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角色认可与社会适应调查研究
2016-07-04计静李超
计静 李超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与实施的过程中,城镇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失地农民在融入新的生活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社会、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因此,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角色认可与适应成为了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意向重要课题。本文选取了咸阳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失地农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问卷、典型交流、统计报表等形式对城镇化建设中失地农民的角色认可与社会适应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的困境,并依据产生困境的原因,结合政府、社会和失地农民本身提出完善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 角色认可 社会适应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型,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社会经济得到高效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社会问题,失地农民的角色转换与社会融入问题。依据陕西省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7月底,陕西省31个重点示范镇累计开工建设项目1420个,镇区面积扩大14.8平方公里,吸纳进镇人口15.38万人。2010年-2012年,共有278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本文针对失地农民社会适应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失地农民的生活、心理现状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12月5日至30日,以咸阳市城郊区失地农民为调查对象,深入南北季村、李家庄、陈阳寨、杨户寨、文家村、上南宁村、正阳村等十几个村和社区。本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6份,回收率为99.3%,其中有效问卷 590份,有效问卷率为98.3 %。通过对问卷的数据分析与访谈记录研究,对咸阳是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期望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状态及社会融入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对象的背景
本次调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选取样本,样本量及样本结构可以代表咸阳市目前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79.7%,而大专及本科以上所占的比例较小,占20.3%,文盲占大多数,而有超过60%的失地农民的年龄都普遍偏大,只有不足40%的人在城镇化过程中可以使用劳动力。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缺乏知识技术、人口结构老龄化是咸阳市失地农民在融入城市生活中的基础性问题。从失地时长上看,目前咸阳市失地农民主要是由近三年失地的,占到调查对象的69.5%(如表2.3所示)。失地时长的長短很大程度上对于失地农民在社会融入的心理困境及意识形态上产生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结果结合调研过程中的访谈,失地农民的失地时长主要集中在近三年的原因首先是近三年咸阳市的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产生的失地农民较多,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失地三年以上的农民已经部分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在调研中发现,在2012年前完成的失地农民安置小区内,闲散人员明显少于近两年来完成安置的小区。
三、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期间的困境分析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过程是指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在正式面临或者将要面临城市生存环境时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交往及心理调节等行为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多种原因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期间往往面临诸多困境。
1.经济适应困境。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首先面对的便是经济上的困境。传统的以务农获取收入的模式保证了农民在较高年龄低学历的情况下的基本生活收入。通过调研发现,失地农民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无论从收入来源结构上还是收入水平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如表3.1和图3.1所示。
表3.1数据显示,失地农民在失地后的收入水平变化并不是一致的,相对失地前收入减少的比重略高,同时也有32%的失地农民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收入得到增加。因此,收入问题的突出表现在于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的收入变化不均衡,通过调研走访发现,这种不均衡的现象产生原因在于失地农民自身条件的不同,对于老龄,低学历失地农民而言,进入城市生活后最大的困境就是收入下降,但对于年轻,有一定学历的失地农民而言,城市生活带来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促使收入增加。
图3.1显示,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变化在于失地前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但失地后靠农业生产的收入只占到总收入的1%,主要的收入来源变成了外出打工及经商两部分,这就对无打工能力和经商思维的失地农民收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只能依靠政府社会保障来维持生活。造成失地农民收入变化的原因之一便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有42%的被调研者未能解决就业问题,虽然政府针对失地农民进行了一定的就业培训与安置,但是对于很大一部分失地农民而言,解决就业问题扔很困难。另有35%的失地农民在失地后选择外出打工,并未能在本地区实现就业。因此,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是目前咸阳市失地农民融入社会的重点问题。除收入变化外,进入城市生活后,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和消费量的变化也是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的一大困境。在调研过程中,67.2%的被调查者表示其在失地后消费支出总额变高了,其中有28.7%被调研者的消费支出比失地前增长了30%以上,通过对失地农民的消费结构变化分析(图3.2)可以看出消费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日常生活成本的提高和子女教育、医疗成本增加。
2.社会适应层面困境。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生活中除了经济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外,社会生活习惯及社交方式的的改变也对其适应过程产生影响,形成适应困境。首先是失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在失地后发生变化。在调研中发现,失地农民传统的习惯主要与农业生产相关,81%的失地农民在农忙时节,还保留着早出晚归的生活习惯,习惯农耕生活,甚至有失地农民在小区附近或小区内开辟菜园等。这些习惯导致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脱轨,收到一定的排挤,造成生活适应困境。
同时,失地农民的社交方式相对传统,大多数的人都是生活在以村为单位的集体中,交流与沟通都在自己的圈子里边完成,但是,农民离开农村走向城市以后,在单元楼内,周围的邻居很多都素未谋面过,因此,大多数失地农民便失去了一个能自由自在沟通交流的平台,更多的农民因为自身的自卑感迟迟不能与周围的居民良好的沟通,进而造成其生活与城市脱轨的情况。在走访中了解到,失地农民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社交活动,闲暇时间多在家看电视或者去广场锻炼身体。表3.2所示。
3.心理适应困境。除上述经济与社会的适应困境外,失地农民在社会融入过程中,更大的适应困境来源与自身的心理困境,失地农民本身心理上对失地后的自身社会定位,及长期以来养成的对土地的依赖心理难于克服,使得失地农民在一定程度上不愿意从心理上融入城市生活。首先,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对自身的社会地位认知不清,而且从心理上不愿意进行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转换,仍愿意以农民的态度面对失地后的生活。在调研中,针对属于城镇人口还是农民的问题,被调研者58%认为自己即使在失地之后仍是农民,仍应当保持农民的生活方式。(如图3.3所示)
这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因为农民对城市生活的节奏、生活方式不适应,因此难于从心理上突破自身的农民定位,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长期的思维定式和习惯导致了失地农民在农业生产以外的领域的陌生,进一步加强了其对自身农民定位的认识,同时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失地农民对新生活的心理抵触导致的不愿意进行心理角色转换。其次,失地农民的心理困境来源于对土地的长期依赖。在心理上,土地对农民非常重要,即使失去土地,农民还是对土地有着严重的依赖与敬意,仍认为土地是生活的根本,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自己无法生存。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失地农民,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群表现出内心对城市生活的恐惧,主要就是因为城市生活没有了土地的支持,自己内心失去了依靠,使得自己内心相信自身对城市生活无法适应。对于这种情况,政府部门是应该重视农民的心理问题的,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对这一部分失地农民给予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一定的生活福利补贴,让失地农民尽快的走出自身的心里障碍。
四 、提高失地农民对城市生活适应性的建议
1.调整心态,积极融入城市新生活环境中。失地农民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阻碍农民城市适应的一个因素就是其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变农民因活动范围的有限性所导致的固步自封、循规蹈矩的个性特征,培养独立个体的积极、主动和进取精神。其次必须是调整心态,在思想上走向开放,感情上富于理性、拥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扩大交往范围,尤其是与市民交往,并在交往的过程中交流思想,模铸新的生活方式,构建市民價值观。再次必须主动学习,失地农民需要不断学习文化知识,更新生产技术,实现由农耕技术向工业化生产技术的整体转换。最后必须从思想上融入城市,学会与市民友好的相处,培养竞争、开放和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2.呼吁市民群体的社会接纳。失地农民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适应城市生活,同时市民群体也要以宽容与开放的心态的消除偏见与隔阂,主动去接受认同与关爱失地农民群体。首先要消除社会对失地农民的偏见,让城市社会尽快的接纳失地农民。大众传媒要率先起到舆论导向作用,注重宣传农民群体所具有的传统美德,引导市民客观的评价。其次,倡导社会关怀,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失地农民的生活与生产。
3.加强就业培训制度,建立就业服务体系,扩展就业的渠道。政府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前后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通过调研发现,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所要的效果,在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上仍是很不理想。在解决失地农民经济适应困境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与安置是根本方案。首先,失地农民的失业率达到40%以上的原因是自身学历不足,年龄偏大。因此,应当针对性的设立培训体系,培训适合中老年低学历人群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其次,还要进一步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专业技能突出的职业指导队伍,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上进的就业竞争意识,提高他们适应城市就业和市场就业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切实关怀。第三是可以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在资金、技术、房屋等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失地农民,用获得的土地补偿费创办个体、民营企业,以自谋出路。
五、结语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问题。失地农民是否能够快速高效适应城镇生活对城镇化建设的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失地农民社会融入问题进行专项调查研究,发现失地农民社会适应较慢,主要是由于经济来源与消费支出改变带来的经济适应困境,生活习惯改变与社交方式转变带来的社会适应困境和长久存在的心理适应困境。因此,失地农民社会适应问题的解决应当从政府、社会和失地农民个人不同角度出发,政府完善就业培训与政策引导,社会强化对失地农民的认可接纳,同时失地农民自身应当注重思维、心理的主动转化。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失地农民快速适应城市生活,进而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张维. 陕西省2013年人口发展报告出炉,全省常住人口达3763.7万人[N].中国咸阳:三秦都市报.2014.6.18.
[2]胡静. 青岛市农村城市化的现状及推进机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3]舒小庆.论失地农民权利的制度保障[J].江西社会科学.2014.3.
作者简介:计静,女,23岁,陕西咸阳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李超,男,31岁,辽宁丹东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讲师。长期从事服务营销与服务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资助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角色认可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结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