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实施分层优化钳工实训教学研究
2016-01-29李焱
李焱
摘 要: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等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个体差异。只有改革实训课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合理分层,形成良好的达标小组,并针对差异,做到实习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实习评价等方面的分层,才能缓解学生多方面的差异,实现技能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中职;钳工实训;分层教学;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G718.2;G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3-0051-01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源品质大幅下降,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能动性的差异明显增大。在中职钳工实训课教学中,如果仍然采用同一张图纸、同一个考核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那么是无法顾及各层次学生的差异现状的,容易导致接受快的学生“吃不饱”,接受慢的学生“受不了”。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教师应积极改革实训课教学模式,变固定式教学为动态式教学,实施分层分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一、针对差异,实习教学目标分层
毋庸置疑,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等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个体差异。要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首先就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包括接受能力和技能两方面)进行合理分层,并做到实习教学目标分层,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对于技能水平较弱的学生,应降低起点,可以采取逐步分解的方式,由浅入深,形成梯度式目标。对于接受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进行高精度、难度的加工练习,解决他们“吃不饱”的难题。例如,平面锉削练习中,对于“将长方体毛坯件对半锯开后锉平”这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锉削面的平面度设定几个不同的目标值:未到预定一半时间完成的技优生,要求其锉削面质量达到最高水准,无任何缺陷,锉削面的平面度达到0.04mm,要求表面锉痕能够做到沿纵向整齐一致;对于技能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则要求平面度达到0.06mm,锉痕沿纵向分布;而对于技能水平偏弱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放宽要求,锉痕呈一定的方向即可,平面度可放宽至0.08mm,并重点监督。通过项目目标的梯度控制,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避免因为学生个体能力的不同而对实训进度造成的影响。
二、以生为本,实习教学过程动态分层
钳工技能以手工加工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技能的能力要求高。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中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解决好、中、差各层次学生的动静支配的矛盾,在讲授、练习、辅导、巩固、讨论等教学程序中都能体现分层教学形式。比如,把实习教学分为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实习选修提高阶段这三个层次,形成“会——懂——精”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安排上,做到分类讲授 ——集体讲授——分类指导——分类练习——集体归纳,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暴露的加工工艺和测量方法及尺寸控制方面的困难程度,及时调节教学节奏和教学目标意识。同时,要求教师做好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对差生应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从工艺加工践线、测量方法等进行讲解、演示,引导学生在不断思考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中等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和点拨,重点强调加工中的测量方法和加工精度较高的练习件的加工方法。而对于差生,则主要辅导他们的单项练习,重在提高速度。
三、实习考评分层
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实施分层评价,这是保障分层教学能够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一步。钳工实习考试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准进行统一命题,做到一套题四个评分标准,即及格、中等、良好和优秀的评分标准。以“骰子块的加工”为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评分标准:
每一个模块都有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只有达到该项目模块总分60%以上的学生,才能进入下一项目模块的实训阶段。在评价过程中,对于中低层次的学生应给予激励评价,寻找其闪光点,既肯定其进步,又指出其不足之处。对于自信心强、接受能力强的技优生应激励其迈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结束语
通过分层次教学,较好地解决了接受快的学生“吃不饱”,接受慢的学生“受不了”的传统教学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显现,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分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化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邓红华,任艳萍.分层及差异教学在钳工实训中的实践应用[J].职业教育,2015(03).
[2]朱达新.对中职机械钳工专业实习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河南教育,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