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产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6-06-24新疆和田县人民医院新疆和田848000

关键词:护理干预剖宫产效果

赵 君(新疆和田县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



剖宫产产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赵 君
(新疆和田县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

【摘要】目的 探讨剖腹产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剖宫产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术后3天疼痛评分为(2.18±0.74)分,应用止痛药物44例(44%);对照组术后3天疼痛评分为(3.99±0.88)分,应用止痛药物81例(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24 h内首次泌乳50例(50%),24~48 h首次泌乳39例(39%),<72 h首次泌乳11例(11%);对照组产妇24 h内首次泌乳14例(14%),24~48 h首次泌乳54例(54%),<72 h首次泌乳32例(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患者的专业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疼痛评估、环境护理干预和泌乳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的疼痛感,对促进早泌乳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干预;效果

剖腹产是临床经常选择的一种分娩方式,但是剖宫产后由于疼痛、不良心理等影响了产妇的恢复,为此,我们进行了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剖宫产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8.5±5.4)岁;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8.5±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术后1天向患者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和饮食指导;干预组成立护理干预小组,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工作5年以上护师3名。对小组成员集中培训,主要培训病例筛选、健康教育的手段、干预措施的实施、观察指标采集、研究资料的收集。具体干预措施为:(1)加强对患者的专业指导和健康教育。首先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根据不同内容应用单独讲解、动作示范、集体讲解、多媒体讲课、发放书面资料、电话咨询、康复患者或配偶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宣教,介绍产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防措施等,让产妇对剖宫产后的护理有基本的了解。(2)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的配合护理,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1]。(3)疼痛评估。首先让护理人员明了疼痛分级,对产妇进行疼痛评估,增加巡视次数,主动了解产妇疼痛情况,并做好记录,向产妇说明疼痛是剖宫产常见的并发症,可以播放音乐讲解相关知识,分散产妇的注意力,若产妇不能耐受,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镇痛。(4)环境护理干预。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安静的病房环境,让患者能够保持身心愉悦,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接受治疗。病房每天都要通风,温度湿度保持稳定,定期进行打扫,保持清洁干净无异味。(5)泌乳护理干预。指导正确的喂哺方法,首先指导产妇选择合适的体位,在婴儿臀部适当垫高,减少产妇疲劳,在哺乳前用温水洗乳房,指导产妇喂奶时正确含接乳头,哺乳一侧乳房然后再哺乳另一侧乳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3天疼痛情况及止痛药物应用情况比较

干预组术后3天疼痛评分为(2.18±0.74)分,应用止痛药物44例(44%);对照组术后3天疼痛评分为(3.99±0.88)分,应用止痛药物81例(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3天疼痛情况及止痛药物应用情况比较

2.2 两组首次泌乳时间比较

干预组产妇24 h内首次泌乳50例(50%),24~48 h首次泌乳39例(39%),<72 h首次泌乳11例(11%);对照组产妇24 h内首次泌乳14例(14%),24~48 h首次泌乳54例(54%),<72 h首次泌乳32例(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首次泌乳时间比较 [n(%)]

3 讨 论

有效控制疼痛是剖宫产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2]:①子宫收缩。剖宫产术后常规使用缩宫素止血,子宫收缩剧烈,导致一些疼痛敏感患者下腹疼痛;②切口疼痛。③情绪因素。泌乳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由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的生理过程,催乳素在泌乳的启动和维持乳汁分泌中起重要作用,频繁吸吮乳头及乳房的排空是重要因素,而紧张、焦虑、抑郁等产后不良心理因素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的显著变化[3],影响垂体分泌催乳素,从而影响乳汁的分泌,致产后母乳喂养率下降。剖宫产产妇由于伤口疼痛、体位受限等因素,加之有相当数量的产妇是初产妇,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低,产妇自信心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一个重要因素[4]。因此要给产妇更多的鼓励、安慰与体贴,指导正确的哺乳技巧,提高产妇的自信心,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3天疼痛评分为(2.18±0.74)分,应用止痛药物44例(44%);对照组术后3天疼痛评分为(3.99±0.88)分,应用止痛药物81例(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24 h内首次泌乳50例(50%),24~48 h首次泌乳39例(39%),<72 h首次泌乳11例(11%);对照组产妇24 h内首次泌乳14例(14%),24~48 h首次泌乳54例(54%),<72 h首次泌乳32例(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加强对患者的专业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疼痛评估、环境护理干预和泌乳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产妇的疼痛感,对促进早泌乳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温素兰.护理干预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促进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3(7):125.

[2] 刘素梅.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1):26-27.

[3] 赵 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72-73.

[4] 杨国芬.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1):3569.

本文编辑:张 钰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06.151.02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剖宫产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抓住“瞬间性”效果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