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构建
——人大附中化学教研组的课程建设
2016-07-01贺新
贺新/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构建
——人大附中化学教研组的课程建设
贺新/文
图1
多年来,人大附中化学教研组一直通过课程建设引领全组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能力和核心素养。“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需求的课程;要为每个学生搭建放飞人生梦想的舞台;要为每个教师搭建学科专业成长的平台。”这是化学教研组课程改革始终贯彻人大附中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以学校课程结构为基础,化学学科建立了基础类、拓展类和荣誉类三个层次的课程,具体划分为基础国家必修课程、拓展国家选修课程、综合校本选修研修课程、特长大学先修课程(见图1),兼顾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优秀学生成长提供空间。
以大学先修课程为例:课程开发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为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自己的学术兴趣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构建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探索中学与大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为具有突出特长和发展潜质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理论性、专业性很强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合成化学》等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还给学生安排了《前沿文献阅读》的内容,提供了大量专业性极强的前沿文献,文献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学术水平,而且让学生能够从更高、更新颖的视角来看待化学,这是学生在其他课程上难以获得的宝贵体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发挥中科院、北大、清华等院校的资源优势,将课堂向社会延伸,打造无边界课堂。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使一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有多人次在国内外创造发明、科技创新大赛以及各学科类竞赛中获奖。
再以综合校本选修研修为例:化学实验研修《魔力化学》主旨是利用神奇的化学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学习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动脑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舌尖上的化学》一课,目的在于增强化学的趣味性,突出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课程设计意图,课程中选取的全部实验题材都来源于生活,如甲醛、茶叶、阿司匹林、豆腐、菠菜等实验名称,拉近了学生和化学的距离,学以致用,可以更加促进课内学习的高效完成。
在具体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接收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我们安排每组2名同学互相协作,通过文献调研、网上查阅资料等途径,负责介绍实验的背景知识及实验方案;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保证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名文科生在学习完这门研修课后,这样说道:“刚开始报这门研修课,是想提高我的化学成绩和兴趣,结果一学期课程下来,我早已被化学实验的魅力迷倒。美丽的彩瓶子、琥珀和叶脉书签,神奇的碘钟,一次次充满美感的实验,让人记忆犹新。我还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小伙伴协作的能力,每次实验的成功都离不开两个人的默契配合。一学期研修课结束了,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深刻地理解了化学,它给我的印象是——神奇、美丽、动人。”
通过这一部分的拓展类课程和荣誉类课程,学生夯实了专业理论,了解了学科前沿发展信息,拓展了专业视野,回归了化学本质,知识、能力得到了提升,能从多角度诠释化学,做到懂化学、会生活;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在准备这类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课程意识,转变课程观念,充分体现和挖掘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获得了个人发展的平台,提升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
至于化学基础类课程,着眼于课程内容的深化和整体化的教学研究,利用核心知识,打破年级进行递进式的整体教研,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研究。作为中学化学教师,我们所要教的知识并不深奥,但如何把这些知识呈现给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不为名利、执著追求的精神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始终坚持“真实的教学问题、自然的教学过程、和谐的教学氛围”原则,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希望把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进阶式的教研,突出“真实”“深度”。
所谓“真实”教学,是基于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与实际紧密相连,生活处处有化学!教学过程基于真实情境,突出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而“深度”是我们在课程设置和教法研究中一贯秉持的教学理念,从学科思想、方法和育人价值来看,化学教学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逐级深化的特点,因此进行跨年级和跨专题的学科整体教学研究,有助于教师对专题整体认识的发展,并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和改革。
图2
在基础类课程的整体教研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多个主题下进行基础类课程的深度打造。以“电化学”主题为例,我们反思了传统电化学教学的不足——给学生建立的原电池模型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是没有帮助的,而且容易造成学生的很多错误认识。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我们建立了新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帮助的电化学模型。以这个模型为指导,贯穿整个高一到高三的教学过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又根据大量的实证数据,建立了学生对电化学内容主题的认识发展层级模型,确定每个年级教学的认识发展点,将学生对电化学的认识发展划分为三个层级(见图2),设计了不同年级、课程的电化学教学。高一必修2和早培先修课程以模型建构指导教学,建立学生对电化学的多角度认识;高二选修4丰富、优化电化学认识模型,形成角度间的关联;高三电化学复习课促使学生形成系统认识,形成应用模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选修1的教学侧重运用认识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实验化学侧重实验探究;大学先修课程旨在发展学生对电化学更加本质的认识,并形成设计电池的能力。
学生的认识发展层级模型对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教师选取不同的素材,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改进。与此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不同课程取向的原电池教学,比如《实验化学》《化学与生活》等模块选修课。
多年来,人大附中化学教研组一直立足于课程建设,通过打造有深度的基础类课程,建设多元丰富的拓展类课程和荣誉类课程,通过课程建设引领全组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每位学生搭建放飞人生梦想的舞台。
GET READY FOR THE FUTURE 系列报道·人大附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