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2016-07-04陈中兰
陈中兰
摘 要: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与精神基础,但现实实践中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缺乏整体规划、幼儿在活动中缺乏主体性等问题严重影响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为提升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有效性,我们围绕创设开放的体育活动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体育活动“软环境”;凸显以为幼儿主体,增强幼儿活动主动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18-02
一、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适宜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有效的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幼儿除了能够促进动作的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增强健康的体魄,同时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还能从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养成喜爱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这恰恰与《指南》中对幼儿健康领域的要求是一致的。《指南》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因此,可以说户外区域体育活动能够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与精神基础。
二、提升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有效性
(一)創设开放的体育活动环境。开放性的环境要求在创设区域体育活动环境时,教师要“将园内周边环境和运动区域有效整合,所有运动区域同时向幼儿开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1]在区域体育活动中活动环境的创设和活动材料的投放是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决定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幼儿参与活动的质量。[2]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指南》的要求,并结合幼儿园的空间特点,充分挖掘园内资源,创设了开放性的户外体育活动区域并根据体育活动的主题背景来投放相应材料,引导孩子多种户外体育游戏活动。
目前园内建有塑胶运动场、草坪、平衡区、攀爬区、跳跃区、投掷区、球类区等。活动前,老师们结合体育活动的主题,对活动区域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作合理规划和布局。例如,结合园所场地、设备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将平衡区设置在种植园地上,平衡区与跳跃区相邻,攀爬区布置在塑胶运动场草坪上,投掷区与其它区保持一定的间距;此外在场地的空间密度方面,我们也作了相应的考虑——准备开设的体育主题活动幼儿参与数,适合用多大的空间等等,以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
适宜的、多样的活动材料可以有效吸引幼儿参与主动性,因此我们为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户外体育活动区域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例如,在平衡区,我们设置了高跷、跷跷板、独木桥、平衡木、梅花桩等材料;在攀爬区,幼儿借助攀爬网、软垫和攀岩墙等材料来练习不同的钻爬技巧;在投掷区,我们提供了自制飞盘和沙包来练习幼儿的投掷能力,此外我们还提供了套圈和篮球来练习幼儿的掷准能力;在球类区,我们为幼儿准备了大小不一、质地不同、色彩各异的球类(有自制编织球、足球、篮球、保龄球等)供幼儿选择。同时本着实用性、经济性的原则,我们还因地制宜地就地取材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各种辅助材料。如:各种纸盒、可乐瓶、旧报纸、绳子、瓶子、罐子、塑料棍、沙袋、呼啦圈等。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体育活动“软环境”
1.营造轻松的心理环境。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幼儿教师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应当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合作学习的环境氛围。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需要,并及时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幼儿,使幼儿能够获得一个充分“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意愿,在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中让幼儿感受到他们与教师之间是彼此平等的,充分尊重幼儿的特殊需要或是不同意见,不随意对其加以否定或拒绝;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性差异,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对不同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设定差异化的目标和要求。以“打害虫”活动为例,考虑到幼儿的身高、能力和水平有所差异,活动中特意准备了几组不同远近的距离,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能力进行投掷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远近距离。[3]
2.优化和谐的家园共育环境。作为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深深印刻在幼儿身上,每个幼儿都会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获得异于他人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日后会转化为其行为习惯、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因此,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收不到预期的效果。[4]只有幼儿园和家长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将户外区域体育活动课程向家长开放,倡导家长同教师一起参与到创设活动环境和指导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参与到这一过程,不仅为我们幼儿园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增加活力,家长自身的育儿观念和能力、水平也在不断转变和提高。
(三)凸显幼儿主体,增强幼儿活动主动性
1.幼儿自选活动区域和玩伴。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幼儿园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这种情况下,幼儿在活动中的活动范围有限、活动形式呆板、活动伙伴单一,造成同伴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缺乏大范围的互动,幼儿的活动兴趣难以持久,进而对活动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鉴于此,我们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中借鉴了蒙台梭利的混龄教育理论,尝试打破参与活动幼儿的班级界限,并充分开放活动区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活动区域和玩伴。活动中,通过“以大带小”和“以强带弱”,充分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满足了幼儿与不同年龄阶段同伴交往的需要,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爱心以及合作与创新意识。[5]同时,为保证幼儿有机会能够尽可能多的参与不同区域的活动,我们还在活动中采取了轮换的形式来保障幼儿在基本动作方面获得全面地锻炼。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材料和玩法。适宜的材料投放是户外区域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也会对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产生直接的影响。[6]我们在户外体育活动区域的材料投放时坚持层次性和新颖性的原则,在园所的户外场地中投放了種类多样的低结构运动器械与材料,保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自由选择,并自由选择材料的玩法,同时还保持一定的挑战性。此外,我们在投放材料时又借鉴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并没有将材料投放地过满,而是给幼儿的想象和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能够在相关的主题活动中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调整。
3.幼儿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策略。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是培养幼儿“主动性”的适宜学习方式,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7]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主导者,因此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凸显幼儿活动的主体性,鼓励性地引导幼儿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策略。在区域性体育活动实践中,我们给予幼儿一定的独立空间,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并收获这一过程所带给幼儿在主动性、独立性和自信心方面的发展。例如,有一天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有孩子老师轮不到玩新材料,就对一幼儿说她注意到有人想去玩一个区域里的新的材料时但总是轮不到,问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最后决定做一个调查看谁已经玩过这些新的材料,制定一张签名表,让那些还没有玩过新的材料的人也有机会去玩。
三、结语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前期)让幼儿养成乐于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则是幼儿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最佳结合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上述实践对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也大大提升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有效性。我们相信,科学的、适宜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将真正给幼儿提供一个快乐、自信、活泼、健康的童年,同时也会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8]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红星幼儿园)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名师工作室”引领区域内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TER2015—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6]姚琪.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初探[J].成功(教育),2013(10):251.
[2]俞春花.从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谈幼儿的发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7):60.
[3]陈海英.大班主题背景下户外区域运动初探[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2010(5):115.
[4]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7.
[5]孟英志.浅论幼儿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开展[J].才智,2010(8):257.
[7]吴端萍.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教育,2014(5):35.
[8]段春梅.营造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软环境”[N].中国教育报,2014(8),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