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政治课中“素质教育”与“主体性”的关系

2016-07-04周仲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言教身教主体性

周仲华

摘 要:“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质。”思想品德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起定向作用。以道德情感教育原则作指导,在教学教程整体设计中贯穿情感教育的线索,并选择行之有效的育情方法是提高教学整体效益的重要步骤。教学方法多形式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主体性;源动力;情感教育;言教;身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44-01

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人们对人的素质给予广义的界定:“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要求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思想品德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一条教育渠道,要发挥和提高学生的主休性,以促成学生道德内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以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发挥学科特点,找准源动力

思想品德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起定向作用。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同、政治素质以及与这些素质相关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做人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认真研究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在思想品德学科的教材、教程中得到贯彻落实,无疑对加强与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极的推进。

二、进行教学教程的整体设计,选取有效的情感教育办法

以道德情感教育原则作指导,在教学教程整体设计中贯穿情感教育的线索,并选择行之有效的育情方法是提高教学整体效益的重要步骤。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与学生是有情感的主体;教材中包含情感的因素。从情感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学过程中可以看作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而进行的相互间的情感交流、感染的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实施定向培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学全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流程在整个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通常由一些基本步骤组合面成。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来认识和设计。在每个步骤的实施中,教师可以创造许多行之有效的育情方法。如情感引发、情感体验、情感感化、情感投射。

三、优化外部条件,保障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外部条件有各种不届的分类法,本文选取与“知—情—意”系统产生心理作用有关的方式作为分类标准。

情动条件:动之以情,是教育的先导。情是开启学生信息接收系统大门的钥匙。以情激情,是激发道德情感的好办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导(或演讲)必然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优秀作品,动人的故事情节都能使学生爱受到情感的熏陶。

理喻条件:晓之以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道德准则及其执行意义。教师要讲究说理的艺术,以理服人,“心服”就是“理”的内化,采用强制性的压服是不好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内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文以载道”,寓理于学科教学之中,于无形中潜移默化。

榜样条件:榜样在促使道德内化方面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人类优秀分子身上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他们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精神必然产生巨大的震撼。学生周围的好人好事都能构成学习的榜样。

环境氛围条件:除了硬环境外,要有益于 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例如升旗仪式,对场地、设施、队列、服装、鼓号乐、歌声、演讲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构建庄严且富有爱国情感的氛围,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制约条件:我们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疏导方针,但丝毫也不能忽视制约机制的重要性。法制教育、规章制度的管理从另一侧面强化对道德行为意义的认识,对道德内化起了辅助作用。

评价条件:对学生行为予以评价要,既可加深道德认识,增时道德情感,同时又是一种导向和激励,其作用不可低估。评价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学生接触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当重视集体舆论的教育作用,应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予表扬、鼓励。

四、课堂教学注意方法多样化,设计多韦驮面,以调动学生主动性

教学方法多形式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经验表明,学生印象最深的思想品德课,往往是教法多样,使人耳目一新的课。因为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同“深厚的兴趣”有关的。有人说:“兴趣有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发人间奇迹来。”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讲:“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实际上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来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求新”“求异”,心理得到满足。

五、言教加身教,发挥教师表率作用

我国自古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佳言,思想品德课教师职责所在,闻道在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也握有调整和改善这种关系的主动权,因而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身人格力量的发挥和利用至关重要。俄国的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因为学生是“描着”老师的思想和道德行为发展自己,是“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人。我国著名锐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得好:“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坚信,为自己宣传的人物崇敬,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影响学生,以自身做人之本,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素质往往通过教学语言来表现。为此,思想品德教师在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要准确,富有情感。语言多一分幽默,气氛增一分和谐;语言多一分激励,学生增一分信心;语言多一分启发,学生增一分兴趣。这些都无疑有益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言教身教主体性
浅谈在教育中身教大于言传
论思想政治工作中言教与身教的有效结合
言传不如身教——漫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
身教重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