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诅咒”研究综述
2016-06-30徐凡周年兴
徐凡 周年兴
摘要: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提高,其中是否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值得深思。文章先对旅游资源诅咒的概念进行分析,探讨旅游资源诅咒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传导机制,总结了目前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方法,了解目前国内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旅游资源诅咒对旅游相关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资源诅咒;经济发展;旅游资源
2014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旅游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发展经济学中“自然资源诅咒”概念的提出,人们对旅游业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现象提出质疑。由于旅游业与自然资源产业存在很多的不同,因此很难直接判断“资源诅咒”现象对旅游业也成立。原因如下: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而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旅游资源的发展有持续性;自然资源部门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旅游资源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对劳动力有着很广的需求。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旅游资源诅咒”的成果进行了相关的整理,并对中国“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旅游资源诅咒发展的主要阶段
1. 第一个阶段(1980~2000年):“资源诅咒”的初探
1988年奥蒂第一次提出“资源诅咒”的概念;1993年奥蒂在研究产矿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时使用“资源诅咒”的概念在经济学文献中;萨克斯和沃纳对资源诅咒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戴维斯通过研究得出“资源诅咒”不存在的结论;萨克斯等人还衍生出动态的“荷兰病”的内生长模型和在新古典环境下发展包含自然资源部门的一般动态均衡模型。同时还有很多学者对初级产品部门的就业比例、人均耕地数量、能源储量等指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都得出了负相关关系。
2. 第二阶段(2000~2009年):“资源诅咒”理论研究的高潮
帕皮拉克斯、格拉夫等人对资源诅咒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然而一些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前期戴维斯得出“资源诅咒”不存在的结论,曼扎诺和罗伯托等通过研究也得出“资源诅咒”不存在的结论,如丁和菲尔德、萨拉-伊-马丁和苏巴曼安等通过研究得出“资源诅咒”的出现存在着一定的条件性。很多科学家对“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普雷毕斯奇提出了“中心-外围”论;普雷毕斯奇和辛格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柯尼尔和霍夫勒从政治机制角度提出了资源-冲突论,同时有很多国外学者从制度机制方面解释“资源诅咒”。2006年徐康宁等人首先对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得出负相关的结论。之后很多国内学者对资源的不同类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
3. 第三个阶段(2009至今):“旅游资源诅咒”在中国的发展
2009年朱希伟等人正式对旅游资源的诅咒问题进行探讨,“旅游资源诅咒”在国内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对空间尺度、研究方法、传导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对中国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还没有进行很好的区分研究。
二、旅游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
旅游活动对经济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价格波动和机构质量(制度质量)四个传播渠道。
1. 荷兰病
发现某种资源或者资源价格的突然上涨将导致两种结果:劳动和资本转向资源出口部门,出口资源带来的外汇收入使本币升值,则制造业部门想要吸引劳动力得花费更大的代价,增大了制造业出口的竞争力,被称为资源转移效应;资源出口带来收入的增加,主要是通过进口国外相对更便宜的制成品来满足,从而增加对制造业和不可贸易部门的产品需求,被称为支出效应。这两种效应的结果最终让制造业衰落而服务业繁荣,关键是制造业承担着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的使命,因此国家就失去了长期发展的动力。
2. 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积累一定的人力资本是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资源丰裕的国家,生产初级产品是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但它并不需要很高技能的劳动力,因此没必要用扩大教育支出来增加人力资本。个人而言,由于就业领域仍然以初级产品部门为主,接受教育以提高人力資本的收益并不高,因而个人也缺乏接受教育的激励。
3. 制度质量弱化
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认为良好增长绩效的实现必须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高效的行政体系、自由的市场经济秩序等制度。表现在两个方面:寻租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手段,甚至牺牲公共利益来阻碍竞争者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寻租行为使很多资源丰裕的国家与各种腐败、官僚化、市场残缺等现象联系在一起。
4. 资本形成角度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本形成机制的差异是区域经济不能均衡发展的动力源。具体表现如下:单一的资源生产结构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地方政府机会主义以及寻租行为,导致流动机制不畅。资源开发过度导致所需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在资本的形成上远远赶不上资源贫瘠的东部地区,产生了严重的“资源诅咒”现象。
三、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方法
1. 旅游经济水平总体的空间差异格局
空间格局差异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方面表示地区差异变化程度,通过区域城市差异标准差来表示;另一方面表示各单元在区域内的变化,导致区域的格局变化。反映空间相对差异的重要指标是变异系数,可以消除国内旅游收入绝对值的不同年份对空间差异性的影响。变异系数越大,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区的空间差异性越大。变异系数的公式为:
v=
其中,v表示变异系数;Xi表示i地区的国内旅游收入,x为某省各地区国内旅游收入平均值;n为某省地区总数。
反映空间经济水平的绝对差异,值越大空间经济发展差异越大。公式为:
S=
S为标准差;Xi为i地区旅游的经济水平,用旅游总收入在区域总收入的比重衡量;x为有关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均值;N为区域的样本数。
2. 旅游经济水平的空间结构差异
旅游经济区位熵的概念指从结构上表示省域中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差异,在衡量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作用方面效果显著。P.Haggett首先提出区位熵概念,多次运用在区位分析中。旅游经济区位熵反映了各地区相对于全省在旅游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公式:
Qi=
其中,Qi指每个地区的旅游经济熵;Si指地区国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Pi表示整个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Qi越大,地区旅游的经济发展反而会越高,如果Qi>1,该地区的旅游经济比全省的水平高;反之表明该地区旅游的经济比全省的平均水平低。
3. 旅游资源禀赋与经济的空间耦合度分析
旅游总收入指数的引入是为了让旅游总收入同资源禀赋有可比性,运用二维组合矩阵分析了对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公式如下:
Ri=×100%
其中,Ri指旅游总收入指数;Xi为i地区旅游总收入;Xmin和Xmax则分别表示江苏省各地区旅游总收入的最小和最大值。
四、旅游资源诅咒在国内的研究和实践进展
朱希伟、曾道智(2009)讨论了旅游资源、工业集聚和资源诅咒这三者的关系,通过资源收入效应与资源转移效应的分析来解释“资源诅咒”现象。王美红、孙根年、康国栋(2009)讨论了景观资源、名牌景点与财务业绩之间存在着空间错位现象,采用二维组合矩阵进行验证了旅游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韩春鲜(2009)、王玉珍(2010)分别对新疆、山西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旅游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两省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已存在经济学中“资源诅咒”现象。左冰(2013)从省域空间尺度并用计量分析法对中国旅游是否存在“资源诅咒”问题进行了检验并剖析了其传导机制,他的进步在于旅游资源不仅是对旅游经济的影响,而且是对地区整体经济的影响。方法林(2013)对江苏省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度进行分析,得出江苏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总收入之间不仅存在空间的同步性也存在着空间的错位性。黄震方、方叶林(2013)对省域旅游发展的错位现象与旅游资源相对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说明省际旅游资源相对效率的不同是导致错位现象的主要原因。
国内目前对“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是通过几种概念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且用错位现象来代表旅游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的空间尺度比较局限。其实“旅游资源诅咒”一种研究思路是从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是旅游经济学的一些方法。另一种是旅游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主要研究其传导机制。
五、旅游资源诅咒对旅游业的启示
旅游经济除了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地位外,对促进国民的经济发展、相关的产业带动、经济的结构改善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旅游業规模已经相当大,并迅速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快、产出水平高的一项新兴产业,是我国的一个先导产业,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变和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目前对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理论解释和经验研究上,而对它的传导机制、政策建议以及分析也比较薄弱,也是以后研究的重点。考虑旅游资源诅咒假说时,一定要考虑资源繁荣的背景,结合到我国旅游业现状,以及一些传导机制会导致将来旅游资源诅咒的发生。旅游是资源依赖出口型产业,与传统的自然资源型产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目前为止并没有开展相关的两者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左冰.旅游能打破资源诅咒吗?——基于中国31省(市、区)的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05).
[2]王思璇.“资源诅咒”国内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08(06).
[3]赵伟伟,白永秀.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02).
[4]程志强.资源诅咒假说: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8(03).
[5]N Ding. B C Field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J].Land Economics,2005(04).
[6]P. Collier, A Hoeffler Greed and Grievance in Civil War[J].Oxford Economic Paper,2004(04).
[7]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经济研究,2006(01).
[8]朱希伟,曾道智.旅游资源、工业集聚与资源诅咒[J].世界经济,2009(05).
[9]王玉珍.旅游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0(08).
[10]方法林.江苏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5).
[11]王美红,孙根年,康国栋.中国旅游LR-NS-FA空间错位的组合矩阵分析[J].人文地理,2009(04).
[12]韩春鲜.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9(04).
[13]方叶林,黄震方,余凤龙,涂玮.省际旅游资源相对效率的演化分析[J].地理科学,2013(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50)。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周年兴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