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

2016-06-25余尚瑾杨奡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新媒体

余尚瑾 杨奡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

余尚瑾杨奡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我国自古是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民族和谐相处,民族文化共生同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古老的文化渐渐流失于时光长河,在新媒体大规模普及日常化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多样的方式记载文化,使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得以留传,是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及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每个人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对少数民族文化记录传承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利用其更好地传播、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建议

中国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多文化国家,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文化繁荣,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既是中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民族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时代涌出了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形式。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他让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造成不小的冲击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应对挑战,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化保留并传播,引领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通常我们所说的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通讯或手机终端、数字电视等,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传播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多种方式将信息传播到接收终端如手机等电子产品、电脑等,实现信息和服务的传播传递。因而新媒体应当是一种突破固有的传播方式借助新的传播手段而充分实现个体自主选择和传播信息的媒介。

(一) 互联网及4G用户普及率提升,移动网络应用迅猛发展。

从国内目前互联网及4G用户数量发展来看,我国新媒体用户整体规模增速放缓。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6.49亿人,比2013年仅增长3117万人,普及率增长2.1%,达到47.9%。据此估计,2015年我国互联网网民将接近7亿人,普及率达到50%,手机网民将超过6亿人。

(二) 媒介融合速度加快,传统媒体不断采用新媒体技术。

为了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和视频化的趋势,传统媒体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

(三) 广告进一步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

作为媒体的主要宣传形式,广告日益转向新媒体,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的市场份额已经出现明显的下滑态势,网络媒体成为第一大广告收入媒体,未来网络广告尤其是移动广告所占的份额将继续增长。

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所具有的时代特点和优势更加突出,也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背景,为当前信息时代消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宽广、更直观的传播渠道。新媒体对信息及文化传播的力量不容小觑,这也为现代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因此,加强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了解,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对新媒体下所形成的广告带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都非常有利。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瑰宝。

中华文化是由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积淀,形成了和谐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少数民族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史诗以及音乐、舞蹈、绘画、有价值的科学典籍;建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这些优秀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及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让许多少数民族人民渐渐与外部失去联系,许多人都无法更深地了解、接触少数民族文化。其次,由于外国文化的冲击,人们似乎更加偏向于去享受国外的文化、节日等等。这都让原本流传区域极小的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保证我国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提炼民族文化精髓,打造民族文化精品。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更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图书、娱乐等等。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并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与充实。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少数民族文化。

利用新媒体等先进技术将不同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出来并进行对比,让人们能更好的认识并了解其特点,然后取其精华,用微博、微信、视频等来进行大量的宣传和报道,让人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为人们熟知。当然,人们还可以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旅游景点,并对其加以开发创作,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在这样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而其基于网络的开放性与丰富性,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研究提供了空前的便利。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多样化,无不改善着人们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与媒介之间彼此依存。没有媒介,文化也就丧失了依附的载体。有了媒介,文化才能得以更好的传播与发展。因此,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体现,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但是,我们必须避免简单意义上的现代技术与民族文化的堆砌,而要利用数字技术语言,全面深挖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内容,牢牢把握新媒体的价值、原创性、效应及生命力这四个特点。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寻找新媒体延展的可能,并以认真的态度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创作。这样,才能让具有古老东方气韵的少数民族文化借着新媒体技术的翅膀,翱翔于世界文化之林。

杨奡(1997.2-),女,汉族,湖北宜昌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22-01

作者简介:余尚瑾(1997.1-),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新媒体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研究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