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宴菜肴失误常见问题

2016-06-29李志良

烹调知识 2016年7期
关键词:家宴成品油炸

李志良

我国目前仍有四千多万人口没有走出贫困,特别是某些欠发达地区,国家反对浪费,更反对奢侈消费。每逢节假日,亲朋好友相聚,家宴必不可少,家宴提倡节俭,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代个人宴请仍应提倡家宴为主,家宴气氛热闹、饭菜可口,菜肴随意性强。全国各地操办家宴、婚宴、寿宴及一般宴请各有特色、习俗不同、风格不同,操办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成功、有的不尽人意,有的菜肴失败,食品卫生观念差,特别是西部及西南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操办的家宴卫生问题多,菜肴数量过多、花式少,味道千遍一律,为此,笔者数十年观察总结出家宴操办中,造成菜肴失误常见的几方面问题,以供家庭主妇参考。

一、不适合宾客口味

1. 口味单一,千遍一律。宾客来自四面八方,不熟悉当地人食俗习惯,喜欢本地口味。比如东北人喜咸,红烧一类菜肴不放糖,以酱油、盐、味精为主;西北、西南地区喜欢酸辣味、酸甜味,口味偏重,烹烧动物性食料时几乎不放料酒及糖;江、浙、沪一带以清淡、咸鲜为主,尤其是常州、无锡、苏州一带,菜肴甜味很重;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地区菜肴辣味很浓,对于不喜欢吃辣的南方人达到难以入口的程度。许多家庭主妇不熟悉当地的饮食习惯,更不懂得当地菜肴的制作方法,按照自己的想象烹调,结果菜肴难以入口,浪费食材。

2. 过咸、过淡。菜肴的咸淡是客人评价好坏的第一标准,也是成败的主要标准。客人常以“适口为珍”为准则,但过咸过淡的菜肴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菜肴过咸常见以下原因。

A. 腌制过的原料,烹调时没有漂洗、浸泡,烹调时又加了盐。

B. 菜肴早期咸淡合适,随着烧煮时间延长,或汤汁收干后,盐分被原料充分吸收,致使菜肴偏咸。

C. 菜肴第二次加热,原汤汁中的盐分被重吸收。

D. 没有根据原料多少,原料性质,凭习惯及经验用盐,开始就多放了盐。

E. 没有统筹考虑味精、酱油、辣酱等调料的含咸味量。另外辣味能提升咸味,放了辣味的菜肴应适当减少用盐量。

F. 直接入口的油炸性食料,在腌制或上浆时应少放盐及含咸味调料。因为原料中的咸味在油中不易散失,成品无汤汁,盐分被原料全部吸收,成品肯定偏咸。

菜肴过淡常见以下原因。

A. 没有根据原料多少调整用盐量。

B. 烧煮的汤菜,中途多次加水,冲淡了原料。

C. 忘记放盐,或把糖当成食盐。

二、烹调方法错误造成菜肴失败

成功的菜肴取决于正确的烹调方法。家庭宴请菜肴也应尽量体现出“色、香、味、型、器、声”六个方面。这样才能得到客人的好评,提高客人的食欲感,达到意想的效果。烹调方法包括“煎、炒、烹、炸、熘、扒、烧煮、烤、蒸、烩、蜜汁、拔丝、挂霜”等36法。当然不要求全部掌握,但家庭主妇起码要熟悉其中像烹、炒、炸、蒸、拔丝等十种左右的烹调技艺。其次,还要掌握刀工处理、上浆、挂糊、勾芡、抽打蛋糊等基本常识及操作方法。这样在烹调时根据不同的原料,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才能做出美味佳肴。举个例子如清炒土豆丝,应将土豆去皮切丝,经清水漂洗,然后倒入开水或油锅中焯一下(断生),捞出,配上青椒丝旺火速炒即可(大约1~2 min)。如果不过油或开水,则烹炒时间就长,菜肴质量大大降低。

家庭菜肴中烹调方法不正确常见如下一些方面。

1. 错用调料。错放调料是造成菜肴失败的重要原因。家庭宴请菜肴品种多,人手少,时间紧,制作时手忙脚乱,常常会出现用错调料,自己还不知道,客人食后才知道。因此,家庭主妇在制作菜肴时一定要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认真、仔细、静心地操作,特别是所需调料要整齐摆放,调料容器要标明。菜肴错放调料后一般难以补救,更不能勉强制作并上桌,原料该扔则扔,少一个菜也不会影响整个宴席,反之则前功尽弃。

错用调料后有些菜肴易造成颜色太深,比如油炸鸡、鱼、肉类食品,原则上原料初加工后,只加葱、姜末、盐、料酒,而不放酱油,特别是深色的老抽,否则成品色泽太深,影响质量。

2. 油温过高。过低直接影响菜肴质量。烹调时许多主辅料都要经油滑一下,断生。此时油温过高常造成原料外熟里生,硬而不嫩,如:上浆后的虾仁、猪肝、猪腰、猪肉等动植物原料,过油时油温一般控制在三四成即可;油炸鸡、肉、鱼时第一遍的油温也只能控制在六成热即可。反之会出现外焦里生,不易熟烂。另外,部分油炸点心宜采用冷油或低温油时下锅,随着油温升高,原料逐渐成熟,酥层清晰,色泽更好,避免焦煳、破裂,如酥皮点心,南瓜饼。

3. 刀工处理不正确。原料初加工时,刀工很重要,不管是动物性原料还是植物性原料,刀工有讲究。根据菜肴命名及要求应分别切成丝、丁、片、块、花刀等。并且注意大小。如红烧鱼块原则上大鱼切小块,小鱼切大块;蒸鱼时根据鱼本身的大小,在鱼身正反两面分别剞上3~5刀,呈月牙片,深至脊骨;油炸大排每片不能厚,限于0.6 cm左右,并要在刀板上拍松,否则油炸时间较长,影响成品质量;制作鱼丸时,鱼肉经搅拌机搅碎后,最后还必须将鱼泥放案板上用刀剁20 min左右,然后再加上水、盐、味精、料酒、葱姜末搅拌制作,这样做出的鱼丸才嫩,入口即化,感觉无鱼刺(小鱼刺是用刀剁掉了)。

4. 冷冻食品必须待原料彻底化冻后才能烹调,否则原料难以成熟,造成外熟里生,特别是鱼类。冷冻鱼化解后适宜油炸,而不适宜红烧或蒸。冷冻鱼肉不适宜制作鱼丸子。

5. 烧、煮动物类原料一定要宽汤加水,以淹没原料并高出3~6 cm为宜,随着烧煮时间延长,汤汁越来越少,且原料还没有熟烂,中途加水更不容易熟烂。烧煮时待开锅后3~5 min即应改为小火或文火焖熟。

6. 海参、鱼肚、蹄筋等原料常有油腻味、土腥味等异味,并且一次烹调难以入味,因此,必须经过二次烹调。第一次用开水加少许料酒、盐、葱姜煨氽一下,捞出。第二次锅中水倒去,上炉放油再正式烹调,这样才可以去除异味,原料才入味更鲜美。

7. 甜菜肴应根据原料不同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如含水分多的梨、苹果、草莓宜采用蜜汁法;香蕉、蜜橘、红薯、土豆、肉类宜选择拔丝法;花生米、核桃仁、馒头宜选用挂霜法。

8. 原料油炸时,锅中放油不能少。根据原料的大小、数量应备足油量,一般锅中需放油1000 g以上,特别是炸整条鱼时,用油更多,否则鱼身鱼片不易展开,影响成品质量及美观。水煮性菜肴也同样。

9. 烹调方法单一,菜肴无特色。丰盛的家宴要获得客人赞美,食后有回味,菜肴要有创新,有新异感,吃上平时吃不到的菜肴。家庭主妇要做出特色菜拿手菜需要认真考虑,充分准备。要采用多种烹调方法体现出菜肴的特色,比如猪肉可做成椒盐肉片、焦熘丸子、炸猪排、拔丝里脊等。家庭宴请菜肴切忌千遍一律,都是清炒,都是麻辣味,格式化,反应不出主妇的技艺,等同于平时的饭菜。

10. 菜肴与容器不配。菜肴成品应配上合适的盛装容器,宴请时要备足各种碗、碟、盆、锅,大小圆盘、腰盘。冷菜采用13~16 cm小腰盘、小圆盘,炒菜用30 cm以上大圆盘、大腰盘,花式拼盘采用46 cm以上的大圆盘,整条鱼一定要用33 cm以上的大腰盘,尚若装在碗或圆盘中就不雅观。菜多盘小装不下,溢到盘边,菜少盘大对主人也不够尊重。

三、家宴操作时间过长

家庭宴请不能按时开席,菜肴制作时间过长,客人等着食用,特别是冬季客人吃的菜几乎全是凉的,会严重影响宴请的效果。常见原因如下几个方面。

1. 没有制定详细菜谱,计划不周。

2. 没有正确估计来客人数,所需主料、辅料、调料、容器采购不到位、数量不足,导致烹调时缺这样,少那样。

3. 有些制作复杂的菜肴,没有提前加工成半成品,如浇汁鱼、香酥鸡、炸猪排、熘丸子、拔丝土豆等菜肴都应提前炸煮成熟,第二天就可缩短烹调时间。饺子、馄饨、酥皮点心、南瓜饼等糕点都应在前一天晚上做好。

4. 菜肴在烹炒前配菜工作不到位。烹炒时东抓一把,西切一刀,乱搭乱配,千遍一律,这样既影响了菜肴质量,又延误了时间。

5. 炉灶少,火候不足。目前家庭都采用煤气供火,火候基本可以,但只有二个火眼。有时还会遇到煤气不足,停气等现象。家庭宴请必需同时准备2~3个炉灶,即2个炒菜,1个蒸菜,这样才能保证快速出菜。操作时要求主妇动作熟练、敏捷,经过初加工成半成品的菜肴常应在2~5 min内完成。

6. 调料准备不足,不全面。根据菜肴要求家庭要备足各种调料,调料与主辅料一样重要,缺一不可,也是菜肴成败的必需条件。常备的调料是:葱、姜、蒜、油、盐、酱、醋、糖、味精、淀粉、辣油、香油、花椒、大料、干辣椒,其他还有番茄酱、芝麻酱、蚝油、白醋等。这些调料用容器装好,整齐放在炉灶旁,并贴上标签。烹调时须将各种调料罐、盒、瓶等盖都打开,便于操作。

做到上述六点制作家宴就能大大缩短时间,并能保证菜肴成品质量。

四、菜肴数量多,质量差

家庭请客主人总担心客人吃不饱、不够吃、丢面子,采购原料无计划,不按照菜谱购买原料,常常是多买,导致菜肴数量多而粗,多而乱,制作时间长,口味一般。家庭烹调受时间、条件、设备、制作人员限制,菜肴数量过多,客人吃不完,造成过多浪费。近几年国家提倡餐桌上“光盘行动”反对浪费。所以家庭宴请菜肴数量建议如下四点。

1. 菜肴突出少而精、花式多。

2. 品种数量控制在就餐人数的1.5~2倍,如8个人就餐制作16只菜为宜。若就餐人数低于4人则品种可扩大至2.5倍,即3人就餐制做7~8个菜为宜。操办婚宴或寿宴可再增1~3个。

3. 每只菜肴成品的净质量控制在150~550 g之间(不包括汤水)。特别是凉菜限在150 g左右即可。

4. 选用各种不同的盛菜容器,当前餐饮业盛行各种造型奇特、美观的盛菜容器,提高了菜肴的档次。

五、食品卫生观念差

家庭宴请由于受家庭环境、卫生设备的影响,有些制作人员不重视食品卫生,就餐人员发生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欠发达的农村、山区。家庭宴请中常见的食品卫生问题如下。

1. 制作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

2. 原料清洗不净,洗刷用水不洁。

3. 案板生熟不分,炊、餐用具洗刷不净,特别是锅、碗、盘、碟不能实行流水清洗,消毒不严,抹布互用。

4. 原料清洗不净,洗刷用水不洁。

5. 菜肴成品停放时间过长,一般超过2 h以上,菜肴上无遮盖,餐桌上苍蝇乱飞。

6. 宴席上劝酒、酗酒现象普遍。

猜你喜欢

家宴成品油炸
悠闲茶餐厅
端午粽飘香等
窍门课堂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非油炸薯片比油炸薯片健康?
白鹿态度
“美”丽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