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大学新生适应期手机网络依赖性分析

2016-06-28臧俊斌孙佳佳

职教通讯 2016年8期
关键词:适应期新生大学

臧俊斌,孟 青,孙佳佳



90后大学新生适应期手机网络依赖性分析

臧俊斌,孟青,孙佳佳

摘要:紧随“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任务目标,跟随调研校区90后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过程,研究分析大学新生从入学到适应过程中的“兴奋期与烦躁期”。并着重针对当前90后新生的“空寂”大学生活,在中北大学(朔州校区)采用抽样问卷调查进行“Mobile Networks(M-N)”使用状况调研。分析调研数据给出了较为详细的统计数据图,以此分析大学新生的情感、行为、思维以及认知态特点,以确定其适应期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为后期90后新生的心里引导和教育教学开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依据。最后,以此为支撑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90后大学新生;适应期;手机网络;依赖性

90后大学生作为中国梦的未来接班人,他们思想开放、清新健康、活泼好动、富有朝气,是积极向上的一代。[1-2]同时,由于他们生长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经济急速增长、信息高速发达的新时期,促使他们具有机智但轻狂、成熟但盲目、感性但急躁的性格特征;进一步使他们变为衣食无忧、坐享其成的一代。[3-4]面对这群“理念转变迅速,思想活泼、早熟,个性自信、张扬”的新一代。[5]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任务目标,研究90后大学新生校园成长中过渡期的各种状况波动,探索最佳的教育、教学辅导方法和策略来升华大学教育工作。

一、“90后”大学新生过渡期特征的调研思路

为实现对“90后”新生更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就必须对其思想认知、行为特点、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模式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和掌控。因此,以中北大学朔州校区2013级1 5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遵循简单有效、真实合理、目的性强的原则,以其主流的3G/4G手机网络时代为背景,针对这代新生群体对其强烈的依赖感,进行了“Mobile Networks(M-N)”使用状况调查问卷,实现对90后新生现行的“空寂”大学生活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研。其主要问卷内容有手机网络接入类型、在网时间数、上网主要内容以及手机月消费额等。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根据中国山西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山西网民数量为1 620万,其中,手机网民量达到1 351万,因此,对“Mobile Networks(M-N)”的调研结果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使用互联网,信息网络一直伴随着“90后”一代的成长过程。[6-7]这必然会导致“90后”年轻一代在其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方面与上一代有所差异。

经过一年多的“Mobile Networks(M-N)”跟随调查,部分关键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从中可看出“90后”大学生们使用的接入网仍然为三大巨头网络,而相比“70后”、“80后”所使用的铁通网已逐步淡出新时期的舞台。对比2013年和2014年使用状况,大学生们对各自的接入网络类型变化波动整体较小,同比移动减少近12个百分点,联通和电信涨幅则平分秋色。其原因主要归于移动资费较高,同比其他两家则较低。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资费差距较大,学生们仍然倾注于移动网络,究其本质则与“90后”大学生张扬的个性以及追逐速度和潮流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移动网络仍然为“顶超”网;同比学生们对三大网络中涉及的资费认知心理考虑较少,以此反衬出学生们对家庭经济情况关注度非常小,及情感方面更倾注于坐享其成、追求自我。

图1 Mobile Networks(M-N)使用状况对比

此外,通过图1可以直观看出,“90后”大学新生一年过渡阶段中上网内容的显著变化。从刚入学的陌生环境到一年后的融入过程,其开始阶段主要通过微信/QQ/微博等手段进行与陌生网友以及高中同学进行交流来释放和消除陌生环境带来的孤独感,同比一年后幅度回落7个百分点,则很大程度上说明他们基本都融入到了新的大学环境中,因其情感的转移以及交际圈的改变致使孤独感消除以至于涨幅回落。

与此同时,玩游戏和看电影等手机网络休闲娱乐模式都同比都增长超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学生们在适应环境后,其时间消耗量和兴趣模式发生了显著性改变。在过渡过程中的一个烦躁期产生,其把大部分经历消耗于手机娱乐模式来消除内在的空寂烦躁感,上网的目的不再是学习,而成为排解寂寞空虚的手段。其比率达到近12个百分点,说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已基本演变完毕,而学习状态也产生巨大变化,从高中的“学习唯一性”转变为“复合多元性”模式。由此可以反衬出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从单一学习模式、孤独感过渡到空虚无聊、以及多元素混合的生活模式。

表1 Mobile Networks(M-N)使用时间数与挂科率年度对应 %

结合图1对学生Mobile Networks(M-N)使用状况的调研分析,进一步深入分析给出了学生入网在线时间数与期末挂科率的关系表如表1所示,以此来分析90后新生的学习状况和思维模式。通过表1可以看出,其在网时间数由2013年刚入学的每天1~2小时为主导转变为2014年的每天2~5小时,说明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已基本完成了大学的幸福感和兴奋期过渡,进一步验证了一份调查显示:63.7%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是聊QQ,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8]此外,对比两年度的挂科率可以看出挂科率随在网时间量超5小时以上比例为正比关系,同比一年增高将近9个百分比,比例极高。由此可见,大学相比高中阶段其学习任务同比下降,致使大学生活并不像高中阶段时的单一性、唯一性、以学习为重点,而是转变为空寂的多元思维态模式,目标恍惚,致使他们转向网络来排挤自己的空寂生活。以此可作为大学生结构性教育转变的一个参照因素,引导学生降低网络的持续在网时间数来下压挂科率。

三、应对适应期发展特征的对策

随着“90后”大学生对大学的适应,对大学的好奇心逐渐减弱,他们的幸福感也随之下降,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活无所事事、空虚、无聊,开始用手机填补空虚的精神寄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手机所具有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1)手机体积小,便于携带,并且现在的手机都是智能手机,聊天软件较多,其他功能丰富;(2)手机上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大部分地域是无线覆盖区域,为大学生上网提供了便捷通道,因此,“90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现在的“90后”大学生自身目标感、责任感不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因此,针对“90后”大学生的这种现象,提出了三点应对适应期发展特征的举措:(1)学校应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对大学生使用手机加以引导,提倡健康、有益的手机上网,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观。这样可以使“90后”大学生对手机有客观的认识,有效的减少浪费在手机上的时间,使其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学习上,对于挂科率的降低,有直接的作用;(2)开展丰富多彩的手机“Mobile Networks(MN)”第二课堂活动,运用第二课堂激发“90后”大学生对手机APP开发的兴趣,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将“90后”大学生与手机互动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对APP的探索中,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家开发新型APP。将“90后”大学生的空闲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使他们充实起来以此来减少其对手机的精神依托,也进一步引导他们产生创新科技的思想理念;(3)不定期开展与沟通有关的活动,如组织一对一真心话访谈、团体野外聚餐等。这样可以促进“90后”大学生之间直接的心灵交流与沟通,减少对手机“Mobile Networks(M-N)”的依赖,使“90后”大学生真正的走出宿舍,让友谊在真实世界里存在,为实现文明、和谐,自由的中国梦输送创新性的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辉,彭秀芳,梁凌寒.90后大学生的自我状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5):95-98.

[2]张晓京,文书锋,金添.“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114-117.

[3]马可,陈胜男.浅析“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J].理论导刊,2009(12):72-74.

[4]Lawrence M.Lesser.Functional Fun in Statistics Teaching∶Resources,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J].Journal of Statistics Education,2009(12):1.

[5]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111-114.

[6]樊泽民,陈怡琴.时代标签语境下的“网络一代‘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现象解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1):62-66.

[7]徐喆.3G时代“90后”大学生沉迷手机上网的类型及案例分析[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4):122-123.

[8]戴长澜.中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责任编辑秦涛]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厅2015年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森林防火系统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021095)

作者简介:臧俊斌,男,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传感网络及器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8-0053-03

猜你喜欢

适应期新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重获新生 庇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大学求学的遗憾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探寻高一学生如何顺利度过数学“适应期”
新生娃萌萌哒
女教师产后返岗适应期的“危”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