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和出路初探

2016-07-04冯尧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冯尧(1989.10-),男,汉,河南信阳人,硕士在读,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硕士。

摘 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然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社会问题。他们的道德教育问题也势必关系到我国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作为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作用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本身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内涵和现状,然后着重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学校道德教育意识淡漠,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资金的缺乏和师资力量的薄弱等困境,并尝试给予了制度、课堂教学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5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74-01

一、农村留守儿童内涵和现状

全国妇联于2013年05月10日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做了明确定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由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该报告同时指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2010年农村留守儿童6103万人,占全国儿童的21.9%。对比2005年的数据,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增加了近242万人。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并且增长十分迅速。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道德教育重要性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在该年龄段正是其人格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逐渐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亲的爱护和指引,但是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与父母聚少离多,分离的时间越长,其家庭道德教育缺位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在家庭道德教育“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变得举足轻重起来。

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1.农村学校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农村学校道德教育一般采取的是呆板程式化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通常采取的是空洞、说教的灌输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获得的只是概念上的道德。思想道德课流于形式,教师因为繁重的工作压力不想教,学生又因为内容枯燥不想学。

2.农村学校教育资金缺乏: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展不平衡导致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大部分农村学校资金短缺,限制了农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限的资金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有些捉襟见肘。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得跟学校道德教育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图书室、文化娱乐场所等都建立不起来,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也得不到正常的开展。

3.农村学校道德教育教师紧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老师是他们除去家长外的榜样、楷模甚至是知心朋友,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但就目前来讲,适合留守儿童的优秀教师十分短缺。现有教师又存在教师年龄结构偏老化,受过正规教师教育的教师少,道德教育能力不足等问题。

四、农村学校道德教育出路的实践途径

学校是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目标的转变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有其特殊性,学校的道德教育建设不应仅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将其扩展为一个系统的工作,在改变以升学率为主的教育目标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学校道德教育的制度体系,实践体系以及课堂文化体系。

1.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学校应该重视本校的道德教育制度体系建设,需要具有针对性,不能满足于常规的、基础性的道德教育教育工作。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在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的地区,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工作组制度。其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档案制度。主要工作是通过定期家访和电话来主动沟通,学校甚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最后,学校可以尝试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訓制度。

2.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学校应该转变教育方式,创新道德教育内容的同时,把刻板的教育形式转变为多方面、多形式的系统教育,通俗点说,就是多开展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1)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2)定期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利用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老师对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3)学校多组织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4)学校应该大力进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师资师德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载体,而课堂文化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这个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上,激发他们内在的道德需求,而不是依然采用政治化、抽象化的、充满说教意味的“灌输式”教学。

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学校德育中,教师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家长还要重要。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关注和知道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2]教师不仅要做道德上的自我揭示者,更要做学生心心相印的人和引路人。

4.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寄宿学校,一定程度上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变成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为了将道德教育落到实处,获得更好效果,学校需要加强寄宿学校的管理工作,保证学生处于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聘请一些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教师作为学生的“代理家长”,给予学生家庭式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减轻留守儿童的家庭情感缺失。学者汪怿指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偏执于一隅,并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健康、向上的发展。因此,三者的相互整合,是未来德育的一个必然趋势。”[3]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道德教育虽在道德教育体系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但是,道德教育是一项需要多方合作的教育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合作,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如此才能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优良道德的形成。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妇联,2013,05.

[2]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一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3.

[3]鲁洁主编.德育现代化实践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7.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