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分级诊断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2016-06-28刘浏潘轲
刘 浏 潘 轲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放射科 恩施 445000
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分级诊断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刘浏潘轲△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放射科恩施445000
【摘要】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分级诊断脑胶质瘤临床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2-01我院收治的38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高级别23例,低级别15例,均采用常规和动态增强MRI扫描,并结合Ktrans计算机系统,检测颅内占位性病变和瘤周水肿区Ktrans和Ve值。结果高级别胶质瘤Ktrans和Ve值分别为(0.21±0.15)、(0.91±0.13),低级别胶质瘤Ktrans和Ve值分别为(0.08±0.05)、(0.51±0.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参数分级ROC分析,Ktrans和Ve值ROC下面积分别为0.912和0.884,Ve值以0.88为阈值,其灵敏度为85%,准确度为88%,特异性为86%,Ktrans以0.12为阈值,其灵敏度为85%,准确度为90%,特异性为87%。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分级对诊断脑胶质瘤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可作为该疾病一种重要检查手段。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分级;脑胶质瘤;诊断价值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预后最差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50%~60%,该疾病预后差,即使传统手术联合放、化疗等综合方法,低级别胶质瘤平均存活时间为3-5年,高级别的仅为1~2a。虽然手术能杀灭残余瘤细胞或抑制其增殖,但其仍受到病理类型和发现时间等影响[1],故临床早期诊断对预后有一定提高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分级对脑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01-2012-01 38例脑胶质瘤患者,男29例,女9例;年龄14~71岁,平均(52.4±10.5)岁;WHO分级标准:Ⅱ级21例,Ⅲ级10例,Ⅳ级7例;临床症状:头痛31例,恶心呕吐27例,发作性四肢抽搐12例,意识丧失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MRI检查禁忌证患者,排除拒绝治疗者。
1.2方法使用GESignaTwinspeed1.5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8通道头部相控阵线圈,序列包括头颅横轴面T2-FLAIR和T1WI,T2-FLAIR序列参数中纵向弛豫为2 000ms,回波时间为120ms,脉冲序列重复时间为8 300ms,回波链长度为36,矩阵为320×256,层厚为5mm,间距为1mm,视野为24cm×24cm。T1WI参数中纵向弛豫为750ms,回波时间为24ms,脉冲序列重复时间为1 800ms,回波链长度为8,矩阵为320×256,层厚为5mm,间距为1mm,视野为24cm×24cm。MRI动态增强扫描采用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序列,回波时间为1.1ms,脉冲序列重复时间为2.8ms,矩阵为128×128,层厚为5mm,间距为1mm,翻转角为12°,共16层,连续采集40个时相,视野为24cm×24cm,扫描时间为150s,分辨率为3.5s,对比剂采用泛影葡胺,剂量为0.1mmol/kg,经手背静脉注射,注药流速为3mL/s,且同时注射生理盐水20mL,扫描3个时相作为蒙片,翻转角分别为2°、10°、35°。
采用Ktrans计算机系统进行定量参数分级,由此产生Ktrans和Ve伪彩图,结合伪彩图和常规增强T2WI确定兴趣区,由两名神经影像医生双盲测量,将ROI置于病灶实性部分和瘤周水肿带,每个部位检测3次,ROI包括实性强化部分,避免坏死组织和血管。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将相关因素调查统计的内容作为变量,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MRI动态增强扫描脑胶质瘤Ktrans和Ve值比较MRI动态增强扫描脑胶质瘤Ktrans和Ve值比较,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Ktrans和Ve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动态增强扫描脑胶质瘤Ktrans
2.2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分级ROC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分级ROC分析,Ktrans和Ve值ROC下面积分别为0.912和0.884,Ve值以0.88为阈值,其灵敏度为85%,准确度为88%,特异性为86%,Ktrans以0.12为阈值,其灵敏度为85%,准确度为90%,特异性为87%,见图1~2。
图1 T1WI增强扫描见左枕叶肿瘤呈显著不均匀强化 图2 Ktrans伪彩图,可见病灶实性区Ktrans值显著升高
3讨论
胶质细胞瘤是来源于神经上皮肿瘤,瘤细胞分化程度在治疗方案和患者预后等各个方面均有差异,目前在临床上对肿瘤分级常规采用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但这些方法均存在创伤性,且肿瘤结构复杂多变,即使病理取出也很难完全保证取出病变组织,且病理取出点不能代表肿瘤细胞分化全部程度[2]。研究[3]称,在MRI上,增强检查强化部分能代表肿瘤活性成分,但强化最显著部分和肿瘤分化最差部分不是完全一致的。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微环境、代谢和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多。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胶质瘤的诊断特异性达70%以上,且和病理组织学准确性也较高,在80%左右[4]。
研究[5]通过对恶性肿瘤研究指出,采用药代动力学模型能反应出活体组织微血管病变情况,Ktrans值也能定量性得到结论。报道称,Ktrans在恶性肿瘤中明显高于良性肿瘤,且较正常组织明显减少。Ktrans值可作为临床上胶质瘤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标准之一,化疗后疗效满意者该值水平明显下降,反之则明显升高,且在瘤细胞浸润上,侵润程度越高,则Ktrans值越高,两者为正相关[6]。高级别胶质瘤能产生较多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会促使内皮细胞增殖,血管通透性增加,且会生成更多的不成熟的新生毛细血管,会增加通透性。活体测量血管通透性可评定肿瘤分级和判断肿瘤侵袭程度,血管通透性越高,则肿瘤级别越高,恶化程度越高,预后也越差[7]。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运用Ktrans计算机系统,能很好的消除动脉对胶质瘤影响性,因胶质瘤和其他肿瘤区别重点在于血脑屏障,造影剂不能通过正常的血脑屏障,正常脑组织的Ktrans理论上为0,而在炎症、肿瘤或者缺血等病变情况下脑组织Ktrans则会明显升高[8]。因在肿瘤病变情况下,血脑屏障会遭到破坏,毛细血管通透性会明显增加,Ktrans值也会明显增加。本文结果显示,胶质瘤恶性病变越高,Ktrans和Ve值也越高,两者为正相关,但在敏感度上,Ktrans和Ve值ROC下面积分别为0.912和0.884,Ve值以0.88为阈值,其灵敏度为85%,准确度为88%,特异性为86%,Ktrans以0.12为阈值,其灵敏度为85%,准确度为90%,特异性为87%,和相关报道[9]结果类似,均说明了MRI强化定量参数分级对胶质瘤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研究[10-11]指出,除了定量参数分级诊断胶质瘤后,还可根据年龄、MRI图像等综合评定,一般情况下,等级较低的胶质瘤,常见儿童,肿瘤周围有包膜,切除后一般不复发,MRIT1上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为高信号,增强后肿瘤不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室管膜下巨细胞型胶质瘤则常位于室间孔附近,好发于老年人,形成分叶状肿块,可见钙化或囊变。故临床可据此综合判断,减少漏诊或误诊。
4参考文献
[1]葛亚娟,高军喜,姜磊,等.术中超声、术中超声造影与MRI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的诊断一致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19):3 444-3 449.
[2]程勋全,王自勇,朱大高,等.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规律的动态MRI影像观察及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3(10):1 320-1 323.
[3]Liimatainen,T,Hakumaki,JM,Kauppinen,RAetal.MonitoringofgliomasinvivobydiffusionMRIandH-1MRSduringgenetherapy-inducedapoptosis:interrelationshipsbetweenwaterdiffusionandmobilelipids[J].NMRinbiomedicine,2012,22(3):272-279.
[4]陈应瑞,李伟雄,林映如,等.18F-脱氧葡萄糖PET对判断脑胶质瘤手术并放疗后肿瘤残留的价值[J].癌症,2012,23(10):1 210-1 212.
[5]阴晓娟,邓振生,张秀春,等.利用T1加权动态对比度增强灌注MRI技术确定脑胶质瘤放疗靶区的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4):310-313.
[6]赵红领,高绚照,刘惠萍,等.MRI和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6):454-456.
[7]Jiang,L.,Zhou,Q.,Mu,K.etal.PH/temperaturesensitivemagneticnanogelsconjugatedwithCy5.5-labledlactoferrinforMRandfluorescenceimagingofgliomainrats[J].Biomaterials,2013,34(30):7 418-7 428.
[8]苏优勒,窦长武,武文元,等.Fhit、Survivin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MRI瘤周水肿的关系[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36-41.
[9]李丹明,武新虎,朱锡旭,等.MRI-CT图像融合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影响[J].癌症,2012,27(5):544-548.
[10]权启萌,张贵祥.MRI评估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应用及相关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5(1):197-200.
[11]王如,钱立庭,汪世存,等.11C蛋氨酸PET/CT与MRI对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11):766-768;772.
(收稿2015-05-13)
通讯作者:△潘轲(1973-)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头颅影像,E-mail:1017255170@qq.com
【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0-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