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剧的兴衰与革新
2016-07-02黄红军
文 黄红军
谐剧的兴衰与革新
文黄红军
四川谐剧创始人王永梭表演第一部谐剧《卖膏药》
谐剧特色鲜明,表现力惊人。优秀的作品、生动的表演、观众的掌声是它繁 荣的根本;反之,没有作品、没有演出、没有观众,它就走向沉寂。
谐剧采百家之长,背负使命,为时代而生。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革 新的脚步,但万变不离其宗,丢掉了谐剧的灵魂,就不再叫谐剧。
网络数字时代,谐剧的表演传播需要与时俱进。但创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没 有贴近时代,反映人民群众喜怒哀乐的优秀作品,没有将这些作品生动演绎的优 秀演员,一切都是空谈。
谐剧是一门新兴的、特色鲜明的表演艺术,在它不足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曾有过两次兴旺。从1990年代起,由于种种原因,谐剧长时间处于沉寂。为了使谐剧振新繁荣,四川曲艺界几度出手:举办谐剧精英人才培训班、四川谐剧精品展演、个人谐剧专场以及研讨会。面对沉寂,有人反思,有人探索,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提出了一个意见不同的问题:谐剧是否需要改革创新?有人认为不能改,谐剧的精髓就在于“一人独演,独演一人”,改了就不叫谐剧了。主改者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为了让谐剧更好看,能吸引到观众,舞台上有几个人演不重要,灯光、音响、布景、道具,甚至伴舞都可以应用,只要谐剧的精髓还在,它就还是谐剧。说得都有道理,但谐剧何以兴,又为何衰?本文想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人独演”是谐剧的“形”,寓庄于谐才是谐剧的“根”在四川省第二届少儿曲艺大赛期间,一位小演员在回答记者“什么是谐剧”的提问时脱口而出:一人独演,独演一人。近年来在和川内的谐剧演员接触时不止一次听人说:谐剧不好演。不好演的原因也在于“一个人”,台上没有多余的道具、布景,也没有配角帮腔打掩护,观众的目光全落在一个人身上,演得不到位,就砸了。著名曲艺编剧严西秀老师,作为谐剧第二代传承人中的重点作家,一生笔耕不辍,写了不少谐剧,在《谐剧创新的思考与实践》一文中他说:谐剧不创新就不能发展。严老师算是谐剧发展史上的改革派。他又说,谐剧的本质特征是“虚拟交流”。这可是他经过认真思考并在创作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之谈。虚拟交流准确地说仍然是谐剧独特的表现形式,指演员一个人在舞台上通过语言和形体上的动作,与剧情中有,但没出现在舞台上的人物进行交流。实际上还是“一人独演”另一种表述,仍然是“形”,当然也是谐剧鲜明的特色之一。谐剧的根本是什么?斯人并未走远,谐剧的历史尚不足百年,创始人王永梭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1985年出版的《王永梭谐剧选》一书的最前面,王老师在《谐剧简说》一文中对谐剧的历史、谐剧的特点、谐剧的创作和表演都作了简单而明确的说明。对于谐剧的历史,王老师说得简略,主要讲述了他从1939年冬天在川南合江县城的一次晚会上表演第一个谐剧《卖膏药》起,到1949年解放前夕,一共积累了22个谐剧。解放后,作为专业谐剧演员,他受到党的教育,学习了“延讲”,思想上受到极大启发,于“文革”前先后创作了《在火车上》《打百分》《求雨》等谐剧作品。其时,国内曲艺界已经关注到谐剧的优点和特长,纷纷学习,热情创作,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都有不错的谐剧新作。改革开放以后,王老师四处办班,传授谐剧创作、演出经验,省市曲艺团也都有专业的谐剧演员,他由此预言“谐剧的春天真正到来了”。基于此,他在文末还专设一章,讲述谐剧的创作和表演经验。
涂太中编演的《碰碰车》
《谐剧简说》一文中,“谐剧的特点”是重点。文中王老师虽没有明确给谐剧下个定义,但他一开始就指出:谐剧不像北方的单口相声,也不像上海的独脚戏,甚至和20世纪30年代末四川出现过的“单簧”也大不相同。为了讲明白谐剧的特点,王老师一共分了五点来谈。首先肯定这是一个人演的戏,着重一个“演”字。其次讲谐剧中的三种人物:看得见的人、看不见而又看得见的人和看不见的人。第三讲道具的四个作用。第四讲化装、服装和小道具。第五部分只有一个字——谐。我认为这一个“谐”字,才是谐剧的根本所在。王老师说,谐剧既有悲剧式的,也有抒情的,但其基调都是诙谐。诙谐就是笑,同喜剧、漫画、讽刺诗、幽默小品一样,都是以笑为手段,运用讽刺、幽默、夸张、对比来揭露和抨击一切落后的事物和思想,从而曲折地肯定什么是先进和美好的。为什么要以博笑为手段呢?王老师说,笑是个武器,对敌狠,对友和。表里不一产生笑,怪诞反常产生笑,误会巧合产生笑,机械重复产生笑,强烈对比产生笑,一切下品的性格(思想)揭露出来都可以产生笑。在重庆曲艺家协会于1992年出版的《谐剧文论》一书中,专家学者们进一步总结出: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用诙谐和笑作武器,揭露和抨击一切落后的事物和思想,从而曲折地肯定什么是先进和美好的,这才是谐剧成功的根本。谐剧采百家之长创新而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革新的脚步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从无到有的创始过程。回顾谐剧的历史,也不例外。王永梭老师于1939年创作演出的第一个谐剧时,谐剧并不叫谐剧,而是叫小戏、小节目。谐剧这一名称是到了1943年才得以确认,王老师说取诙谐、和谐之义,按字面上讲就是一种诙谐的戏剧。1943年毕业于国立江安戏剧专科学校的王老师正经八百的科班出身,熟知斐尔丁、亚里斯多德、莫里哀、莱辛,与夏衍、曹禺、郭沫若、吴祖光、陈白尘等知名剧作家同时代,在抗战敌后(包括解放区)独幕剧、街头剧、多幕话剧、新歌剧等创作演出欣欣向荣的背景下,他是如何想到并成功创立了谐剧这种全新的表演艺术形式的呢?
首先,谐剧是“剧”的一种,侧重“演”是它与以抒情为主的唱曲,以叙事为主的评书等曲艺形式的区别所在。王老师创作演出《卖膏药》时,还没有考进江安国立剧专,但其时蓬勃上演的各种戏剧无疑感染了他。《卖膏药》既没有用小说、故事的形式,也没有用散文、诗歌的形式,而是被称为小节目,并由他本人亲自登台演出,说明它是供演出创作的脚本。1940年考入江安国立剧专后,曹禺、田汉、宗白华、赵元任、梅兰芳、程砚秋、陈白尘、叶圣陶、吴祖光、洪深等著名戏剧家在此云集任教,这对爱好戏剧创作和表演的王永梭,影响无疑是厚重而且深远的。在校系统学习中外戏剧理论、作品、表演的同时,王老师分别在1942年、1943年创作了《扒手》和《赶汽车》两个节目,并在1943 年7月把他创作表演的这些既不同于单口相声、独角戏、单簧,也与当时流行的独幕剧、街头剧、 秧歌剧不同小节目正式命名为“谐剧”。
从谐剧的诞生过程、王永梭老师的创作实践以及谐剧的名称、特点均可看出,谐剧脱胎于戏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虽然王老师说谐剧与同是一人独演的单口相声、独角戏、单簧不大相同,但谐剧在创作表演过程中从这些姊妹艺术形式中吸取、借鉴幽默风趣的说唱表演元素这一点也是肯定的。在1991年召开的全国首届谐剧艺术理论研讨会上,更有学者就谐剧的“一人独演”从中外戏曲的发展史中寻根,指出最早的戏曲都只有一个演员,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优”,就是一个演员在国王面前讲笑话、提意见,既娱乐又劝诫。唐代演员增至两人,命名为“参军戏”,到宋代才发展成为生、旦、净、末、丑多角色的“杂剧”。专家们指出,谐剧从话剧、戏曲、相声、评书,以及独脚戏,乃至电影、小说中都吸取了养料,把诸多艺术形式的某些特点和优点有选择地融汇到自己之中,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在戏剧大师辈出,创作演出均很红火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王永梭老师作为一名青年学子,能在继承中创新,所以才和谢晋、凌子风、夏天、张瑞芳、冀淑平等人一起,成为了江安国立剧专14年培养的1000多名戏剧人才中的佼佼者,名垂史册。那么,王老师为何要坚持谐剧“一人独演,独演一人”这一铁律,并且要求舞台、道具、服装、化装尽量简单呢?
我想这既是谐剧作为文艺轻骑兵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年轻的王老师当年在高手林立的戏剧界独辟蹊径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你想王老师当年一个人写,一个人演,没有服装、道具、舞美班子,估计排演经费也充足不到哪里去,哪里能够大投入、大制作、讲奢华呢?反过来看,“小、简、精、活、远、虚、隔、趣”这八字特质,也正是谐剧的生命力所在。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多写多演,传播方式与时俱进,谐剧才能振新繁荣谐剧在获正式命名的70年里,曾有过两次繁荣。第一次毫无疑问地是以王永梭老师为主,他在1939年创作表演第一个小节目《卖膏药》后,就受到戏剧界关注,曹禺老师用“白描”二字做了评价。到解放前夕的10年间,王老师一共创作了22个谐剧节目,有12个编入《王永梭谐剧选》,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卖膏药》《赶汽车》《黄巡官》《卖银元》《个人独唱会》等,这些作品无不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检验,至今不管是阅读还是表演,仍让人感动至深,浮想联翩。解放后至文革前,王老师又创作了《在火车上》《打百分》《求雨》《第一回》等谐剧作品,并带动成渝地区乃至全国其他省市,掀起了谐剧创作演出的热潮。
谐剧的第二次繁荣当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用王老师的话说,粉粹“四人帮”,党给了谐剧第二次生命,他的创作演出热情再次焕发,四处办班传授谐剧创作、演出经验。随着各地文艺单位的恢复,川内各级曲艺团体有了专业的谐剧演员,一时间学谐剧、写谐剧、演谐剧形成热潮,深受鼓舞的王老师还由此预言——谐剧的春天真正到来了。这一时期,由于传播者热情,响应者热烈,创作演出热情高涨,据称在文革后至1990年这十多年时间里,川内专业业余的谐剧作者多达300余人,发表谐剧作品200多个。在新创作的一大批谐剧节目中,《自来水龙头》《这孩子像谁》《零点七》《兰贵龙接妻》《一百零九将》等佳作脱颖而出,并逐渐形成了以包德宾、严西秀、沈伐、凌宗魁、涂太中、张廷玉、李永玲为代表的谐剧第二代传承群体。综观这两个时期流传下来、经过时间检验的优秀谐剧作品,无一不是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或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谐统一的。
1991年,在谐剧发展最鼎盛的时候,“全国首届谐剧艺术理论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本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鼓劲的大会,但谁都没有想到,会后谐剧的创作演出却一步步走向了沉寂。现在回过头去看,既有社会变革、价值观念改变、互联网冲击等外部原因,最直接的原因还是队伍溃散、创作不力,演出不兴,佳作缺乏导致的。其实不仅仅是谐剧,包括相声、小品、戏剧等艺术形式在内,近年来都显得很低迷。这一现象值得主管部门、文艺工作者们深思。作家阎连科不久前说,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已经远远超过了作家们的想象。不是社会生活没什么可写,而是作者们敢不敢写,社会意识形态能否构建一个激发作者们创作热情的和谐氛围,作者们写出来的作品能否为群众喜闻乐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的问题。笔者认为,谐剧(其他艺术形式也一样)要繁荣,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让写、敢写。“让写”是说管理部门,不禁锢思想,创作不设条条框框,尊重作者的创作活动,只要作品不违法违规,违反基本的社会良知、共识,就允许其存在,让读者、观众去评价。“敢写”当然说的是作者,要有文艺工作者的担当,站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制高点上,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审视生活,捕捉灵感,撷取素材,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
其次是创作激励机制急需构建。长期以来,曲艺作品创作不力是制约曲艺繁荣发展的直接原因,谐剧也一样。作者们创作热情不高,除了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一定关系外,在经济社会里,稿酬偏低,缺少发表平台,发表之后表演者和作者劳动所得悬殊,也是影响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时俱进,创建、扩大展示发表平台,对达到发表水平的作品,提高稿酬,建立作者和表演者共赢的提成分配机制,尊重版权,可充分调动曲艺作者的创作热情。
第三、谐剧的传播方式也要与时俱进。目前,全国公开出刊的曲艺刊物仅中国曲协的一本《曲艺》月刊,其他省市区基本上是内部刊物(交流资料),有的半年出一次,有的一年一次,内容还不都是作品,领导讲话、活动报道、工作总结占了多半篇幅。作者辛辛苦苦写一个作品出来,没有平台发表,这也是挫伤创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眼下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曲艺传播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海量平台,首先让达到发表水平的曲艺作品都能得到发表展示;具有排演价值的作品,经演出经纪人与作者谈好版权利益分配,签署协议后排练演出,视频挂在网上供点击观看。曲艺不但要在茶馆里演出,要深入工厂、农村、社区,网络更是曲艺崭新的舞台。
如果仅仅在舞台上汇报演出,不管哪种艺术,都终将走向没落,谐剧也一样。
唐诗宋词并没有没落,只是再没人写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样的句子,艺坛沉寂的不仅仅是谐剧,还有相声、小品。好作品不是领导们批准的,也不是评委们评选出来的,读者和观众才是真正的终评委。
(责任编辑/张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