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肉牛新类群0~6月龄生长发育性能研究
2016-07-02桑国俊保国俊郭海龙容维中邱忠玉漆武平
桑国俊,保国俊,郭海龙,王 珂,容维中,邱忠玉,漆武平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 平凉 744000)
陇东肉牛新类群0~6月龄生长发育性能研究
桑国俊,保国俊,郭海龙,王珂,容维中,邱忠玉,漆武平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 平凉 744000)
摘要:本试验对南德温牛、红安格斯牛与陇东黄牛杂交一代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6月龄南本F1、安本F1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速度、适应性、经济效益等方面,比陇东黄牛均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陇东黄牛;新类群;生长发育
养牛业是陇东地区农村经济重点支柱产业,其经济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30%~50%,是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在近20年狠抓肉牛产业的基础上,陇东地区养牛业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带动了一批养牛骨干,养牛业基本摆脱了传统的养牛方式和生产目的。从当前养牛水平看,已充分发挥了现有黄牛改良措施、肉牛育肥技术和产品流通渠道的良好作用达到了较高水平,并且长期以单一品种如利木辛等作为父本进行杂交,以现有模式进一步发展养牛业的空间已不大,迫切需要将养牛业尽快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本研究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当地养牛习惯和肉牛业发展的需要,在陇东区域引进新的肉牛品种南德温牛和红安格斯牛的冻精,以平凉市崆峒区、灵台县、泾川县、崇信县和庆阳市宁县为示范区,开展了用南德温牛和红安格斯牛杂交改良当地黄牛的研究工作,对其杂一代牛生长发育性能进行了测定。本文仅报道0~6月龄的生长发育资料。
1试验材料
南德温牛细管冻精由平凉市畜牧渔业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红安格斯牛细管冻精由庆阳市宁县畜牧草业工作站。陇东黄牛为当地良种肉牛。
2试验方法与测定项目
利用试区已有的家畜改良站,选择发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膘情中等的陇东黄牛用南德温牛和红安格斯牛细管冻精进行人工授精(AI)并详细记录,主要指标有公牛品种、母牛品种、户主、AI日期、AI次数、妊娠状况、预产期和难产情况等,根据上述记录跟踪测定生长发育性能。根据AI记录和预产期跟踪检查与配母牛的产犊情况,犊牛出生后于0~3天进行初生体尺体重测定,测定指标为体重、体高、胸围、体长(带尺)、腿围和管围等6项;6月龄体尺体重依据出生日期定期测定,测定指标为体重、体高等16项。测定资料用SPSS15.0软件统计分析。
3测定结果
3.1陇东黄牛、南本F1和安本F1初生体尺体重
3.1.1陇东黄牛、南本F1和安本F1初生公牛(♂)体尺体重依据预产期、跟踪核对和反馈信息及时测定初生时的体尺体重,为了统计比较,本文中均选择早期测定的30组数据样本进行分析。试验牛公牛初生体尺体重及其对比分析见表1。表1统计分析资料表明,三个组合的5大体尺体重差异比较明显,南本F1高于安本F1,安本F1高于陇东黄牛。其中南本F1的体重显著高于安本F1(26.33%,P<0.01)和陇东黄牛(77.21%,P<0.01),安本F1显著高于陇东黄牛(40.28%,P<0.01)。其余各项指标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表1 陇东黄牛、南本F1、安本F1公牛(♂)体尺体重 头,kg,cm
(注:凡是用一个相同字母者表示两均数差异不显著,无相同字母表示者为差异显著。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下同)。
3.1.2陇东黄牛、南本F1和安本F1初生母牛(♀)体尺体重试验牛母牛初生体尺体重及其对比分析见表2。统计分析表明,三个组合的5大体尺体重差异比较明显,与公犊一样,南本F1高于安本F1,安本F1高于陇东黄牛。南本F1的体重显著高于安本F1(42.57%,P<0.01)和陇东黄牛(104.27%,P<0.01),安本F1显著高于陇东黄牛(43.28%,P<0.01)。其余各项指标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表2 陇东黄牛、南本F1、安本F1母牛(♀)体尺体重 头,kg,cm
3.2陇东黄牛、南本F1和安本F16月龄体尺体重
3.2.1 陇东黄牛、南本F1和安本F16月龄公牛(♂)体尺体重试验牛母牛初生体尺体重及其对比分析见表3。
表3统计分析资料表明,三个组合公牛的16大体尺体重差异比较明显,南本F1高于安本F1,安本F1高于陇东黄牛。各指标中最重要的是体重和体高。南本F1的体重显著高于安本F1(5.17%,P>0.05)和陇东黄牛(70.36%,P<0.01),安本F1显著高于陇东黄牛(61.99%,P<0.01)。南本F1的体高显著高于安本F1(2.69%,P>0.05)和陇东黄牛(13.90%,P<0.01),安本F1显著高于陇东黄牛(10.92%,P<0.01)。其余各项指标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3.2.2陇东黄牛、南本F1和安本F16月龄母牛(♀)体尺体重试验牛母牛6月龄体尺体重及其对比分析见表4。统计分析表明,三个组合的16大体尺体重差异比较明显,与公犊一样,南本F1高于安本F1,安本F1高于陇东黄牛。各指标中最重要的是体重和体高。南本F1的体重显著高于安本F1(20.21%,P<0.01)和陇东黄牛(70.54%,P<0.01),安本F1显著高于陇东黄牛(41.87%,P<0.01)。南本F1的体高低于安本F1(-2.23%,P>0.05)、显著高于陇东黄牛(6.47%,P<0.01),安本F1显著高于陇东黄牛(8.89%,P<0.01)。其余各项指标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表3 陇东黄牛、南本F1、安本F16月龄公牛(♀)体尺体重 头,kg,cm
表4 陇东黄牛、南本F1、安本F1 6月龄母牛(♀)体尺体重 头,kg,cm
4分析讨论
各项试验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进的南德温牛和红安格斯牛对陇东黄牛的遗传改进效果比较理想,其杂种一代发育良好,具有比较明显的改进效果。具体对比分析如下。
4.1增重改进效果分析
对各组合增重进行综合分析,其结果详见表5,结果表明:
①性别差异。各组合0~12月龄段的增重效果以公牛为好,母牛次之。
②组合差异。整体增重南本F1大于安本F1,安本F1大于陇东黄牛。
③阶段差异。0~6月龄阶段,南本F1和安本F1增重大于陇东黄牛,6~12月龄阶段,南本F1增重大于安本F1,陇东黄牛公牛大于南本F1和安本F1,母牛则相反。
④日增重。各阶段的日增重不一致,0~6月龄阶段增重效果最好,6~12阶段较低。从组合看,最后一阶段中,安本F1的日增重反而降低,陇东黄牛的日增重回复较快。
表5 各组合不同阶段体重和日增重 kg
4.2体尺改进效果分析
各组合不同阶段的体尺综合分析表明,其结果与增重相似,也表现出性别差异、组合差异和阶段差异。0-6及6-12月龄阶段均以南本F1和安本F1较大。
4.3国内同类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红安格斯牛引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早,南德温牛是我国近年才引进和推广的一个肉牛品种,二者均以红色被毛为主要特征。现将陇东肉牛新类群各组合的资料与国内同类研究予以比较,以便能更好的反映出本项目核心群牛的生长发育特点。表6、表7和表8是国内其他省份用南德温牛改良当地黄牛的资料,表9是用红安格斯牛改良当地黄牛的资料。对比陕西省、青海省和四川省的南杂一代牛资料,本试验测定获得的南本F1各项体尺体重数据,略高于青海省和陕西省测定的指标,显著高于四川省测定资料。
表6 青海南本F1与本地牛不同月龄体重 kg
表7 青海南本F1与本地牛不同月龄体尺 cm
表8 四川南本F1与本地牛不同月龄体尺(cm)体重(kg)
表9 青海安本F1与本地牛不同月龄体尺 cm
将青海省和陕西省不同阶段的安杂一代牛与本试验的安本F1牛资料进行综合比较,本项目的数据显著高于青海省测定资料,但与陕西省测定数据比较时存在在体尺数据比较高的情况下,体重却低于陕西资料,说明项目核心群牛的饲养管理水平不及陕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5小结
综上所述,南本F1、安本F1牛初生阶段的生长发育性能良好,主要表现在初生重比陇东黄牛提高72.31%~80.79%,16.45~16.70kg。由于初生重提高,体型明显增大,其它体量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后期充分发挥肉用性能,提高个体产肉量抢得了先机。仅就体尺体重方面而言,本研究体现出以下特点。
5.1出生-12月龄阶段
南本F1的体尺体重高于安本F1,安本F1高于陇东黄牛。此阶段2个杂交组合的指标显著高于陇东黄牛。
5.2省内同类研究
与省内同类研究比较,本研究测定的数据高于高于早期测定的指标,但与大型肉牛品种如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荷斯坦牛、利木辛牛等相比,实验中的3个组合不占优势。
5.3国内同类研究
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项目指标高于青海省的测定资料,但低于陕西省的测定资料。
总之,通过本项试验测定,系统掌握了南本F1、安本F1和陇东黄牛0-6月龄的生长发育情况,并通过与省内和国内同类试验结果的比较,表达出了本试验研究的水平,为陇东肉牛新类群选育和提高提供了详实资料。
参考文献:
[1]杨瑞基,杨建春,李国强,等.不同杂交组合肉用牛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试验[J].中国草食动物,2003(6):20-22.
[2]王建安,尹万林.安格斯牛、和牛改良秦川牛育肥效果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10,5(29):76-77.
[3]莫延新.安格斯肉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分析[J].畜牧与兽药,2010,7(42):40-42.
[4]胡常红,皮志媛.南德温牛、红安格斯牛与中国荷斯坦牛杂一代效果观察[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4,1(34):73-74.
[5]马利军,赵益元.南德温牛改良四川宣汉牛效果调查报告[J].黄牛杂志,2002,2(28):51-52.
[6]甘肃省黄牛转化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课题组编.甘肃省黄牛转化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论文集[J].甘肃畜牧兽医,1991,增刊011.
Study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0-6 Month Longdong Cattle New Taxa
SANG Guo-jun,BAO Guo-jun,GUO Hai-long,WANG Ke,RONG Wei-zhong,QIU Zhong-yu,QI Wu-ping
(Gansu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ResearchInstitute,PingliangGansu744000)
Abstract: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formances of Hybrid F1 between South devon and Longdong cattle, Red angus ×Longdong cattle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ze appearance, growth speed, Adaptabili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Hybrid F1 between South devon and Longdong cattle, Red angus ×Longdong cattl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Longdong cattle.
Key words:Longdong cattle; new taxa; growth and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5-10-18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陇东肉牛新类群选育》项目,1002NKBL024
[作者简介]桑国俊(1963-),男,甘肃临洮人,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中图分类号]S 81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2-0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