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添”语文课堂的趣味儿

2016-07-02吴慧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趣味语文课堂笔者

吴慧玲

趣味,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兴趣绝不是凭空地强调语文重要,而在于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

那么,怎样给语文课堂增添趣味呢?

1. 巧创情境添情趣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身心投入,需要情绪的高涨,情感的激动,需要文思飞扬,需要跃跃欲试。富有情境意味的教学设计往往会带来令人神往的情趣,巧妙的情境设置往往能将学生带入到一种假设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带入到一种假想的真实情景之中,通过渲染氛围,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灵动的语文学习活动。

笔者执教何其芳的散文诗《秋天》时,先播放《秋日私语》的乐曲。课堂上,同学们静静地倾听着,音乐悠扬,而他们的情感、思维却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了美好的秋天。音乐结束,笔者问道:“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优美的秋天的旋律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举手,有的说:“看到了洁白的云朵在蓝色的天空中飘荡。”有的说:“听到了鸟儿在林间在欢乐地歌唱。”有的说:“似乎闻到了果园里果子成熟的甜美的香味。”同学们就这样兴趣盎然地走进了秋的世界。这样的情境设置极富有生活情趣,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悄然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而且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美丽文字世界里尽情遨游。

优美的音乐、动情的演说往往是教师易用、也常用的设置情境的方式。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真可谓丰富多彩,有场景假定、情节表演、配乐朗诵、角色演读、假定身份、情境对话等方法。

通过情境设置增添课堂情趣的手法,可以因文制宜适当地运用在童话、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神话及故事传说中。如果学生能随文入境,因境生趣,因趣生感,感中有得,那我们的语文课该是怎样的生动活泼而又扎实有效,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的又该是怎样愉快真实而又诗意的生命感受。

2. 巧读课文添智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语文学习是求知、求智、求趣、求美的活动。如何求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资源,使学生享受探索语言文字规律的一份智趣。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精选的语言现象。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沉淀着丰富的知识板块,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感人的艺术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教师要将自己对教材研读所得,用艺术性的方法或手段进行艺术性的处理和运用。灵活巧妙地运用课文,引导学生于平常之处读出蕴含其中的奇崛风景,往往能使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感受到语言文字规律别有洞天的神奇感和美妙感。

笔者在执教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时,并没有仅仅将课文的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材料处理,而是把这篇文章的第4段“活用”为叙事类优秀范文,把它视为初一学生必须习练的一种基本构思形式向学生讲析。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得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赏析课文第4段,然后在学生的发言上进行升华,指出这一段美在叙述简明,描写细腻,感受真诚,更美在思路明晰。它在行文思路表现为先叙说事情,然后就对叙说事物进行细腻的描写,接着描绘自己看到此物之后的心情,继而引发感叹,以抒情性的议论作结。这是一种小巧的、生动、严整的章法形式,不仅可用于写段,而且可以用来写篇,是一个易于模仿的叙事类文章的典型范式。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叙说事情)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描写事物)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得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表达感受)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议论抒情)

在学生的恍然大悟中,笔者又指出,其实文中所写的第一件观看柚子的事情,也是以这样的思路叙写出来的。学生当然就会去文中验证,他们沉浸在字里行间的规律得到验证所带来的乐趣中。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寻求、开发和利用课文中适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如果我们能活用教材,那无疑是真真切切、扎扎实实地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天地里探索着语言文字的密码,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充满智慧和趣味的。

3. 巧设活动添理趣

孔子早就强调读与思的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人如果不会思考,生命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如果在语文课堂上能得到某种理的启迪,使人越学越聪慧,越来越变得心明眼亮,这样的语文课符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了他们的求知饥渴,因而学生也就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了。

我在执教《捅马蜂窝》时,扣住文本质疑点设计了一个思辨活动,抛给学生一个两难问题:“文中‘我捅掉了马蜂窝结果产生愧疚心理,可不捅掉马蜂窝,爷爷奶奶既欣赏不了美景,又觉得闷,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此问题一出,教室里炸开了锅,学生在下面激烈争论,各抒己见,都希望找到一个两全之策。有两个小组的建议给我印象深刻,一个组说在窗户上装上纱窗,这样既可透气,又可防马蜂蜇,另一个组的办法更是有创意,只要自己不主观上把马蜂当敌人,直接打开窗子又何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学生在这样的唇枪舌战中,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充满理性思辨的趣味。语文课中巧妙地设计这样一个思辨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了质疑精神和探索意识,而且有了理性思考的基奠之后,学生再一次对语文文本的学习产生情感升华,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一首著名的哲理诗,该诗自问世以来就倍受称赞,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笔者在执教这一首诗歌时,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诗歌意味分析”这一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写一句精警的话来点破这首诗的含义。指令一下,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每一位同学又重新带着极其专注的神情再次阅读诗歌,然后静心思考这首诗给他们带来的人生感悟。如果说之前的朗读和品析环节让他们感受更多的是诗歌语言形式、形象、情感等感性的美,而这个活动的设置则将他们带入了更为深沉的理性思考。这个活动中学生们的回答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有的说“生命就是旅程。”有的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有的说:“人生事业无法重来。”也有的说:“未知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言是美丽的。”虽然每一个同学感受有所不同,但这一句话的创作一定会在他年少的心灵击起了层层涟漪,从而引发了他对人生、对生活理性的思考,而思考必定能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因而能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快感。

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能随文巧设活动,激发学生理性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课堂就不仅表现出一种美感,更表现出一种深度,能带给学生一种独特的审美经验。

4. 巧用学情添谐趣

给语文课堂添趣味,利用生活实例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将生活化的事例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在课堂上因时制宜地加以运用,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诙谐、幽默的效果。

执教《送东阳马生序》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对文题中“生”一词意思的理解,笔者首先提醒学生注意课文注释中对“生”字的解释,“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然后就以班上李博晓和张之涵同学进行示例,如果在古代,长辈就会分别把他们称作李生、张生。被提到的李博晓和张之涵同学与班上其他同学会心一笑。然后,我故意装着很为难的样子问他们:“唉,就是不知道人们怎么称呼花少木同学了?”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然后齐呼——“花生”。大家的笑声中,笔者又提醒大家,就是在现在的语言环境中,我们也常常运用“生”这样称呼。于是一个陈姓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他爸爸的电话本上就有许多以“姓+生+电话号码”这样的记录,而爸爸在生活中给别人留联系方式时,也常常用“陈生”来称呼自己。本来初中学生往往觉得文言文的学习是复杂而无趣的,而送《东阳马生序》又是一篇较长而且生字词较多的文章,但因为课堂上的这一个“生”字词义的理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这种新鲜的刺激生动活泼,学生们在幽默趣味的感染下,自然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使本来无味的古文学习变成一种享受,因而能产生显著的教学效果 。

如果教师能恰如其分地结合学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解释生活的现象,可以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的领悟,在良好的气氛中,引起宽松愉悦的心理共鸣,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一次随堂默写中,我们班卞星谚同学将诗句“欲辨已忘言”的“辨”字错写为“辩”字,笔者故意装着很遗憾的样子,叹口气说道:“唉,可惜我们卞星谚同学姓‘卞却不知道‘辨怎么写呀?”正在大家开心一笑的时候,笔者又故意问袁建炜同学:“你不姓‘卞怎么也写错‘辨呢?”袁建炜连忙大声说:“老师,我不姓‘卞怎么会分辨呢?”课堂上顿时笑声一片,笔者顺势接上一句:“谢谢建炜同学提醒我们,‘欲辨已忘言的‘辨就是‘分辨的‘辨呀。”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还曾拿学生们热追的《爱情公寓》中男主角对女主角真情表白的台词,讲过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区别;也曾拿他们平时调侃自己父母唠叨的素材,讲反复手法的作用;也曾就某两个心性开朗却高矮、黑白、胖瘦均有着明显差别的学生为例子,讲对比手法的特点;也曾以他们的姓名为例子,讲中国的姓、名、字、号的区别;也曾以《福尔摩斯》中一个精彩片段为例,讲小说的伏笔技巧;还曾以学生的个人信息为素材写文言句,讲古代判断句式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语文教学资源库,每一次因时制宜的利用,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德国著名学者海因·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教师通过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教学、对教师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学语文,乐学语文, 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来。

以上的做法只是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增添趣味的一点尝试。能为语文课堂增添趣味的方式方法远不止如此,只要教师用心去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语文课堂都能别开生面,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就一定会觉得语文课是快乐的、有趣的,语文课堂也会成为他们喜欢的课堂。

参考资料:

1.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广东人民出版社。

2.王君《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谭邦和《在文学与文化之间》,湖北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趣味语文课堂笔者
老师,别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