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丰麋鹿保护区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初报

2016-07-04任义军解生彬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野生动物

沈 华,刘 彬,任义军,解生彬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 盐城,224136)

大丰麋鹿保护区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初报

沈华,刘彬,任义军,解生彬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 盐城,224136)

摘要: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中东部的大丰市境内沿海滩涂,为典型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丹顶鹤以及湿地生态系统。2010起,该区以“江苏省大丰国家级野生动物监测站”为平台,对区内野生鸟疫源疫病进行监测,包括日常监测、禽流感重点防控等,有效地获得区内鸟类资源相关情况,降低了禽流感等疫源疫病爆发的风险。

关键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禽流感防控

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2 667 hm2,建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麋鹿及其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根据相关文献,保护区内有鸟类315种,兽类12种,两栖爬行动物12种,鱼类156种,昆虫599种,植物500种,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在动物区系上,保护区属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地带,这里无高山阻挡,地势开阔,是南北鸟类迁徙过境、中途停歇的重要区域。

自2010年1月保护区成立了国家级的“疫源疫病监测站”,开展野生鸟类的疫源疫病监测工作,通过对区内的鸟类种类、数量、分布进行调查,及时发现死亡的个体,分析死亡原因,采集鸟类的各种样品,检测禽流感病毒携带情况,为准备控制野生鸟类疫源疫病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1鸟类疫源疫病监测

1.1监测时间

保护区的气候条件处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段,动物区系地跨古北界和东洋界,广阔的平原,富饶的生境孕育了极高的鸟类多样性。

为有效监控候鸟疫源疫病状况,保护区自2010年1月开展鸟类监测工作,按照固定样线对区内的鸟类种类、数量、分布生境、多样性进行长期监测,同时记录样线内鸟类种群健康状况,监测的样线如下图:

图1 鸟类疫源疫病监测样线分布(红色线)

2010~2013年的1~12月,每月每条样线调查1~2次,调查时间为上午6:00-10:00或者下午14:30-17:30。

1.2监测地点及生境

监测地点见图1,监测生境类型包括互花米草草滩、白茅、荒地、阔叶林、狼尾草、农田和池塘等典型生境。

1.3监测方法

以常规样线法为主,尽量选择标志性生境,记录样线两侧各25m范围内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遇见频次等。同时记录鸟类死亡个体种类、数量等。

2监测结果

2.1鸟类种类

从鸟类种类上分析,以2012年份的鸟类种类最多,2011年和2010年鸟类种类次之,2013年鸟类种类最少。

图2 鸟类种类年份变化

2.2鸟类数量

从鸟类数量上分析,以2010年鸟类数量最大,2013年和2012年数量次之,2011年的鸟类数量最小。

图3 鸟类数量年份变化

2.3鸟类死亡种类

从鸟类死亡种类上分析,以斑嘴鸭、绿翅鸭和喜鹊等比较常见,但是死亡数量不大(不超过10只),且发现死亡个体时间以冬季为主,地点以水塘边和道路两边为主。

3鸟类禽流感H7N9防控排查

3.1采集样本送检

为及时监测禽流感对候鸟影响,尽量降低禽流感带来的风险,2013年3月份,保护区成立H7N9禽流感防控领导小组,在特殊时期,增加防控禽流感病毒的力度,确保区内野生鸟类栖息安全。5月,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局的统一部署下,保护区按照要求,积极开展候鸟禽流感排查工作:组织保护区技术员6人,分成3组在3个放养区进行候鸟样本采集工作,共采集400个样品,包括鸟类粪便、羽毛和蛋壳、尸体等。采集样品及时送至盐城市疾控中心国家禽流感监测实验室,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盐城市疾控中心检验报告单显示,呈阴性。

3.2网上直报

保护区监测站坚持疫源疫病网上直报,每月定期上报鸟类监测数据,并按要求对保护区死亡的鸟类的死因进行初步分析,排除禽流感等传染病隐患。

4疫源疫病监测的相关措施

4.1培养疫源疫病监测技术人员

为更好地开展疫源疫病工作,保护区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疫源疫病监测培训班,学习野生动物基础知识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相关知识。积极培养年轻大学生野外鸟类鉴别技术,定期对区内常见鸟类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实践观,不断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水平。

4.2加大疫源疫病监测资金投入

为加强保护区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切实提高监测效率,保护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加大设备投入资金。保护区投入数十万元,购置望远镜、数码相机、水质分析仪和解剖工具等设备,保证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疫源疫病监测的效果。 二是加大宣传投入。为了提升公众对禽流感等传染性疫病的防疫意识,保护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投入专项宣教资金,在门户网站、周边社区开辟专栏,发放疫源疫病知识手册、制作宣教片、展板等,向游客和公众宣传疫病防治基本知识,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志刚,丁玉华.2011. 大丰麋鹿与生物多样性.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刘彬,丁玉华等. 2010. 大丰麋鹿保护区冬季鸟类群落特征. 野生动物,31(4):192-196.

[收稿日期]2015-10-18

[作者简介]沈华(1963-),男,江省大丰人,大专,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麋鹿科研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dfsh168@126.com

[中图分类号]S 851.3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2-0126-02

猜你喜欢

野生动物
公益广告
——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的魅力与野性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公益广告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