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法责任的理论性分析

2016-07-04王雨青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理论分析经济法

王雨青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研究也是不断的深入。通过经济法学人的不断奋斗,我国经济法责任的体制也是逐渐的健全。本文针对经济法责任理论的有关问题,在前人不断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经济法 经济法责任 理论分析

经济法责任一般指的是在不遵守经济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承担其造成的不利后果,是以一种独有的法律责任形态存在于有关的经济法部门。作为社会本位法之一的经济法,其与众不同的价值及功能在市场经济运行方面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与认可,但是其经济法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如责任概念不明确、责任体系不完善以及责任缺失等问题。经济法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和科学合理的构件,对经济法部门的发展和经济法学科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世界市场经济中协调其主体政府与企业等关系中具有特定的价值与影响,可以对独立的对象进行调整,发挥其独特的责任追究制度。与民法、行政法等法律责任制度相比,在责任的主体、形式、原则与功能以及法律的地位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针对经济法的责任这一方向的理论进行简要的研究分析。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从责任的概念到法律责任的概念再到经济法责任概念的拓展中,责任的概念也是越来越丰富。责任的概念我们一般理解是应该做的分内工作,即完成应当承担的任务与使命,责任还有另外的理解,即完成分内的工作任务与使命时出现差错而需要承当的不利后果和代价。法律责任在广义上指具有一般意义的义务,狭义上指的是由于行为违反法律而应当承担的后果,其定义在法律后果说、法律制裁说、法律斥责说以及法律状态说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法律责任分类更是有不同的方式,按承担责任主体可以分为国家责任、自然人责任以及法人责任,按责任实现形式可以分为补偿性责任以及惩罚性责任,按责任部门的法律性质可以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违宪责任以及诉讼责任等。经济法责任的理论内容就更加丰富了,就其定义而言,在经济法学界就有几种不同的版本,一是认为由于行为违反经济法而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二是认为由于行为与经济法律法规产生冲突而要承担引起的后果,三是指由于行为违反经济法对国家和受害者造成损失而应当承担的后果。 此外,经济法责任理论在其它角度还具有丰富的内涵。

二、经济法责任的原则

经济法责任在执法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遵循经济法责任的原则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是主体合法权利在受理中的重要准则,对国家经济立法行为的规范以及经济管理权的依法行使。在经济法责任的原则中,经济法责任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基本原则一般包括公正性原则、经济法违法行为的法定性原则、违法行为与违法责任的相当原则以及平衡性原则。

1.公正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是指经济法的权利在行使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公正,在受理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各方面意见。在自然公正的理论原则中又囊括了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任何团体或人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对另一方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时,要听取另一方面的辩护和意见,二是指行政机关不能主审涉及到自己的案件,要做到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全面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使对方辩护的权利能正常行使。

2.法定性原则。责任法定原则指的是在责任范围和程度的确定过程中要遵守经济法的规定。经济法法定性原则的遵守是市场经济主体的自身利益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经济法责任要依据法定是在经济法责任中法律保留原则的重要体现,法律保留原则又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行为不能超出法律规定的体现,即行政行为在没有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不得执行。法定性原则也是一种经济行政权要受到经济立法权制约的表现,还是经济行政权的民意体现。

3.责罚相当原则。经济法责罚相当的原则是指依据过错大小来判定处罚的轻重程度。作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的正义是判断已存在法律制度是否以一种合理的形态存在于社会,如果某些法律制度不正义,即使它们能在某些方面发挥效率,也要将这些不正义的法律制度废除和改革。在经济法理论的角度来看待法律的正义的话,那么正义应该是一种这样的存在情况,如果有人在违反经济法时,要对其进行处罚,处罚的轻重程度应该和他所犯错误而导致的后果具有相当性,如果处罚的过轻或者是过重,那么对于社会和社会成员来讲都是不正义的。經济法责罚相当的基本原则是正义价值要求,坚持这一原则对经济法律法规的正确执行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有利于改善执法现状。

三、定性定量归责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有一种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定性指的是一种运用文字进行相关描述的分析法,定量指的是一种数字来进行相关描述的分析法。将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应用到经济法的领域中,对经济法责任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性作用。经济法是国家可以进行市场经济的调节、对经济的运作可以适当干预的法律,因为它是一种和经济学学科有较大关联的学科,所以对于定性定量的研究具有自身的优越性。对于定性定量在归责原则中的应用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在追究某一个违反经济法行为的责任和对其进行量化处理时,首先要对这个行为进行判定,判断其行为是否应该承担经济法责任,当确定其是违反了经济法并且确实要承担经济法责任时,才可以用定量的确定方法对责任的主体的行为后果进行准确和具体的量化追究。经济法定性定量归责原则可以在主体的责、权、利的分配中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是一种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实现利益平衡的有效解决途径,还具有规制社会强势主体的的作用并对弱势主体进行保护,体现社会的整体具有高效性和公平性。

四、经济法责任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经济纠纷利益争夺是一种在所难免的事情,此时经济法要发挥其作用。经济法发挥作用的途径一般是通过司法解决、仲裁解决、协商解决以及行政解决。这里主要介绍通过司法来实现经济法责任的纠纷问题,即主要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刑事诉讼三种司法解决途径。民事诉讼的观点是在诉讼的内容如果涉及到财产或者说是经济方面的经济诉讼,实质上也是属于民事诉讼,从而经济诉讼存在的独立性就遭到了否定。此外,除了民事诉讼外,现在还存在的经济诉讼的理论研究成果的观点还有行政诉讼说、独立经济诉讼说、经济法诉讼说等。因此,在面对经济法纠纷问题时必须要综合政治、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因素,构建一种独立于民事、行政及刑事诉讼的经济法诉讼制度,但也要考虑民事、行政及刑事诉讼的应用。

五、结语

本文对经济法责任的概念、经济法责任的原则、定性定量归责、经济法责任机制四方面以及相关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探讨,为经济法责任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金彤方.经济法责任理论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陈婉玲.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6):161-167.

[3]周丽娜.经济法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2006.

[4]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2:005.

[5]焦富民.论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建构[J].当代法学,2004,6:43.

猜你喜欢

理论分析经济法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我国对外贸易中国际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沥青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原因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陕西省农地流转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土地经济所有权变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