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

2016-06-30冯俊芳

中国经贸 2016年3期
关键词:问题与措施专项资金行政事业单位

冯俊芳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完成某一些特定的工作任务而向财政部门申请的资金款项,对于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职能,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有重要帮助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专项资金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正常职能的发挥。为了真正发挥专项资金的建设作用,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监控工作,保证专项资金的合理化利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问题与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专项资金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多部会计法律制度,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些事业单位对现行的法律法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在少数事业单位内部存在领导权威高于法律权威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专项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管,财务人员的安排、任用和提拔很大程度上都受单位领导的影响,导致专项资金管理流于形式,专管人员惟命是从,使得现行的会计法规和资金管理规定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另外,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兼具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双重职能,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由于立法不健全、领导权力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只具有会计核算功能,对于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职能难以发挥。

2.财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足

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在安排岗位时没有仔细考察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甚至存在随意指派的现象,使得财务管理岗位上的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仅仅能处理基本的账目计算工作,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专项资金管理工作难以胜任。同时,事业单位领导对员工实际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人员的专岗培训工作,无法提升财务人员的资金管理水平。即便开展了培训工作,由于没有实行配套的培训考核机制,也使得培训内容难以取得实效,浪费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花费和人员工作时间。除此之外,财务人员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想认识不足,认为只需要按照领导安排,完成既定任务就行,至于专项资金到底用于何种用途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

3.缺乏健全的经济责任考核指标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领导竞争上岗为提高事业单位各项职能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在这种竞争模式下,部分单位领导将专项资金用来搞经济建设,引资办厂,以此来提高个人的工作业绩,把专项资金建设当做自己竞争上岗的砝码,严重损害了专项资金的正常使用。由于现阶段的领导考核指标没有得到优化和完善,因此利用各种手段、明目占用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

1.完善专项资金的管理机制

建立优胜劣态资金导向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导向作用。其核心是推行项目社会化评审。首先单位在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时要理清思路,精心组织、全面了解、掌握上级或当地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重点,结合单位长运发展规划,拟定工作思路,目标和工作计划,对申报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要做到稳妥可靠,体现实际需要,又要考虑财力可能,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做好统筹规划、合理调配,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用途和作用目标,并通过单位网站公开专项资金用途和规划,形成全面监督、公开透明的资金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杜绝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或资金管理人员私自挪用专项资金。

2.严格资金使用的奖惩机制

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奖惩机制,对于专项资金应用得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有效发挥的,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起到模范带头和榜样标杆的积极作用。对于私自挪用专项资金,导致专项资金项目建设不能有效开展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并严格审查相关的直接责任人和责任领导,提出警告和相应力度的处罚措施。财政部门要严格审核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申请表,明确资金申请用途的细节,为后期检验专项资金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相关立法部门要尽快建立起配套的奖惩规范,一方面能够从制度层面上约束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在资金使用出现问题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强化財务控制意识,明确财务人员职责

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将财务部门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与控制。要对财务室内部进行合理规范的分工和岗位职责界定以保证财务的职能得以有效实现。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中,对于专项资金的规划、用途、流向等过程进行全权负责和定向跟踪,做好专项资金的支出与记录工作,保证账目的对等和衔接,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4.健全财政监督管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外在监督,是保证专项资金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保证手段。财政监督的内容主要是与行政事业单位有关的财政资金拨款、非税收入以及财政担保等。同时开通群众监督和举报渠道,通过网上信箱、电子邮件等新兴媒体,向社会公开举报违法挪用专项资金的部门和人员,提高其犯错成本,在社会上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昆,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努力开创会计和金融监督工作新局面[J],财务与会计,2014(6):39-42.

[2]董艳秋,于绍强,刘远.水工环地质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实践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3(14):18-20.

[3]陈丽珍,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J],社会科学,2011(8):44-46.

猜你喜欢

问题与措施专项资金行政事业单位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
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