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你,点亮我
—一位大学教师的小学校园实践
2016-06-29曾晓洁
曾晓洁
靠近你,点亮我
—一位大学教师的小学校园实践
曾晓洁
2014.6.15周一
很偶然地,我接触到了“U-S合作”这一概念。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我一边怀疑,一边查阅资料。随着了解的增加,我对当年自以为是的忏悔也越来越强。
你知道,在师范院校教书,总是有机会和中小学打些照面的,比如,偶尔带点儿见习、实习学生,指导学生时会顺便进进小学课堂,学校举办中小学教师培训班,也能观摩一些国内小学名师课堂。但不知是从哪儿来的自信与底气,听一线教师的课,不管是普通老师还是业内大牛,我都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批判的视角,不惮于大放厥词。譬如,王崧舟的诗意语文源自他浑厚男声重章叠唱的渲染而非语言文字本身,窦桂梅的课堂引导过于频繁而且语言味儿不浓,等等。
这种“无知者无畏”的状态,在我的专业从语言学转到教育学后,变得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不仅从语言角度对小学课堂的知识处理吹毛求疵,还从西方教育理论出发对小学课堂应对左右看不入眼。如果说,作为语言学教师时的无畏批判仅限于自娱自乐,那么,成为一名教育学教师之后,我对小学课堂的评价则往往直接进入了我的大学课堂。
而最近查阅的这些“U-S合作”文献,让我认识到大学与小学合作的必要性,了解到很多师范大学的名教授,如崔允等,已经与中小学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再联想到陶行知、左滕学等国内外教育家在中小学的长期实践,我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我突然发现了自己曾经的偏见与孤陋,意识到这种偏见与孤陋可能带给学生的误导!
是啊!有的学科,在小小的象牙塔里闭门造车就可以产生创新性成果;但是,教育学,这门要研究教育现象、寻找教育规律的科学,如果没有真正潜心了解教育、理解教育,又怎么能够做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研成果?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大学教育学教师,如果不真正了解、理解小学教育,又有什么资格去评价小学,去培养未来的小学教师呢?
一个想法在我心里渐渐酝酿。
2014.10.20周四
今年秋季开学,学校发了个文件,其中有一条针对学科教学论教师的规定:“每五年在中小学挂职、研习……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我们这些搞小学教育研究与教学的,除极少数是小学教师出身,其他基本没有小学教学与管理经验,自然,对于小学的认识,只能全凭书本所说或其他渠道一鳞半爪的道听途说。趁此东风,我开始联系小学。湖南一师一附小就在我家附近,又是咱们湖南一师的附属小学,应该会接纳我吧!我盘算着,惴惴然联系上了一附小的方校长,请求前往研习。
校长很热情,问我准备用哪种方式研习。我其时也没有具体想法,就说想了解小学的真实状态,希望深入地跟着看和学,问可否随便在学校里活动。校长坦率地告诉我:“这不太可能,连我都不太好随便进入老师们的课堂或办公室。而且,在学校游荡也不是深入了解的办法。要不,你跟班研习怎么样?”今天回想起“随便在学校里活动”这一要求,我不得不再次汗颜——为当时那个内心狂妄、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
一周后,我把自我介绍及研习方案送给校长。她很高兴,说已经确定了让我跟六丁班,班主任姓周,希望我能跟周老师互相帮助。然后,就带我来到高年级部。周老师刚好在办公室,看到我们进去,他站了起来:是个胖墩结实的小伙子,三十来岁,皮肤有点儿黑,微笑着,露出两排白净而整齐的牙齿。校长介绍我是一师的教授、文学博士。我立即纠正说硕士是语言学,博士读了教育学。今天回想,这一纠正行为,看似客观,实则体现了当时自以为学历不错的那份自得。
校长走后,周老师给我搬了把椅子,问我想了解些什么,需要他提供些什么。我说要学生名单。周老师从桌子左边的一堆资料中取出一小叠纸,拿了最上面的一张给我;然后又给我介绍了班上每位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我把名字一一记在了笔记本上。
想起校长刚说过周老师昨天才出差回来,我就问他出差多不多。他说一附小的老师们经常有机会出去学习,比如每年的“千人万课”等,他这次是到衡阳学习,是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暑假学了一段时间,这次又去了两周,已经结班了。
看得出来,周老师很有上进心。我就问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对哪些问题最感兴趣。他说最感兴趣的是“吟诵”,湖南省吟诵基地在中南大学,吟诵的调子百家争鸣,湖南方音吟诵很有意味,等等。对于吟诵,我一窍不通,印象很深的是周老师提到了好几个人的名字,我一个都没听说过,当时那种想立马寻求百度帮忙的感觉,至今仍深铭于心。正在我自叹之前小看了小学老师之际,周老师很诚恳地邀请我过段时间给孩子们上上课。这邀请让我十分惶恐,心虚之时,只好搪塞说先学习学习,以后再说上课的事儿。
自此以后,只要大学那边没课没会议,我每天都去六丁班听课,各种课都听。扎扎实实几周课听下来,我明白了小学课程内部丰富的差异性,对小学教师们的实践与真知产生了出自肺腑的尊敬,从此不敢轻易再对小学教师的课堂狂言妄议。我甚至感觉自己也成了一名小学生,明明白白地跟小学站在一起,但对她充满的全是仰慕,不敢有丝毫亵玩之意,更不敢轻易再在小学老师面前提“小学教育研究”几个字。我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加倍认真观察、记录,希望藉此参透小学教学之道。
2016.4.25周一
去年寒假,一附小突如其来要请一名代课老师,三个月。也许因为之前大半个学期的蹲点听课,虽然很是认真,但我感觉仍是隔靴搔痒,我那么渴求亲近小学,但她始终那么矜持地和我保持距离,我实在心有不甘。于是,我毛遂自荐去做代课老师。真要感谢一附小,尽管因为大学里授课任务不轻,我不能兼上全部课程,她们还是设法满足,为我提供了一种方便而特殊的代课方式——与一位实习老师合作教完这三个月的语文课。
一个月前,就是3月25日,是我第一次站上小学讲台,上的课文是人教版第六册课文《荷花》。备课时,我没有参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或教学网站,这么做是受了王崧舟的影响,虽然之前我也腹诽过他,但那都是以前不更事的表现。王崧舟备课究竟读教参、浏览教学网站与否,我不得而知,但他所呈现的课堂在内容上大都不落窠臼,有明显的“裸备”之风,这一点对我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
用裸备的方式反复研读教材之后,我把主要授课内容、授课过程确定下来,跟实习老师商定了上课时间,就去约同年级组的其他三位语文老师来为我听课。年级组长杨老师熟悉我的情况,听我说“处女秀”就请她们去听课有些吃惊,另外两位老师也是,但立即都热情地表示愿意,说要学习学习大学老师怎么教小学的课。我赶紧强调是请她们来帮我“把脉、定向”的,因为第一步定好方向,以后可以少走弯路。
虽然抱定了“就诊”的态度,真到了上课,我还是手忙脚乱:班主任管好课前纪律后,我站上讲台,面对60多双亮晶晶的眼睛,我角色进入极慢,竟一下忘了平日里观摩过多次的小学上课仪式该怎么举行,只好仓促问好;然后为了调整情绪,又直接板书课题就开始了新课……毕竟站了二十年的大学讲台,加之之前教过古代汉语,这《荷花》第一课时主要是教生字词,所以我较快地镇定下来,开始生字教学。
第一个字是“挨挨挤挤”中的“挨”。我单独写出一个“挨”,同学们说是个“ái”字,还组词说“挨打”。我趁势说这是一个多音字,以前大家知道它念ái,哪位同学上课不认真就会挨批评,有时犯错了还会挨骂、挨打。我问他们喜不喜欢“挨什么”,然后总结说:人们一般不会说“挨表扬”“挨鼓励”,而是说“受表扬”“受鼓励”,所以,“挨”是一种让人不高兴的体验,‘受’字就刚好跟它相反,后面接的都是令人开心的词。
从教室里的氛围来看,这种结合孩子生活的解释词义收到了效果,我很开心,继续教学读āi的“挨”。我先让同学们组词,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挨着”“挨挨挤挤”。我决定讲讲“挨挨挤挤”,就问他们什么情况下会挨挨挤挤。回答很有意思,说排队时挨挨挤挤。我担心他们的理解有偏差,赶紧说只有人特别多时排队才挨挨挤挤的,而且,即使人多,如果排队的人都非常有秩序,并且一个一个保持着礼貌的距离,那么,都不能用“挨挨挤挤”,也就是说,只有在人多并且大家靠得很近,甚至靠得连水都透不过去的时候才用“挨挨挤挤”。
看看同学们好像都明白了的眼神,我点出一幅挨挨挤挤的荷叶图(教材所配插图的荷叶并不挨挨挤挤),然后问,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中间可能有什么。有的说有鱼,有的说有露珠,有的说有荷花。这些答案让我觉得自己的提问太不明确了,我其实是想引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眼看引导失败,只好解围说:“池塘里很可能会有鱼,但鱼不在荷叶中间,是在荷叶下面。露珠呢,因为作者是清早去公园,荷叶上有露珠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到了夏天,荷叶上是不是通常会有荷花呢?这么挨挨挤挤的荷叶上面,你觉得荷花要怎样才能出到上面来呢?”大部分同学很天真无邪地说:“长上来!”有的同学看我继续期待,又想出一个答案“挤上来”,还有一位同学说“从一条小缝里钻上来”。虽然“挤”“钻”都很有在挨挨挤挤中努力的感觉,但我要的是“冒”字,于是在表扬了他们肯动脑筋后我直接指出了教材上的这个句子。
齐读之后,我对“冒”字作了个解释:冒出来是什么样子呢?比如,曾老师这下很热,头上冒汗了,就是说汗水从头皮里往外面渗了,渗到皮肤的上面来了。再比如,泡泡从水里冒出来了,说的是泡泡从水的下面冒到上面来了。为什么“冒”总是跟“出来”“上来”连在一起用呢?因为“冒”是古代的帽子,下面是眼睛“目”,上面是一顶帽子而不是一个“日”字,两横是帽子垂在两边的装饰品,跟上面的半包围结构是没有连在一起的。而且,“冒”字上下结构,上面宽,下面窄,帽子把眼睛盖住了。盖住了就看不清,所以可以组出“假冒”“冒充”“冒险”等词语。还有,如果本来是盖住了看不清的,现在突然出现了,是不是让人有点吃惊的感觉呢?比如,我们是三乙班,如果上课时出现了两个三丁班的同学,我们就会吃惊地问:“怎么冒出三丁班的同学来了啊?”在叶圣陶先生笔下,荷叶那么挨挨挤挤的,按理说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能挤到它们中间来,但是白荷花做到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白荷花太生机勃勃,太有力气了!它在不可能出现的地方出现了!
……
汗涔涔下课后,几位听课老师帮我做了即时点评。她们先是费心地挖掘了这堂课的优点,说我身份转换快,上课质朴,有的生字词解释让她们豁然开朗等,然后以该课作为案例,手把手告诉我一些基本常规,比如组织三年级教学的常规语言有哪些,三年级语文教学的常规流程是怎样的,三年级生字词教学的重点不在组词,所有要学生注意的字音都应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朗读时要有明确要求,等等。到此,我终于懂得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义,隔靴搔痒的感觉消失了,正如涸鱼终于游进了池塘,我也终于找到了职业发展的崭新生长点。
现在,我已经上了多堂小学语文课,上课年级从三年级拓展到了五年级,跟小学老师们的交流讨论也越来越深入、随性。应该说,因为主动靠近,我与小学之间的距离,已经实现了从隔江遥望、墙外探望再到并肩对望的转变。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