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鳞副泥鳅繁殖力及人工繁殖技术

2016-07-01李艳华胡佳张永峰

水产养殖 2016年5期
关键词:繁殖力催产孵化率

李艳华,胡佳,张永峰

(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2.松桃中坪蓝菌泥鳅繁育养殖基地,贵州 铜仁 554199)



大鳞副泥鳅繁殖力及人工繁殖技术

李艳华1,胡佳1,张永峰2

(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2.松桃中坪蓝菌泥鳅繁育养殖基地,贵州铜仁554199)

资助项目: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资金(tzky[2015]ZK02)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s dabryanus)为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大鳞副泥鳅是泥鳅属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1]。大鳞副泥鳅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78.80%、1.13%、2.57%、17.40%,17种氨基酸总量为13.78%,其中9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29%,其蛋白质含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比普通经济鱼类普遍要高[2]。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和人为滥捕,大鳞副泥鳅天然产量日趋下降,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很大。

为在贵州省乃至全国推广大鳞副泥鳅这一优良品种,解决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技术问题,笔者围绕大鳞副泥鳅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试验、研究,现将其繁殖力及人工繁殖技术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鱼收集与处理

试验用大鳞副泥鳅来自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中坪蓝菌泥鳅繁育养殖基地,用地笼在种鳅池捞取种鳅后,选取10~65 g各个阶段体质量雌鳅数尾至数十尾不等,置于浓度为80 mg/L的MS-222清水溶液中麻醉,然后用直尺测量全长,用精度0.1 mg的电子分析天平称量体质量,解剖泥鳅取走腹中所有卵粒,称取带内脏和消化道的壳重。

1.2繁殖力测定

挑取大鳞副泥鳅的卵巢约0.2~0.3 g,在电子分析天平中称重,在玻璃上用解剖针计数取样卵粒数。绝对怀卵量可以通过以下公示计算:绝对怀卵量=(体质量-带内脏和消化道的壳重)×取样卵数/取样卵重

1.3人工催产与繁殖

1.3.1亲鳅的选择选择2~3龄、体表无伤的成熟大鳞副泥鳅。雌鳅要求体长l5 cm以上,体质量20 g以上,腹部膨大柔软,有光泽,富有弹性,颜色微红,有透明感;雄鳅要求体长10 cm以上,体质量12 g以上,胸鳍上布有追星,尾柄上方有一条肉质突起,肉质突起越明显,颜色越鲜艳表明雄鳅发育越好。

1.3.2催产时间与批次共催产2批:第一批在5 月19日,催产20组,催产水温21~24℃;第二批在5月22日,催产20组,水温19~21℃。

1.3.3催产用具容量为1 mL的医用注射器及4号针头数支、催产剂、毛巾、鹅毛与口径1 mm吸管数支、林格氏液2 L,人工授精的白色瓷碗2个。

1.3.4人工催产先按DOM 5 mg/kg+LHRH-A25 μg/kg浓度以雌鱼每尾0.2 mL、雄鱼每尾0.1 mL称量好所需的催产剂,按催产尾数的110%配好所需体积的催产剂溶液。催产剂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注射液,注射方法为背部肌肉注射,30 g左右的雌鳅注射量为0.2 mL,20 g左右的雄鳅注射0.1 mL,其他体质量偏差较大泥鳅根据体质量适当增减0.05~0.1 mL,进针深度应控制在0.2~0.3 cm。为控制进针深度,可以在针头基部套上一截细的橡皮管或者去头塑料帽。

1.3.5授精与孵化第一批催产泥鳅采取自然产卵受精,将注射后亲本按雌雄比1.5∶1配组,放入产卵网箱中,在箱内放一个白色磁盘便于观察自然产卵进程,待所有亲鱼都产完卵后,捞走所有亲鳅,收集受精卵,平铺于经过曝晒消毒的棕片上进行鱼巢附卵孵化。

第二批催产泥鳅采取人工授精,先挤精液,用吸管吸取,然后将吸管内的精液按每尾5 mL稀释于林格氏液中(精液保存液),连续吸取5尾雄鳅的精液。林格氏液配方为:NaCl 6.5 g/L,KCl 0.14 g/L,CaCl 0.12 g/L,NaHCO30.2 g/L,NaH2PO40.01 g/L。然后连续挤5尾雌鱼的卵子于白色瓷碗内,用吸管滴入林格氏液稀释的精液进行干法授精。人工授精时不断用鹅毛轻轻搅拌,使精液与卵子充分混匀而受精。人工授精2 min后,将受精卵附在棕片上进行孵化,在水泥池中保持微流水充气孵化,溶氧量要求在5 mg/L以上。

1.3.6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SPSS13.0软件,采用t检验检验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试验结果

2.1繁殖力研究

对46尾大鳞副泥鳅雌鳅进行了解剖,据测定,最小成熟雌鳅的全长仅14 cm,怀卵1 837粒;最大的全长21.78 cm、体质量63 g,怀卵量为22 135粒(见表1)。雌鳅怀卵量一般是随着体长、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多,体质量与绝对怀卵量之间有如下关系式(见图1)。

表1 大鳞副泥鳅雌鳅绝对繁殖力

图1 雌鳅绝对怀卵量随体质量变化

2.2亲鳅的雌雄判别

亲鳅选择如果仅按照腹部大小、颜色及生殖孔情况判断,准确率大概为70%;如果不经麻醉,要通过胸鳍形状判断鳅的性别也极不方便。经验表明,通过尾柄上方有无肉质突起来判别鳅的雌雄和发育情况,准确率能达100%。

2.3人工繁殖与孵化

试验表明:DOM 5 mg/kg+LHRH-A25 μg/kg浓度以雌鱼每尾0.2 mL、雄鱼每尾0.1 mL注射是适合大鳞副泥鳅的人工催产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催产率分别达95%和90%,平均受精率分别达到98%和 96%,但二者的平均孵化率差异很大,自然产卵受精和人工授精二者的平均孵化率分别为83%和12%,各组受精率与孵化率见表2。

3 小结

关于大鳞副泥鳅的繁殖力已有报道,但相近体质量的绝对怀卵量报道相差却极为显著。朱盛林等[3]报道体质量33~44 g的大鳞副泥鳅平均绝对怀卵量达2.5万粒,而储张杰等[4]报道体质量45.39 g的大鳞副泥鳅绝对怀卵量才15 392粒。笔者的研究与储张杰相近,平均体质量43.65 g的大鳞副泥鳅平均绝对怀卵量为14 804粒,其他体质量段的大鳞副泥鳅的绝对怀卵量与储张杰等的报道也接近。一般鱼类的怀卵量跟鱼类的品种和营养密切相关[5-6],三位研究者研究的是同一品种的泥鳅,但绝对怀卵量却不一样,可能跟大鳞副泥鳅所处生存环境的饵料丰歉有关,朱盛林等的大鳞副泥鳅取自安徽安庆石塘湖,那里饵料相对丰盛,泥鳅的怀卵量相对较大,而储张杰等的大鳞副泥鳅取自浙江舟山一带稻田和沟渠,饵料相对不足,所以怀卵量可能相对较小。该试验研究的大鳞副泥鳅是水泥池人工养殖的,怀卵量却与储张杰等研究的野生大鳞副泥鳅相近,可能是因为取样的泥鳅投喂的是草鱼饲料而不是专门的泥鳅配合饲料导致营养不全面,以及投饲量不足有关。无论如何,通过研究结果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生产应用上,可以通过催产的雌鳅重量确定总的怀卵量。

表2 大鳞副泥鳅授精方式与孵化情况

已发表的文献[3]认为雌雄亲鳅选择分离应该通过一看二摸来确定,即看腹部是否膨大而柔软,是否有透明感,颜色是否微红,生殖孔是否开放;手摸腹部是否富有弹性,雄鳅胸鳍上是否布有追星,轻压雄鱼腹部能否挤出精液。但是,根据生产实践,笔者认为亲鳅选择分离最为关键的指标是看尾柄上方是否有肉质突起,有肉质突起则为雄鳅,且突起越明显,颜色越鲜艳,雄鳅发育越好。无论雌鳅或雄鳅在选择中第二个指标则是观察是否健壮、完好无伤,雌鳅腹部膨胀是否明显,雄鳅个子是否健壮、匀称;母鳅尽量选择20 g以上个体,雄鳅尽量选择12 g以上个体。

关于泥鳅的人工繁殖有些是利用人工催产自然授精[7-8],有些则是人工催产人工授精[9-10],但都取得了不错的受精率与孵化率。而笔者对大鳞副泥鳅的试验表明,自然授精组83%的孵化率远远高于人工授精组12%的孵化率,受精率则无明显差别,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基本可以排除是人工授精组授精的时间把握不够准确或者是人工挤出的精液量太少,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试验。一般泥鳅繁殖进行人工授精时,普遍做法是杀雄鳅取精巢剪碎研磨用林格氏液洗出精液[3],而该试验的做法是直接挤精液,这一做法节省了雄性亲鳅,但却造成了大鳞副泥鳅人工授精的孵化率低下,原因如何暂时无法确定,因为同样的做法在台湾泥鳅上却取得了成功。关于大鳞副泥鳅人工催产与人工授精导致的孵化率低下是否因为人工授精直接或间接引起需要进一步试验证明。

参考文献:

[1]王玉新,郑玉珍,王锡荣,等.大鳞副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12(11):23-43.

[2]赵振山,高贵琴,印杰,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J].水利渔业,1999,19(2):16-17.

[3]朱盛林,万全,李飞,等.大鳞副泥鳅的繁殖力测定及人工繁殖[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71-174.

[4]储张杰,卢国兴,胡廷尖,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怀卵量的比较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94-2796.

[5]张建江,范翠红.鱼类怀卵量知多少[J].渔业致富指南,1999(7):25-25.

[6]王吉桥,张欣,刘革利.亲鱼营养状况对繁殖效果的影响[J].现代渔业信息,2002,17(1):24-27.

[7]于振海,陈有光,靖莹,等.南四湖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与批量生产技术研究[J].淡水渔业,2012,42(5):92-96.

[8]郑玉珍,王玉新,王锡荣,等.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2):97 -99.

[9]程辉辉,陈鹏飞,江志,等.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J].科学养鱼,2014(5):6-7.

[10]罗玉双,张昌旺,谌喜良.地欧酮(DOM)在泥鳅人工繁殖中的应用[J].淡水渔业,2000,30(11):20-21.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6.05.008

收稿日期:(2016-01-26)

猜你喜欢

繁殖力催产孵化率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头足类鞘亚纲繁殖力研究进展
双针刺疗法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产妇催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颈成熟的影响
湖南沅水下游繁殖期内繁殖力和卵径的变化研究
雄蚕品种“秋·华×平30”的孵化率与雄蚕率调查*
通过营养改善母猪繁殖力的要点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催产激素对尼罗罗非鱼人工繁殖效果的研究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