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2016-07-04董志萍
董志萍
【关键词】实践操作 探究过程 问题引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20-01
新课改以来,教师逐渐认识到了教学不再是搭架子、讲排场,而是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上;着力点是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为其终身学习奠基。因此,要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就应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打实每一个环节,让教学的点点滴滴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合作、学会思考,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务实。
一、操作目的要明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打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更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时空,明确操作要求,以释放学生的个性、激活合作的意识,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探索之旅。
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实践操作的目的性——探寻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研究梯形的面积与图形中的哪些量是有着必然联系。“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将继续探究另一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知道是什么图形吗?”“梯形。”“先猜猜梯形的面积计算会与什么有关系?”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小组自然而然地展开交流,在不同的声音中受到更多的信息冲击。“前面我们学习图形的面积都是动手实践总结出来的,今天的研究我们也要动手试一试、做一做,看谁先研究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明确的活动任务,简单的活动要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动手实践:有的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与梯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顺利得出一个梯形的面积;有的则把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通过计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顺利地获得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还有的则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尽管实践方式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发现梯形面积计算的规律。因为活动任务明确、目的明确,所以学生实践操作的指向性更加准确,使操作的时效性也在增强。
二、探究过程要思考
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操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跟进,使学思融合,成为研究问题的核心力量。只有将学生思考纳入到教学设计之中,学生才会深入知识的本质,真正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中,为强化单位的“1”建构与领悟,教师可以先从复习入手,让学生自主利用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创造出一个1/2,使学生明白1/2的意义,感悟到这里是一个物体被平均分。其次,组织学生从几个苹果、几本本子、一桶水中获得它们的1/2,并通过比较两组1/2,使学生感悟到不仅可以把一个平均分,还可以把一群物体平均分,从而有效形成新的感知。第三,引导学生在折纸等活动中体会1/8、3/8、3/4等基本要义,明白单位“1”的真正含义,从而让学生的思考愈加理性,走向成熟。
三、问题引入要精准
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能促进思考的深入,也会让思考更具活力;同理针对性强的问题更能帮助学生切入正题,使思考和学习更加简洁、高效。因此,教师的问题引入力求精准,让学习研究有的放矢,提高有效性。
同样在《分数意义》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相关环节设问精准化,以促进学生对这些环节的领悟与归纳。一是在教学伊始就提出目的明确的问题,给学生最直接的要求,让活动和思考不走弯路,促进学习的高效,促进思维的简洁。二是在引导学生归类一个整体时,教师抛出问题:“观察刚刚获得的一组分数,比较一下,它们和我们的折纸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问题会引领学生再次观察两次活动的过程,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会在比较中发现:前面的是一个个单个的物体,而后面的则是一组物体(8个苹果,6个蘑菇,10张圆片,12根小棒),这样的比较利于学生归纳和提炼出单位“1”,也为科学地总结出单位“1”提供直接的素材。三是引导归纳概念过程中提出针对性问题:“通过这两大组分数由来的比较,你认为什么是单位‘1?”“你能根据对它的理解,总结一下分数的意义吗?”问题指明了思考的方向,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要打造一节高效的、有趣的有活力的数学课堂,教师要精心谋划问题设计,并能在最佳的节点上抛出来,引发学生关注,促进学习思考,让数学学习更具智慧,更具理性,让数学课堂更加务实。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