八的药物也用了不少,有降糖的、降脂的、降压的、降尿酸的,但都不管用。经过望闻问切,我问他:“你吃得挺好的吧?”他愣了一下,答道:“是呀,人到中年,要注意补一下。我老婆在家没事,经常给我煲各种滋补汤。不过我在家吃不了几次饭,常有饭局。应酬客户,没办法!”听过他的叙述,我跟他说:“你这病就是吃出来的,以后记着,多吃点清淡的东西……”

这个患者的故事很有代表性,很多事业有成的男人现在都是这样,整日在外打拼应酬,基本不在家吃饭。偶尔在家吃饭,也是大鱼大肉、膏粱厚味。他们不知道,饮食没有节制,脾胃根本无法承受这些油腻之物,会形成痰湿体质。而要改变身体的状态,就要去掉体内的痰湿,这样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指标才能降下来。我给这个患者开了旨在健脾祛湿、化浊的方子,并嘱咐他要节制饮食,加强锻炼。三个月后,患者精神清爽,各种症状基本上都消失了。

现代人痰湿体质的占很大一部分。中医所说的湿,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外湿,就是自然界潮湿环境造成的,多见于南方;另一种是内湿,这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后出现的一种病理产物,也就是说体内水分过多或代谢废物排泄不畅,日久就形成痰浊或痰湿。这好比自然界中水的治理一样,江河湖泊各行其道,天地阴阳相交,风雨雾露适当,就风调雨顺,整个自然界就很和谐;反之江河阻塞,泛滥成灾,就会造成局部水汽过多,影响生态平衡。中医把人体比喻为一个小宇宙,脾胃相当于宇宙间的水利枢纽,只有这个枢纽正常运转,才不会造成水湿泛滥。

怎样才能让身体远离痰湿的困扰呢?我给大家几点建议:

1.尽量避免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中的人,平时应多食一些有化湿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薏米茯苓粥、荷叶茶、五爪龙炖肉、苏子拌菜、黄芪人参茯苓炖鸡、生姜炒肉等。

2.保持良好心态,心情舒畅有助于脾胃健运。

3.多做有氧运动,动则升阳,脾阳一升,水液自能运转。

4.节制饮食,避免大量饮酒,因为酒能助湿。同时少吃大鱼大肉,因为肥甘厚味一方面滋腻碍胃,另一方面也能助湿。

5.调整起居时间,劳逸结合、尽量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医有句话叫“思虑伤脾”,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也是影响脾胃功能的重要因素。

6.经常按摩太白穴和足三里穴。每次按摩这两个穴位3~5分钟,以酸、麻、胀为度,有健脾祛湿的作用。

上述方法是日常健脾祛湿的妙方。如果痰湿症状严重,通过自我调理仍无法缓解,还应该及时求医治疗。

责任编辑/刘颖

猜你喜欢

水液茯苓自然界
背后七颠百病消
云茯苓
晨起痰多试试陈皮茯苓茶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小穴位 大健康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饮水
吃到自然瘦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