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案例研究
2016-07-04霍华
霍华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阅读、写作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阅读,并积极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实际上小学语文阅读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问题以及怎么解决问题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案例研究
在阅读中,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了解世界的必要通道。新课程标准中将语文阅读放在了教学最主要的位置。阅读能够使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评判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可以说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实用的手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让小学生学好阅读,为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阅读是语文的心脏,它要求学生眼耳手脑等共同劳动,调动各个感官学习。一方面,良好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识字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识字,增大语文的词汇量;另一方面,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得多读书,多看文章,由此可以说,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优秀写作水平的必要前提。
2.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可以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很好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难题
1.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只有他们弄明白了难题,我们才算完成任务。但是现在很多小学教师只在乎自己的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他们上课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大纲来授课,自己愿意讲什么就讲什么。由此一来,学生有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阅读能力也无法提高;另外,老师没有注意和学生互动,使得小学生厌恶语文学习。
2.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了课后的问题和答案上面,没有从根本上教学生怎样正确地阅读。小学生还处于对一切知识都茫然的阶段,他们不知道该怎么阅读。但是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仅仅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然后回答课后问题,讲解完问题之后就结课了。根本没有带领学生去阅读,也没有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行为和习惯。
3.小学课堂教学只重视结果评价,不重视学生阅读过程的评价。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总是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自己去找答案。把能不能找到正确答案作为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准。但是对阅读过程中的技巧,以及是不是分段,标每段序号这些小细节从来没有评价过,这就使得学生认为自己阅读的目的仅仅在于回答问题,做对题就够了,忽略了阅读的内涵,长此以往,学生不仅阅读能力越来越差,写作水平也在不断降低。
三、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行为表现才真正影响着整节语文课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大纲,在课堂上要先学会听学生的意见,看看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要先将学生的难题解决,再引导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2.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把课本当作一种辅助工具,教学的重点要稍微脱离课本。要懂得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答案是人为定的,不能根据固定的答案来禁锢住学生的开放思维。
3.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要由是否与标准答案一致转变为学生的阅读技巧以及阅读习惯是否正确。阅读课上教师要问问学生有没有进行课文的分段,是不是在每段之前加了小标题,是不是画出了每一段的中心句等等。教师要对那些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加以表扬。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慢慢地提升上来了。
四、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体案例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我会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找出其中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然后我会在黑板上写出这些词,先教学生怎么读,怎么解释。然后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进行段落分段,并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在学生读完之后,我会和学生一起分析每一段的中心句。
2.在分析文章之前,教师要为学生讲讲文章创作的背景,这样可以使学生大致了解到文章中“破壁”以及“黑洞洞”的言外之意。在讲完背景之后再让学生提出问题,看看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也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开阔一些,不能禁锢他们的思想。对于课后的问题也是一样,老师可以引導学生思考,但是也要告诉他们答案不是唯一的。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还存在着弊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自身所能,去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拥有更好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对策探讨[J].课外阅读:中旬,2013(06).
[2]李玲娓.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