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6-06-30何良敏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策略

何良敏

【摘 要】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当坚持唤醒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并组织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 教学主体 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01-02

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唤醒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对产生效果有一定的预估,确保准备的材料能够激发学生对本节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神笔马良》时,可以问学生:“马良手里有一支神笔,它可以让大家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零食,你们相信吗?”因为孩子的世界到处都是好奇与探知的因子,面对他们不了解的问题会产生对答案的渴求。这样不仅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从自我意识出发去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解刚刚学到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除此之外,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采取使用游戏教学、讲故事等方式来实现,这些方式比较受学生的喜欢。但教师也要注意掌握好尺度,过度使用这种方法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迟迟不能集中。有竞争才有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竞争,这是一种间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篮球着迷呢?因为在篮球场上存在竞争。“着迷”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对某些事情高度感兴趣。竞争是很符合当代学生心理特征的,参与竞争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给学生创造竞争的机会,在竞争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有位老师讲授《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很多,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三、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是学生,因为教师只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媒介,而学生才是知识最终的归属。所以授课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而教师本身则需要做好辅助工作。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在以下几方面要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教学。而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发展,教学更需要强调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尽可能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主体作用,建立服务学生和实现自我价值相融合的教育体系;2.当下的教育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对自身的重要作用,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加任课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进行细致的规划。学生是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任课教师一定要认清这一点,要想办法让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己在学习上的主观意见。教师要对这些教学意见加以引导,实现这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技巧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学策略的改变就是为了学生吸收知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拥有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学习质量和接受知识的效率相比没有学会自主学习的学生要强出很多。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任课教师就要精心组织各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技巧。教师首先要多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勤思考多提问。换句话说,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注重启发、合理提问,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寻求答案。其次,要提倡团队合作学习,使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独立思考得不到解决,还可以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找到解决方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教学方法、学生身心特征、教材影响以及学习氛围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任课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情,依据自己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峰.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 学周刊, 2012,(11) .

[2]陈宏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学[J]. 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 2011,(05) .

[3]杨士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04) .

猜你喜欢

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数学课堂魅力的提升
“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