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6-07-04安静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高校现状

安静

摘 要:高校良好的预算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学校完成各项工作计划,还能保障学校合理调度资金与资源,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高校实施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高校经济活动正常的进行以及财务管理健康发展,各大高校应科学、合理的对财务预算进行管理。本文分析了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高校 预算管理 现状 对策

高校预算是指高校以本校的发展目标、计划为基础对校内的资金来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并制定相应的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管理始终贯穿高校管理的各个活动之中,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高校预算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學校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学校资金科学合理的使用。

一、高校预算管理现状

1.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的现状。高校预算管理体制是学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其主导学校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我国规定:一般的高等院校实施的财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较大国模的高等院校实施的财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高校实施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体制,在这样一种体制下院系基本上没有预算的自主权;②高校实施统一领导、集中和分组管理体制,在这样一种体制下院系有较大的预算自主权;③高校实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在这样一种体制下院系完全享有预算自主权。

2.预算管理模式方面的现状。从机构方面来说,只有少数高校设有专门的预算机构,而绝大部分的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机构,这些学校是通过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编制的,这样就会导致编制的预算缺乏科学的论证和量化的分析。从编制方法方面来说,大部分的高校仍采用传统的预算方法,这种预算方法是参考往年度的收支情况和预算年度事业发展计划、任务、收支增减因素来确定预算的;从编制方式方面来说,有的高校采用的编制方式是部分切块归口方式,有的高校采用的编制方式是财务直接汇总平衡方式,有的高校采用的编制方式是切块归口方式。

3.预算管理内容方面的现状。高校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业务、资金、筹资、财务等方面的预算。其中业务预算包括学费收支预算、部门费用支出预算、薪酬预算、科研经费收支预算等内容;资金预算包括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和在建工程预算等内容;筹资预算包括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预算和对原有借款还本付息预算等内容;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等内容。目前,大部分的高校仅仅实行收支预算,少部分的高校实行收支预算和现金预算,几乎没有高校实行收支预算、现金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

4.预算管理控制方面的现状。通常情况下,高校都会建立预算管理控制制度以控制学校各部门经费的总额,控制各部门财务支出。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高校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评价制度以正确、完整的评价各部门使用预算资金的情况和效益。在高校财务预算中,由于缺乏支出项目的明细,导致出现不严格审核的情况,这样只要没有超过预算就可以报账,或当部门的经费不足时,其可以申请追加经费,这时高校就会动用全部或部分的预留费用;而当部门预算经费有结余时,其可以进行结转以来年使用。

5.预算管理考核方面的现状。预算管理考核是高校对预算执行者实行的一种有效的激励形式。高校通过预算考核衡量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分析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为后期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同时,通过考核结果也可以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以增强预算管理者的成就感,增强预算执行者的组织归属感。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很少有高校真正实施预算考核。

二、改善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

1.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高校预算管理具有编制、审批、发布、调整、控制、分析、考核预算的功能,其是一项既系统又复杂的工作,高校预算管理具有全员、全额、全程的特点。其中全员表示学校的全体成员都需要参与到预算管理当中,以全面分解预算的目标,并提高预算的透明度,从而让学校的全体成员都了解到自己在学校发展目标中的责任。全额表示预算金额的总体,其包括日常业务预算、长期投资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等方面的内容。全程表示预算管理流程的全程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预算编制和汇总的科学性、合理性,还要重视预算的透明度,重视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重视预算管理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预算管理的执行力,提高预算管理的考核与评价。高校全面的实施预算不仅可以具体规划学校的发展战略,还可以统一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以保证学校日常教学、科研等活动顺利的开展。因此,高校预算管理必须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2.推行绩效预算管理体制。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是以高校战略目标和任务为基础,同时采取项目管理和办学成本为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并将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而实行的成本核算。绩效预算管理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具有战略性、优化配置资源型、系统管理学、业务活动导向性等特点。高校实施绩效预算管理不仅可以为绩效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以有效监控和宏观管理高校的财务状况,以提高运行预算管理体制的环境,同时实施绩效预算管理体制还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提高学校办学的水平。因此,高校必须成立绩效预算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

3.实现预算管理体制动态化。高校预算管理体制主要包括集权型、分权型、折中型三种预算管理体制。其中集权型预算管理体制中院系只有执行能力,该体制适合规模小、事权集中在学校的高校;分权型预算管理体制中学校只负责制定决策,该体制适合规模大、事权集中在院系的高校;折中型预算管理体制中学校和院系均有执行能力,还体制适合规模中等、事权分散的高校。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规模和内部管理方式以及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高校预算管理体制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预算管理体制,以便发挥预算管理最大的功效。

4.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法是指参考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年度结转、结余情况,根据该年度收入增减因素测算编制收入预算,并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求和财务能力测算编制指出预算。高校采取零基预算法不仅可以将单一的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转变为多元化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还可以充分的反映出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因此,高校必须采取零基预算编制的方法。

5.加强预算控制和考核。建立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和预算考核以及奖惩制度,并将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纳入学校各部门业务考核中,同时实行责任绩效问责制。因此,学校应让全体成员充分的了解预算的情况,了解预算执行的结构以自身的绩效挂钩,从而充分调动全体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并全面监督预算管理的实施。

三、结语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高校已经不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是自主办学、自主发展的院校。因此,为了保证高校事业健康发展,必须实施预算管理以直接反映出学校的资金收支情况。如果高校想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得到高校领导层的重视,还需要预算管理者不断的改进管理方式、更新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资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华,邹军,彭静.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1:182-183.

[2]吴孝春,王颖茜.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1:169-171.

[3]何兴月,李兰芝,张运如.地方高校预算执行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03:82-83.

[4]于爱娟.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7:4-5.

[5]崔丽,崔明迪.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及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9:57-58.

[6]吴锦.高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629-632.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高校现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