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痞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2016-06-24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消痞胃轻瘫排空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

张 月 董 艳 周 静 晏丽丽(唐山 063000)

消痞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

张月董艳周静晏丽丽(唐山 063000)

提要目的:研究消痞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降糖处理方案,使血糖控制平稳,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痞方,1个月为1个评估疗程,观察3个疗程。临床观察症状积分、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66.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胃轻瘫临床症状积分情况、降低血糖、改善血液黏稠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痞方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确切、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消痞方;脾虚气滞;益气消痞;疗效评价;消渴;痞满;积滞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指糖尿病患者胃动力低下,临床表现为:早饱、上腹胀满、厌食、嗳气,大便溏薄,严重者有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甚至有体质量下降等。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尤为常见。本病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临床特征,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寻求治疗本病的有效干预方法是当今医学亟待探讨的课题,近年来笔者应用消痞方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门诊或住院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8.1±11.7)岁,糖尿病病程(10.2±4.3)年,胃轻瘫病程(2.3±0.7)年,糖化血红蛋白(7.9±0.3)%;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9.2±11.3)岁,糖尿病病程(11.4±3.8)年,胃轻瘫病程(2.2±0.6)年,糖化血红蛋白(8.0±0.2)。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2003年糖尿病诊断标准[1]并符合DGP诊断标准[2]。入组诊断标准为:(1)糖尿病病史;(2)具有持续嗳气、早饱、腹胀、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并持续2周以上;(3)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B超检查排除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等疾病;(4)胃排空试验提示胃排空延迟;(5)排除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代谢紊乱疾病。

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将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6.1~8.8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控制在7.8~11.3 mmol/L之间。

⑴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10 mg每天3次,餐前30 min口服。⑵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痞方治疗,处方(党参30 g,黄芪、茯苓各10 g,白术、枳壳各15 g,木香6 g,厚朴、莱菔子、炙甘草各10 g)由唐山市中医医院煎药室文火煎30 min,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口服,日1剂。

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

3观察指标

3.1症状积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如胃脘胀满、早饱、厌食、纳呆、恶心或呕吐、嗳气)的积分变化。参照《胃肠动力学基础与临床》[3]中相关内容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积分标准如下:0级:无症状;1级:偶有症状,或程度很轻,不影响生活和工作;2级:介于1级和3级之间;3级:症状频繁,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4级:症状严重,病人异常痛苦。分别记以0~4分,计算治疗前后的症状总分值。

3.2疗效评定参考《内科学》第6版有关标准[4]评定。显效:症状消失,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提示无胃扩张,胃蠕动正常,胃排空时间<4 h,饭后12 h胃内无食物滞留。有效:症状基本消失,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提示无胃扩张,胃蠕动基本正常,胃排空时间4~6 h,饭后12 h胃内有少量食物滞留。无效:症状无好转,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无改变,胃蠕动及胃排空时间无改善。

3.3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检测方法:所有患者空腹12 h,晨起经肘静脉采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4结果

4.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6.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4.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两组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比较  (分,

M: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3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经过治疗,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M: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4.4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无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疗效显著(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3。

5讨论

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胃轻瘫是由于糖尿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内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出现胃排空延迟所致。另外,大量研究表明,[5]高血糖不仅可直接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胃肠道激素分泌,而且还能影响胃的运动功能,并且由此带来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西医多采用促进胃动力方法来治疗,但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较少,常用药有多潘立酮、胃复安、西沙必利等,也常配合制酸和胃黏膜保护制剂,但总体疗效不佳,且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性,长期使用患者也难以接受。

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中医“痞满”“胃缓”“呕吐”“积滞”等范畴。《丹溪心法》记载:“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饮不能施化为痞者。”说明痞满与脾胃的重要关系。《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精微得以下行。消渴病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气机郁滞,则胃肠受纳、推动、腐熟的功能下降,出现痞满、呕吐等证。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认为,糖尿病胃轻瘫的基本病机是脾虚失运,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脾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但无论痰凝还是血瘀都会影响气机运行,造成气滞,故认为其基本发病机理为脾虚气滞。这与其他学者观点基本一致。[6-7]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胃受纳失常,故见早饱,腹胀;《内经》指出:“清气在下,则生飱泻。”故见大便溏;胃气不降,其气上逆,故见恶心、呕吐。笔者针对本病脾虚气滞的基本病机特点,制定了益气健脾,行气消痞的治疗大法,自拟消痞方,方中党参健脾和胃,黄芪补中益气,共用益气健脾和中为君药; 白术甘温,健脾燥湿,偏于守中;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益脾和胃,渗湿利水,偏于下行,二药相配,守中有通,相得益彰,共为臣药。枳壳、木香、厚朴、莱菔子行其气滞,通腹消胀,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为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共奏益气健脾,行气消痞之功,本方补而不腻,行气而不损正,散中有收,收中有散。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黏度变化比较

组别时间全血黏度切变率(mpa/s)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对照组治疗前20.68±2.149.58±0.544.36±0.061.68±0.04 5.58±0.12 0.78±0.17 治疗后19.15±1.34○9.25±0.63○4.30±0.11○1.64±0.02○5.50±0.11○0.78±0.18○治疗组治疗前20.82±1.939.54±0.584.42±0.201.68±0.03 5.56±0.18 0.76±0.16 治疗后17.99±1.11*△8.77±0.60*△4.16±0.09*△1.61±0.02△ 5.22±0.16*△0.81±0.18*△

M: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党参[8]具有兴奋胃平滑肌的效应;黄芪[9]有促胰岛素分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茯苓[10]能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白术[11]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并降低血糖;木香[12]能保护胃黏膜,并对胃肠平滑肌有显著地解痉作用;枳壳[13]有效增强胃肠道运动功能;厚朴[14]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并促进胃肠道蠕动;莱菔子[15]可以促进胃肠排空。诸药并用不仅能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排空,而且还能保护胃黏膜,改善微循环。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应用益气消痞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黏稠度等方面有较好疗效。本方法为糖尿病胃轻瘫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无毒副作用,消痞方可以作为基础方治疗本病,可供临床借鉴应用。因观察病例数量少,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随访观察,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

[2]潘长玉.糖尿病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4

[3]王振华.胃肠动力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

[4]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95

[5]周丽荣,林征.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进展[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10):589

[6]何海波.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7):769-771

[7]周金香,李思宁.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学研究现状及分析[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8(3):66-67

[8]杨仙芳.党参对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J].中国新医学论坛,2007,7(4):36-37

[9]季荣进.黄芪的生物学特征、功效及现代制剂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2,5(9A):176-177

[10]王海峰.茯苓的现代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1,9(12):44-45

[11]孔增科,周海平,付正良.常用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12]魏华,彭勇,马国需,等.木香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2,43(3):613-620

[13]马亚兵.枳壳的胃肠作用及炮制前后的变化[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22(3):28-29

[14]董文婷.厚朴治疗术后肠麻痹4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6):138-139

[15]李海龙,李梅,金珊,等.莱菔子对豚鼠体外胃窦环形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16(4):215-217

(2016-01-19收稿)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615(2016)01-0051-03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No.2013256

猜你喜欢

消痞胃轻瘫排空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枳实消痞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枳实消痞丸治疗胃寒肠热型痞满经验总结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