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师资培训角度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思考

2016-07-04王丕承

亚太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资培训专业硕士汉语国际教育

王丕承

摘 要:作为师资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际上有着很高的要求,要获得高质量的培训人才,就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师资培训为导向,培养他们将教学标准化与教学灵活性相结合的能力,并且使他们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培训的关系,从而保证培养工作能够获得优良的成果。

关键词:师资培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49-02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实际上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是多方面的,这在有关的培养目标中就可以明确地看出:“在学科方向方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不再是单纯追求学术的,而是以汉语国际推广为宗旨的应用型专业,培养的硕士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较好承担汉语教学任务,还要具有较强的从事汉语国际推广、管理和文化交流的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这就为我们明确了培养目标。”(徐宝妹,吴春相,2008:4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带有学科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培养工作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这些才能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教学内容应以师资培训为导向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要在有要求、有指导的情况下进行,避免随意性,因而要建立标准,保证质量。相关培养课程提供给学生的,是否是其最需要的?如果不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就是随意性的培养内容(也就是效用低的内容)。如何避免培训者的教学随意性?任何内容都有可能对某些被培训者是无效的(包括已经掌握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之一是教学设计不从内容出发,教学内容由被培训者根据需要自己去选取、确定,但培养框架和细节的确定依据是他们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教学。①

语言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语言技能的训练,教学者要具有训练学习者技能的教学能力同样也要通过训练获得。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对教学技能的训练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从有关的培训大纲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中就可以看到。

我们认为要想使所培养的汉语教学人才能够胜任海内外各种教学情境的考验,就要从作为教学师资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有意识地全方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展开培养。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学中标准化与灵活性相结合能力的培养

在班级制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课堂上的教学大部分是面向全体学习者的标准化教学,实际上教学的标准化与学习者个性的发挥是存在着矛盾的,在汉语国际教育经常会遇到的教学情境中对学习者个体的关注都是比较多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教学适应性要强,也就是教学适应面要宽,有能力适应各种教学环境、各种课程和各种学习者的不同情况。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教学是由以内容为导向转向以教学对象为导向,其实以往国内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并非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因素,但教学对象的单一化、固定化使教学对象不足以成为教学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在就形成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学习经历中由于教学的标准化而忽视教学对象个体差异性的情况比较多见。其实任何教学都不能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因素,只是教学对象被考虑的程度有所不同。目前要强调和突出的是对教学对象的适应,其实这是对教学对象个体学习需求的适应。教学对象的需求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变得更为多样化,使原有的教学不相适应,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做出改变才能适应新的学习需求。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对象的需求与以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有所不同,这个变化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学习需求是可以通过引导(考试、证书等)而发生改变的,但是对需求的重视不应当发生改变,所以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要树立他们重视学习者个体学习需求的意识以及培养他们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灵活调整以满足学习者各种学习需求的能力。这就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具备弹性地完成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能力,也就是有能力使教学在一定范围、限度内具备灵活性。

完成教学计划并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者要按照教学标准实施教学,但是发挥学习者的作用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这两者之间看似矛盾,实际上如果通过把两者相结合而处理好其间的关系会对教学的开展带来有利的保障,所以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时应当重视他们将教学的标准化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教学的标准化实质上是一种相对比较固化的教学要求,与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教学灵活性相结合就要求教师从最终的一种理想状态的静态的教学思路,转变到随时监控、反馈的一种灵活的教学思路上。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专业学习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教学周期看似较长(目前是三年),但是实际进行课程学习的时间很有限③,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就充满着矛盾。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协调好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的关系,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专业硕士来说,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不仅是完成专业学习的要求,而且也是完成教学实习任务以及入职以后开展教学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知识不足是重要的问题,还是教学能力不足是更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知识可以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获得获取的方法,知识的传授比能力的培养更容易,而且知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而能力的培养仅靠学生自己则难免效率低,还可能会走弯路,所以教学能力的培养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而言是更需要也更为宝贵的。④

在实际的教学中,师资首先要具备的是教学能力,这在招聘赴海外志愿者教师时也是考核的重点,同时这也就是作为应用型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应该培训的重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知识再丰富,如果教学能力不强,也难以胜任将要面临的教学工作。实际上,在实际开展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涉及的知识是有限的,可以在工作(实习)阶段和备课之时进行补充。而且,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对象的甄选和录取阶段,就应该汰除知识基础太差的考生。在经过有效筛选的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就可以在补充或深化一些专业知识和才艺的基础上,集中更多时间、精力和资源培养他们的教学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尽早、尽快地胜任教学实习和今后教學岗位上的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李培毓.(2013).《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大纲》浅析[J],国际汉语教育,2013(2):27-33.

[3]徐宝妹、吴春相. (2008).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科建设刍议[A].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编.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丛(第一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2-51.

注解:

①汉语国际教育所面临的是面向全球各地十分复杂多样的教学情境,如果在培养的过程中使每个被培训者选取、定位于其中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具体的教学情境,利用被培训者集体形成的合力就可以覆盖全球大部分或所有的教学情境,以便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交流或共享.

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0版),参照中外外语教师标准和培训大纲,以及总结多年教师培训经验,于2011年制定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大纲》,是国内官方唯一且最新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大纲。”(李培毓,2013:32).

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学习阶段的时间多安排为一年,有些甚至不足一年的时间,这是因为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里规定要安排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实习,通常在二年级时(有时甚至提前到一年级下学期)进行而且多为赴海外实习,在完成实习及回国后的第三年就要进入学位论文的写作阶段了,他们实际能够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极为有限,如果教学能力培训不够充分,他们的实习效果实在令人堪忧.

④教学能力的培训也有自身的许多重要的任务,要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教学能力进行充分的储备,例如,他们不一定会遇到要教AP中文的机会,但是也要具备教AP中文的能力和适应力.

猜你喜欢

师资培训专业硕士汉语国际教育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一体化教育实践基地模式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