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狼”烟似起

2016-06-27云娟娟

中国服饰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淘跨境进口

云娟娟

作为进口外贸新业态,零售进口跨境电商的意义毋庸置疑。“它将传统海淘阳光化,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商品选择和更便捷购物体验的同时,降低了监管成本,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开创了新模式,实现了政府、社会、消费者和企业的共赢格局。”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健告诉记者。

然而,每年上千亿元人民币的出境购物以及海外代购业务,让国家意识到,中高端消费是一块亟需被吸引回国的“肥肉”。

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居民在境外消费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40%。在2015年进出口双降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增速却超过30%。已经从高端消费品向一般日用品渗透,造成税收、外汇流失,“爆买”行为也在影响着国家形象,因此,此次税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不仅针对“海淘”跨境电商,对海外“爆买”其实同样调整了行邮税,这些都是在应对海淘对国内消费的冲击。

那么,本次税改真的是保护国产品牌的利器?“狼”真的来了?

政策局限性

中国的跨境电商兴起于近两年,仍走在创业的艰难道路上,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通过探索“互联网+外贸”、整合大数据技术应用,跨境电商创造出很多国外没有的新业态、新模式,已经发展成为在全球领先的行业。通过引进国外有竞争力的商品,客观上加速淘汰国内落后产能,刺激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配合政府推动了供给侧改革。

然而,这种税改“避狼术”未必奏效。目前,跨境电商新政的部分监管要求已被暂缓一年执行。其调整的背后,是多方利益的角逐。对此,有业内观点认为此举是对 B2C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从鼓励转为限制,由此也引发不少担忧和争议。

首先,取消免征额,产生新的不公平。一般贸易目前仍然享受50元的免征额,而单对跨境电商取消50元免征额,难免不公。另一方面,在50元免税政策下,会倒逼商家采用订单拆分,化整为零的方式避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正规纳税的企业,反而处于不利的竞争态势之下,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其次,跨境电商物品虽然通过邮递渠道进境,但不同于亲友馈赠、旅客行李,仍然具有贸易性质。全环节仅征收行邮税,低于国内销售的同类一般贸易进口货物和国产货物的税负,长此以往,构成不公平竞争。

此外,新政的本意也在堵住税收漏洞,增加国家税收,但清单极大地限制了进口,不仅不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反而会造成行业倒退。据统计,受通关单的限制,绝大多数食品、化妆品、保健品、母婴用品短期内将无法进口,占跨境电商进口总量90%以上的商品受此影响。此次新政实施,应该符合经济和市场发展规律适当调节,不应人为过度干预。

复杂供应链

作为电商的细分领域,跨境电商之所以姗姗来迟(刚刚两三年),是因为跨入门槛太高:供应链、物流、政策,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而它的毁灭却能如此简单—用户可以对价格不敏感,却对真品与否锱铢必较。任何一次假货事件,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对一家跨境电商,甚至是整个行业产生毁灭性打击。

没有一家正规电商会故意售卖假货,但假货仍不可避免,因为跨境电商还没有强大到足以重构供应链体系,代理商、经销商、买手……这些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京东全球购负责人徐庆飞就曾表示:“在行业痛点上,所有人的共识是一致的,跨境电商的商品如何来,困难集中在商品供应链的铺设与控制上。”

除此之外,跨境电商的占比远没带来“狼”来了的矫情。亿邦动力数据显示,跨境产业严重依赖母婴、化妆品、保健食品三大标准化类目的上量,没有实质性地改变中国人海外购物的习惯,从整个网购市场占比来看,2015年,众多跨境电商的价格战杀到最后,跨境消费额占比还是徘徊在5%上下,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

同时,跨境企业经营难度增加,按照新政,2000元以上的商品将按照一般贸易进行全额征税。因此,跨境电商如果还想做2000元以上的商品,就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二十一类、九十七章、8294个税目,数万个子目来进行预归类,无疑是一项相当浩大的工程,引入“狼”的难度也显然增加。

消费信任危机

利用跨境电商,“海淘客”们一方面不想在国内专柜购买价格昂贵的进口商品,另一方面又想拥有高品质的生活,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国内商品质量的不信任,这促使人们纷纷转向海淘。

花旗银行一项研究表明,5年后中国新富阶层总资产是美国的两倍。但是中国新富阶层在赢得巨大财富的同时,却失去了对中国本土制造的信心。新富人群从奢侈品开始,如今已转向到连日用消费品都要选用进口货。

如果说上一个10年阿里巴巴成功地把中国廉价商品卖到全世界,现在海淘一族几乎是从婴儿奶粉、牛奶、水果,到洗发水、面膜、服装等吃喝拉撒睡的所有产品都从国外进口,海淘正大规模地向普通大众消费群体迈进。譬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奶粉,日本、韩国儿童零食,德国厨具等等更是海淘名单的爆品,吸引了众多中国消费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促进消费回流、促进消费升级,仅仅依靠调整税率等手段拉动海外消费回流、防“狼”入侵作用有限,关键还是要让老百姓愿意在国内消费。

消费习惯一旦成型,将很难改变,重建信任更要付出长期的考验。因此,京东全球购总经理邱煌认为,即使税改后价格上调,消费者仍会忠于海淘。

企业竞争力

跨境电商从一定程度上刺激或激励了国产品牌的成长,但中国真正的防狼术在于国产品牌的竞争力。

财经评论员刘艳表示:“新政更多是为鼓励国货自强不息。但国货不能因增加了跨境平台的税收,就可以躺在床上去遐想自己的市场占有,相反在绝对公平的前提下,国外企业会挑选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到国内,那时候国内品牌的产品受到的冲击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过去,老百姓会饥不择食去国外买东西,现在他要把有限的钱花在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上,要求的是更高质量的产品,而不再是价格低就符合标准。”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的企业静下心来潜心打造品牌及增加商品的品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从长期来讲,真正有实力,能够与品牌商一起成长、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共同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降低相关产品的进口税、消费税,缩小境内外差价,让消费者能在国内以同样的价格买到国际产品。与此同时,通过免税店和跨境电商,让老外在中国能够消费更多。否则,虽然现在“狼”还没来,但不敢保证以后会不会有,甚至更多?

猜你喜欢

海淘跨境进口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进口食品
“海淘”机会数据
海淘鏖战
海淘党购物手册
2014年1~8月我国猪肉进口38.3万t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