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房出发
2016-07-04李伟
李伟
吃——无论如何都是人生大事。所谓“一吃二穿”,人生在世以肠胃为根本。但将食品添加剂从生活中驱逐出去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不可能自己发酵大豆做成酱油,也不可能不去餐厅吃饭。正是由于食品工业的发达,以及形形色色的添加剂,才使我们的饮食生活变得如此丰富、高效和“方便”,随时买到想吃的东西。
但要想真正避免摄入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购买新鲜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费一些时间,回到厨房,回到家庭烹饪。
厨房里有各种调味料,包括酱油、砂糖、盐、醋等基本调味料。可能也有化学调味料谷氨酸钠(味精),此外像是添加剂的东西就是小苏打、发酵粉之类了。如果是自己腌咸菜,可能还有给萝卜咸菜上色的栀子色素。但是,在家里腌咸菜的时候,没有人会用防腐剂山梨酸,也不会用苯甲酸、增稠剂、胭脂红、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盐。
即使自己动手做一份酱料或调味汁,也可以少摄入十几种添加剂。购买的食物加工度越高,使用的添加剂也越多。从健康的角度看,家庭烹饪的好处不仅是避免食品添加剂,新鲜食物可以提供最平衡的养分、最多的保健成分、最多的膳食纤维,还能提高免疫力。
“如果一味追求‘方便‘快捷,必然要牺牲一部分健康特性。因为,天然食物中的健康成分,很难在加工中完全保留;天然食物的美好特性,也只能存留非常短的时间。消费者应当接受这个基本事实。”健康与美味未必能够完美统一,这也是食品的本质。在日本的“添加剂活辞典”安部司的饮食观中,现代人要心平气和地接受食品的天然特性,重视食品的自然品质。也就是接受食物的本来味道。
孔子不仅喜欢烹调精致,而且讲究卫生。变味的不吃,不新鲜的不吃,烹调手艺糟糕的不吃,反季节的食品不吃,调味不好的不吃,肉多了不吃,没有用规定的刀具、按照一定刀法切的肉也不能吃;市面上买的肉,不新鲜的也不吃。以今日的饮食科学看来,这些都是健康饮食的基本出发点。孔子一生坎坷,但最终活了73岁,在平均寿命三十多岁的春秋时期已是高寿。这和他的“食经”是分不开的。
回到厨房,带给我们的并非只是身体的健康。
“吃一顿饭很快,但我们必须告诉孩子,做饭要花多少工夫。希望大家明白,花工夫做出来的饭菜,不仅塑造了孩子们的身体,还塑造了他们的心灵。”安部司说:“吃是一种‘获得生命的行为。我们获得了其他生命体的生命而生存下来,孩子也是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与尊严的。”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有删减)
责任编辑/邹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