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2016-07-04魏珊
魏珊
摘 要:本文细致的从养成良好习惯对大学生素质的提升作用、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塑造作用以及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作者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总结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著作用。
关键词:习惯养成;学风建设;思想政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97-02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习惯是素质的外在表现,习惯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不知不觉中表现某些动作的习得的倾向,使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定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个人成长的良性影响,有利于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利于良好德行的形成。其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社会的良性影响,有利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素质。
一、养成良好习惯,促进素质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二者互为表里。习惯养成是素质教育的外在表现,素质教育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考察和评价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国民的综合素质,一般都是通过人们的习惯来判断的。可见,习惯能折射出人的素质。
在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的素质形成的过程就是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加强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就是抓素质教育。从习惯养成着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综合、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除了家庭发挥基础作用以外,学校对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也应作为主渠道起到作用,使大學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与是非观。
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认可度下降,素质受到质疑等现象,可以窥见当今大学生确实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大学生旷课、随意迟到、擅自离开课堂等现象日趋严重,亟待解决。而大学生习惯性的旷课等行为绝非偶然,按照养成教育的观点,他们的旷课现象与他们的自我认知不够、纪律意识淡薄、自制力差等因素有较大关联。
二、养成良好习惯,塑造优良品德
习惯与道德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好的德行往往寄寓在好的习惯之中。亚里士多德指出“道德成自于习惯”,费尔巴哈也说过:“习惯——德行的秘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广为传颂的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良好的习惯,就像一种无声的“身教”,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用自身的良好言行习惯,为学生“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每一个文明习惯,都会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优良品德和素质涵养引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发展中有着矛盾性。有时,他们对集体给予他们的品德评价内心十分关心和敏感,但表面上却对这些评价装作无所谓,同时,学生在自我意识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为习惯上却又无原则,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而塑造学生的优良品德,通过学生行为了解品德,通过表现看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积极想想意识,抑制消极的一切,确保学生健康向上发展。
而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我教育的功能,通过教师对不同类型学生,了解其身心发展规律,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习惯,对自身道德品质起着激发作用。以良好的习惯塑造优良品德同时也检验其优良品德。
三、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风教育
纵观历史,许多伟大人物的成就都是与他们良好的习惯分不开的,如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仍坚持每天演算数学题,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达尔文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大自然的机会,为他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由此可见,拥有一个好的习惯,促进一个人的学业乃至人生的成功。
总结发现,在校大一学生入校之始,旷课、迟到、擅自离开课堂等现象少有发生,各项纪律较好,而且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不及格学生较少,成绩普遍良好;但随着学生对学校环境的熟悉和适应,他们开始尝试性的、有选择性的旷课、并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大一、大二学生安排了早读,时间为早晨7:40—8:10,从大一上学期的下半节开始,就会出现学生旷早读,早读迟到早退的现象,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旷早读、旷基础课、公共课、选修课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课是他们旷课的首选。学生开始总结、琢磨任课教师的性格特点,选“性格好”、“好说话”的老师的课,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调整”;而教师的严厉程度是决定学生是否逃课的关键因素,学生起初若干次旷课成功率及其后果严重程度均直接影响他们重复旷课的频率。
据多年学生工作经验总结,欠学分较多学生,其中一条共性原因便是经常旷课,考试通过率低,知识学习不扎实;反之,良好的学风建设,主要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作息习惯为主干线,抓学生学习、思想工作,学生学风好,各方面成绩均衡发展。
四、养成良好习惯,多管齐下取成效
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本人在“重视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上做了一些较为实在的具体工作,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具体一些做法是:
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举止不文明、不规范即属于没有规矩。如何让学生的行为文明规范?主渠道在课外;主方法多示范、多指导。举例来说,自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开始实施辅导员四进制度以来,要求辅导员一进活动,多指导和参与学生的活动,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在活动过程当中,身体力行、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个人魅力影响并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不规范或不文明的行为,先是予以指出,诸如语言不文明、举止不文明等现象方便辅导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方面,辅导员在参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与学生可同一角色,利于辅导员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增进师生的信任感,辅导员用自身言行使学生养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思维习惯。
二进宿舍,学生宿舍是学生除了教室以外最重要的生活、学习、娱乐场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辅导员深入宿舍,可以关心学生思想、生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辅导员走进宿舍与学生近距离的交流沟通,学生会感觉比较自在,防备心没那么强,更愿意亲近老师,愿意主动询问辅导员一些问题,将谈话转为倾听和谈心。久而久之,辅导员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可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起居生活,了解学生生活实况,解决学生生活困难;同时也能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途径搜集信息,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达到素质提升目的。
三进网络,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是使用网络最主要的人员构成部分,越来越多学生将互联网作为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重要渠道,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辅导员应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新领域,一方面,有助于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线上线下相结合,聆听学生真实的“心声”;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网络价值观的引导,通过网络密切联系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将校园文化活动,公寓文化节系列活动等多种内容通过“易班、微信、QQ等网络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提升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增强学生上网的政治意识、自律意识、法制意识、安全等意识,使广大学生增强网络辨别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四进课堂,跟随学生一起上课,细致的了解学生课堂的表现及对老师讲课的“消化”情况,通过与个别学生的谈话,可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其辅导员进课堂,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震慑,学生心理多少会出现紧张、惶恐,随即会要求自己认真听课,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辅导员随机来课堂查课”的心理习惯,约束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投入听课中。而且,随意旷课、随意迟到、随意离堂的现象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伴随之,学生主动进课堂、主动听讲的习惯得以养成。
本人非常注重榜样的示范。每一个学期结束,都将进行一次总结表彰大会,通过表彰,选出各方面的榜样典范或最大进步者。每次总结评比除了树立榜样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鼓励,比如将所欠学分一个学期内修回最多的人,给予表彰;以这样的示范带动整个年级形成“你追我赶”学习习惯。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其余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而就本人所带近五百学生而言,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多数都有自己一套“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不是靠一天两天,说养成就能养成的东西。对于课外注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们既有阶段性,又有侧重面。即在某个阶段主要解决什么不良行为或形成什么良好习惯,我们都有一个侧重。这个侧重每位辅导员心中都要有数,以便统一步子,取得最佳效益。
习惯教育,看似老生常谈,却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本人认为,习惯教育不是一次性就能解决或养成的,而应是幼儿阶段有幼儿阶段的习惯教育,童年有童年的习惯教育,成人有成人的习惯教育,就像大学生也应有大学的习惯教育一样,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我们可视养成其习惯难易程度而定。容易纠正的不良习惯,或能很快养成良好习惯的行为意识,如:与老师、同学见面互相问好,潜伏期短些;对于一些较难改正、顽固性的坏习惯,或短时间较难形成良好习惯的行为意識,如:一些本性的行为意识,潜伏期一般要长一些。需要辅导员的细心、耐心、爱心,通过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教师的考核标准,教师自身行为习惯的示范作用要到位,要求学生做的自己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营造人人争做行为习惯模范的校园氛围。且学校应加大对学生陈规陋习、不良习惯纠正的力度。从上至下,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注重知识、能力的同时,素质水平协调发展,努力完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项目名称:2014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US14042Y)
参考文献:
[1]闫书广.教育理论与实践 素质教育实施的路径之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第31卷第2期第31-32页,2011.
[2]孙宏艳.学习习惯高于考试分数——访王极盛.
[3]罗琳.习惯养成教育的理念与实施.江苏教育,2010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