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江襄阳段水质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6-07-04张中旺张逸飞龚佑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张中旺 ,张逸飞,龚佑海

(湖北文理学院 管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汉江襄阳段水质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中旺 ,张逸飞,龚佑海

(湖北文理学院 管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摘要:襄阳是汉江中下游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汉江干支流水质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制约着襄阳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综合调查了汉江流域襄阳段水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与存在的原因. 研究表明:汉江襄阳段干流水质现状尚好,但变化趋势不容乐观;支流水质有所改观,部分河段仍存在较严重污染. 基于调查结果认为,改善水质应在严防死守污染源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和制度创新,以有效的机制结合有力的宣传来保护汉江水质.

关键词:汉江襄阳段;水质保护;水安全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及取样点概况

汉江襄阳段位于汉江中游,地处鄂西北部,流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市区、宜城,流域全长195km,流域面积17 270.62km2,占襄阳市国土面积的87.1%;支流主要包括南河、唐白河、小清河等. 相对丰富的水资源是襄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也是实现“两个中心”“四个襄阳”的有力保障;同时,随着中线工程的正式调水,襄阳段水质也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汉江襄阳段干流长期保持Ⅱ类水质,不仅优于全国大多数同级别河流,也明显好于汉江其他中小支流. 由于汉江各支流及干流沿城市段是主要的污染水体聚集地,所以各河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总 体上属于中度污染,水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全面了解汉江襄阳段干支流水环境质量状况,本研究选取老河口、襄阳市、宜城3个汉江干流沿岸城市,谷城、南漳、枣阳、襄州4个支流沿岸城市为采样点,对其水质现状展开调查,各采样点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汉江襄阳段水系及采样点分布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收集该区水质相关资料. 一方面成立调查组,分别前往老河口、谷城、襄阳、宜城、南漳、枣阳等地,走访当地环保局、水利局及绿色汉江组织,通过当面问答等形式了解到当前水质保护情况及保护所面临的困难,收集了较长时间序列的水质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汉江流域襄阳段的居民进行调查,先后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23份. 对于收集的问卷,采用SPSS法进行分析.

2 汉江流域襄阳段水质现状及问题

2.1干流水质稳定,恶化趋势初现

通过襄阳市环境状况公报、水质月报等资料,共收集整理2008—2014年共7个年度的水质资料、涉及汉江干流付家寨、仙人渡、白家湾、钱营、余家湖、郭安共6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显示:汉江流域襄阳段干流水质大体保持在Ⅱ类水平,但整体趋于恶化. 2008—2014年间,Ⅰ类水质出现频次逐年下降,至2013年Ⅰ类水质不再出现;Ⅲ类水质出现比例先下降后上升,出现频率由2010、2011年各1次达到2014年的7次,其中2008、2009年连续2个年度出现断流,2008—2014年汉江襄阳段干流水质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总体上汉江襄阳段干流水质较好,但局部河段氨氮、磷、高锰酸盐等污染物超标,有机污染问题凸显,汉江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正在加速.

2.2支流水质有所改观,部分河段污染依旧严重

通过襄阳市水资源公报、水质月报等资料,整理收集汉江襄阳段支流(南河、唐白河、小清河)2008—2014年共7个年度的水质资料,选取玛瑙观、茶庵、张湾、清河店、云湾、清河口等6个支流断面进行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支流污染的治理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严重的水污染在局部河段依旧突出. 2008—2014年,南河水质维持在Ⅱ类~Ⅲ类水质之间,Ⅳ类、Ⅴ类以及劣Ⅴ类水质有所减少,总体趋于良好;唐白河状况总体较差,水质常保持在Ⅳ类~Ⅴ类,自2013年来,唐白河的水体质量有所好转;小清河水质总体趋向恶化,7年间水质由Ⅱ类~Ⅲ类为主过渡到Ⅲ类~Ⅳ类为主,且Ⅳ类、Ⅴ类以及劣Ⅴ类水质明显增加. 与汉江干流相比,由于唐白河、小清河等支流水量较小、自净能力差,因此汇流进入汉江后,势必形成较大面积的污染带,并对干流整体水质造成负面影响.

图2 2008—2014年汉江襄阳段干流水质变化

图3 2008—2014年汉江主要支流水质变化

3 汉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3.1污水排放与日俱增,处理设施相对滞后

经实地调查,发现支流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工、酿造、造纸、制药、纺织印染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由于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等产生的废水是重要污染源;干流污染则主要来源于支流污染水体的汇入. 据2009—2014年汉江水资源公报、环境质量公报数据统计显示[4]:2013年襄阳境内的主要排污口共76个,其中汉江干流26个、支流50个,大部分污染物由支流进入汉江,部分直排汉江;2014年入河污染物排量达到3.188 2亿m3,较近7年平均排量上升0.6%,其中枣阳、宜城、老河口、南漳、襄州等城市已无剩余COD环境容量. 全市从2009年到2014年污水排量分别为5.044 1亿m3、3.361 6亿m3、4.603 2亿m3、5.134 1亿m3、4.357 9亿m3、4.554 4亿m3,污水排量呈波动趋势,如图4a所示;截止到2014年污水处理率达75.8%,其中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1%,乡镇污水处理显然不足,如图4b所示.

图4 2008—2014年襄阳市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

3.2面源污染广、源多,防范治理效果不佳

面源污染主要由于农业设施、管理方式、技术手段落后,使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等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汉江,加速了汉江水质恶化. 鉴于面源污染难以统计,本研究采用襄阳市农业管理委员会2013年农业信息数据,如表1所示. 从统计结果可知:施用化肥、养殖禽畜、水产养殖等农业、牧业生产活动是汉江襄阳段面源污染主要来源. COD排放以禽畜养殖为主,2013年COD入河量为18900t,占COD总排放量的68.9%;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均以农用化肥为主,2013年氨氮入河量为4365.3 t,占排放总量的61.8%,氮入河量为4365.3t,占排放总量的88.2%,磷入河量为13884.8t,占排放总量的87.3%[7].

表1 主要污染物入河量

3.3水体流速减慢,自我修复功能下降

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能够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也造成汉江水流减缓甚至静态化,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 据襄阳市水利局水利信息网数据显示. 2009年10月24日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正式蓄水后,襄阳段成为崔家营库区,流域面积达13.06万km2,蓄水水位超过62m,库区总容量约为2.45亿m3. 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前,无论汛期和旱期都以较清洁的Ⅱ、Ⅲ类水质为主,Ⅱ类断面占67%,Ⅲ类断面占33%[5];而蓄水后,汛期无显著变化,旱期水质受微生物影响,Ⅱ类断面占55%,Ⅲ类断面占27%,Ⅳ类断面占18%,蓄水后较短时间内牛首和钱营断面的个别监测点粪大肠菌群超出标准限值. 崔家营工程蓄水前后汉江牛首段、北门段、前营段水质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3.4政府部门监管措施乏力,污染行为屡禁不止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整理,结果显示:总体上,公众对汉江水质现状满意度不足的占15%,满意度一般的占54.3%,不满意的占调查人数的25%;同时认为政府的监管力度一般的占调查人数的53%,认为政府监管力度差的高达26%,认为政府监管力度强的仅占5%,尚不清楚政府监管行为的占16%. 问卷结果表明:一方面,政府在汉江水质的保护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多年来缺乏对工矿企业污水直排汉江、河道采砂、河道畜禽养殖、洗衣物、水上餐饮等监管到位;另一方面,政府没有充分调动民众参与宣传、决策、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性,导致民众未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表2 蓄水前后3个断面水质类别比较

图5 襄阳市居民对汉江水质满意程度统计

图6 居民对政府监管力度统计

3.5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缺乏水质保护积极性

在入户访谈、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居民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是导致汉江水质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图7所示. 一方面汉江沿岸许多居民缺乏相应的环保知识,尚未认识保护汉江水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一方面缺乏保护汉江意识,存在江岸堆积固体废弃物、排放生活污水、江边清洗衣物等行为. 大部分居民对汉江水质的现状缺少正确认识,更缺乏保护汉江水质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汉江水质恶化.

图7 水质调查统计

3.6客水水量减少,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中线调水工程实施后,汉江襄阳段客水来量将减少21%~36%,汉江中下游的水文条件会发生很大变化,多年平均流量减少35.4%,流量减至531m3/s;多年平均水位下降0.7m,水位降至60.96m;多年平均流速减小0.17m /s,流速减至0.31m/s. 由于汉江中下游水量、水位不同程度下降,流速减缓,加速水中污染物沉降,降低了汉江水体对中下游居民生活污染物与工农业排放物的稀释和自净能力,调水前后汉江襄阳段水环境容量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 污染负荷不变,河流水质必然恶化,部分断面水质将达到或超过Ⅲ类水质标准,有机污染浓度上升. 此外,“水华”现象将进一步加剧,调水前汉江中下游“水华”发生概率为16.2%,调水后净增15.4%,达到31.6%.

表3 汉江襄阳段水环境容量变化表

4 汉江流域水质保护对策

基于对汉江流域襄阳段水质现状及问题调研,以国家颁布《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及《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为依据,全面提高汉江水污染防治水平,确保“汉江水质安全”,认为改善汉江流域襄阳段水质状况应从污染源头、污染过程、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

4.1把好污染源头关,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遏制汉江干流和支流城市段的水污染,要坚持“集中控制和重点整治”、“治河先治源,治源先治企”相结合的原则,从源头出发狠抓污染源. 专项整治重点污染行业,取缔高污染的“十小”企业,新建、升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防治畜禽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种植结构与布局,综合整治农村环境.

4.2加强立法体系建设,确保水质安全

提高公民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从根本上遏制水质恶化趋势,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制措施,确保水质安全:1)建立并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2)尽快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划分水源保护区,制订水源保护条例. 3)在流域内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放许可证制度. 针对COD污染负荷大的特点,在加强现有点源污染治理和控制新增污染源的基础上,通过兴建排污截流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5)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依法保护生态、依法保护环境、依法治理污染[4].

4.3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强化环境监管

先进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为水环境监管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优化提升水质自动监测站水平,构建汉江襄阳段干支流和交界断面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网络平台,实时在线监控污染排放、污染源变化,获取可靠数据;全面提升环境监测预警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

强化水环境监管制度的执行力度. 提高新建工程项目的准入标准,实施严格的环评审批制度;强制所有工业建设项目切实做好“三同时”工作,建立水污染防治全过程控制;强化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建立取水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制度;切实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治理力度,对违规企业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加大对各类污染事故的责任追查力度;建立综合管理体系,运用多种手段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4.4健全多元化投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1)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汉江襄阳段各市、县(区)政府要加大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配套资金的投入,将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2)运用市场力量,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市场主体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盘活环境存量,实行“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政策,激励企业治污. 3)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污染防治、参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营运,推进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产业化.

4.5实施配套工程,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

加快实施鄂北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自流引水,在襄阳城区周围充库蓄水6 240 万m3,缓解襄阳蓄水严重不足问题,降低汉江襄阳段出现重大水质问题的可能性. 加强汉江襄阳段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形成以崔家营、新集等水利工程的梯级渠化体系,稳定襄阳段蓄水位,综合改善调水工程给汉江襄阳段水质带来的负面影响

4.6完善水管理,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

加快完善以节水为核心,治理汉江为重点,配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汉江流域管理办法. 从控制用水总量、严控地下水超采、提高用水效率、科学保护水资源等方面入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1)实行地下水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规范已有机井建设管理;2)加强城镇节水、抓好工业节水、发展农业节水,积极建设中水回收装置,将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3)完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功能区监督管理并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

4.7强化地方责任,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

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各区域、各部门协调联动,落实从地方到单位的排污主体责任. 建立全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流域内各级政府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制度,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开展自行监测,落实治污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等责任.

4.8统筹水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地方责任

水务一体化即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实现在城镇与乡村、水量与水质、节水与用水、地表水与地下水、防污与治污等问题上监管、治理、规划、调度、配置的统筹;联动“水机制”,构建一套以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水资源为基础、水安全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同时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

4.9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强化社会监督和参与

以媒体为工具,以广大市民为对象,做好“水”舆论宣传,开展一系列“碧水蓝天”品牌形象宣传活动. 首先提高水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定期公布汉江流域内各地水环境质量状况[6];加强环保宣传,进一步增强襄阳汉江的社会影响力和支持力,增强市民维护汉江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加大社会监督,为公众、社会组织提供水污染防治法规政策的培训和咨询,邀请社会团体全程参与重要环保执法行动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调查,培养民众防污意识、节水意识以及水忧患意识;全民行动,树立“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营造“全民护汉”的社会氛围.

4.10美化水域环境,加强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脆弱区修复建设工程,打造沿江城乡绿化网与绿色走廊. 坚持山、水、田、林统一规划,实施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护岸防洪、引水补源、绿化造景、生物防治等工程,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适时采取禁河休渔、封山育林等措施,提高汉江水体自净能力;开展整治汉江河道采砂、打击非法电捕鱼、淘汰更新老旧船舶、强化废油回收、加强水上清漂等监管活动. 改善、美化水环境,充分展现山、水、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把襄阳建设成全国优秀的水生态文明城市.

参考文献:

[1] 张中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中游襄樊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 襄樊学院学报, 2009(2)∶ 29-33, 46.

[2] 许克振. 以“一主两副”战略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N]. 湖北日报, 2011-04-21(13).

[3] 张中旺, 李长安, 胡立山. 南水北调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1)∶ 119-123.

[4] 张中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安全与对策研究[J]. 生态经济∶ 学术版, 2008(2)∶ 307-311.

[5] 孙 辰, 邬红娟. 调水及梯级开发对汉江襄阳段水环境容量影响[J]. 环境保护科学, 2013(2)∶ 9-12.

[6] 张中旺, 周 萍.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襄阳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 92-98.

(责任编辑:陈 丹)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in Xiangyang Section of the Han River: Status Quo,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Zhongwang, ZHANG Yifei, GONG Youhai
(School of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441053, China)

Abstract:Xiangyang is a dynamic region along the middle and downstream area of the Han River. For a long time, the water in both main streams and tributaries of the Han River has been polluted to varying degrees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which inhibi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angyang. Investigation into the water quality of Xiangyang section of the Han River was carried out. It finds that∶ the water condition in this area is still excellent but its development is not promising. The water condition of tributaries has been improved but some reaches have been seriously polluted. Therefore,the 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 aiming at 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 plays a reality-oriented role in the sustainable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Xiangyang.

Key words:Xiangyang section of the Han River;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Water safety

中图分类号:X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4476(2016)05-0053-06

收稿日期:2016-05-12;

修订日期:2016-05-23

基金项目:襄阳市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14039);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DF044); 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课题(2016JDZ001)

作者简介:张中旺(1966- ), 男, 湖北孝感人, 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襄阳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汉江襄阳段水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汉江是襄阳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也是最大的纳污水体. 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和崔家营工程蓄水后,汉江襄阳段流量减少、流速放缓,污染物自净能力大大下降、环境容量锐减,加之尚未解决的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及城市生活污水等问题[1-2],汉江襄阳段的水体质量令人堪忧. 汉江是襄阳的“母亲河”,“汉江水资源”是襄阳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汉江水资源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襄阳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汉江襄阳段水质状况及存在问题,同时结合襄阳市社会经济和水资源保护现状,探讨该区的水质保护和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