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污染核算》课程开发与建设
2016-07-04程俊
程 俊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污染核算》课程开发与建设
程俊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004)
摘要:本文分析了《工业污染核算》课程的针对性和特殊性,从课堂教学、学生任务布置、成绩考核标准和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评估四方面出发,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阐述了《工业污染核算》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行业;高职学生
21世纪初,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可循环经济等意义重大的战略目标。国家经济要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不容忽视。环境保护工作,首先要了解工业生产的具体工艺和产生污染物的源点,才能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管理和监察。《工业污染核算》是针对环境监察专业高职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多种工业生产企业有关污染源产生、污染状况、污染治理的相关知识,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奠定重要的基础。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的特点
高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课程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正是基于环境监察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来进行。
《工业污染核算》课程所涉及的行业广内容多,高职学生相比较本科院校的学生又有很多不同,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污染核算》课程建设有如下特点。
(一)《工业污染核算》课程的针对性和特殊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工业生产过程造成的“三废”污染最为突出。2006年2月14日国务院做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家环保总局分别制定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掌握污染物总量的核算方法有助于完成污染减排的目标。《工业污染核算》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重污染行业的生产工艺、产排污节点、主要污染物质种类以及污染物质的核算方法。开设《工业污染核算》课程的高职院校比较少,这门课程涉及到的行业多,实用性很强,有助于环境监察和环境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污染核算》课程建设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污染核算的具体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学生的优势与不足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更注重对人才培养途径的改革与实践。就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而言,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离的现象。找到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加强高职学生对工作过程的学习,明确《工业污染核算》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目标,有助于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工作。高职学生头脑灵活,掌握知识的速度快,正确的引导可以使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改进以往的学习方式,提高高职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坚实的专业基础。但同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方法欠缺等不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方法与相应的课程考核方式相结合,可以有效弥补高职学生的上述不足,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污染核算》的课程体系设计
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监察专业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从环境监察专业相关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出发,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首先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污染核算》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工业污染核算》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
《工业污染核算》课程具有综合性强、涉及行业广、知识跨度大、实践性强等特点,该课程作为环境监察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教学的目标必须与环境监察专业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环境监察专业主要培养各级环保系统所需的环境执法、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污染源现场监察、污染数据核算等类型的人才。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主要由重污染行业介绍、典型行业介绍和工业污染核算过程分析三部分组成。
1、重污染行业介绍
结合生产过程进行工业生产污染严重的行业污染核算的教学,主要包括工业锅炉和火电工业的污染核算、钢铁行业的污染核算、水泥行业的污染核算和玻璃行业的污染核算。首先是生产工艺的介绍,通过观看生产视频了解生产的具体过程,对生产的主要设备建立直观的认识,针对生产过程介绍污染物产生的节点,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污染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计算的具体方法。重点进行大气污染物SO2和NOx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的计算,使学生们掌握污染物的产生节点和污染物核算的主要方法。
2、典型行业介绍
通过重污染行业污染核算的学习,学生对《工业污染核算》这门课程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一定的掌握,但是由于工业生产所涉及的行业过多,因学时所限,选择了几种典型的行业进行介绍。其中包括矿山开采行业、食品加工行业、石油开采行业、造纸行业、纺织印染行业以及石油加工行业的污染核算。课堂教学主要采取观看相关工艺视频、利用相关行业PPT讲授,同时注重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典型行业的介绍过程为学生模拟了不同行业工业污染核算的具体程序,为学生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培养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生任务布置
高职学生的优势在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为专业化,而课堂教学只是高职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专业技能迅速提升,方法很重要。通过课堂的正确引导,为学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布置。首先通过查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学生筛选不同的行业,用序号标出,具体如表2所示,每位学生可选择按学号对应不同的行业,也可按照兴趣进行行业的选取;完成行业的选取后,指导学生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相关资料,下载并认真阅读,具体需掌握行业的基本特点、生产的主要工艺、产排污的主要节点和污染物的核算方法,并按照指导教师提供的模版独立完成所选行业的污染核算过程。最后以Word形式落实完成并提交。
表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部分)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成绩考核标准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污染核算》课程考核主要由笔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笔试主要测试学生平时对主要行业污染特点和主要污染物核算方法掌握的情况,占考核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平时出勤、课堂互动情况和行业污染核算完成情况,其中行业污染核算的具体完成情况占较大比重。
(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评估
通过《工业污染核算》课程的学习,学生首先掌握了工业污染严重的行业的污染核算的具体方法,其次通过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生任务了解、学习和掌握其它行业的污染核算方法。通过查询资料,学生掌握了电子期刊的使用方法:定位关键词,筛选有价值文献,下载并整理相关资料;通过对所给模版的利用,进一步巩固行业污染核算的过程和步骤;学生完成某一行业污染核算的具体过程后,将所完成的内容做成ppt在课堂上向师生展示,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污染核算》课程开发,在环境监察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都有很好的信息反馈。但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也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
(一)《工业污染核算》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实践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工业污染核算》任课教师只有少数对工厂的工艺有现场的经验,虽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从未进入企业学习或实习过的教师占多数,只能通过视频为学生进行工艺讲解,具体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预见和分析。
2、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
近年来,高职学生入学成绩普遍有所下降,学生基础差。《工业污染核算》这门课程涉计到化学、化工生产设备、化工原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水污染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理论化和专业化的知识讲解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存在一定困难。相关知识的匮乏加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缺乏企业参观环节
《工业污染核算》这门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强,企业生产车间的参观和企业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生产工艺特点。但是由于秦皇岛附近企业数量有限,生产车间管理比较严格,很难联系到合适的企业供学生实习参观。
(二)解决问题的方案
1、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学校尽量为教师提供到企业或相关部门深入学习的机会,可规定一段时期内到实践基地学习的次数和时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
2、注意课堂讲授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工艺,可以采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介绍,有些基础问题可以适当为他们重新复习。增加课堂互动内容,进行场景教学,让学生处于工作的状态,对于知识可以主动去接收。适当的鼓励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增加实习环节
组织学生观看企业生产的视频,尽量为学生提供到企业现场参观的机会。如有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可以到多个行业深入学习。增加实习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工作的具体过程,更加明确自己的不足,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以便学生毕业后尽早适应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四、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污染核算》课程建设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立足于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构建了合理化的教学体系,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工业污染核算》课程的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正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欠缺和不足并努力完善,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东华.基于工作过程的“畜牧业成本核算”课程开发与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33-34.
[2]杨西萍,李倩,展宗瑞.基于工作过程的《化工反应原理及设备》课程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4,41(3):137,151.
[3]陈金毅.案例教学法在环境稽查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08(3):134-136.
[4]任晓静.浅析高职院校生态环境课程的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0(15):237-238.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Pollution Accounting"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CHENG Ju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evance and specificity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accounting" course, from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 task arrangement, student achievement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assessment theory and practical ability in four areas, starting to build the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expound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Key words:working process; curriculum system; industry; vocational students
收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科技局课题《秦皇岛市雾霾天气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201401A333)。
作者简介:程俊(1981- ),女,硕士,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F2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16)02-00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