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方不同时间给药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2016-06-24河北工业大学医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河北工业大学医院

孙丽芳 张丽欣△ 邢利和△ 刘 毅△ 张丽丽△ 石雪华△ 李 娜△(天津 300130)

补阳还五方不同时间给药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河北工业大学医院

孙丽芳张丽欣△邢利和△刘毅△张丽丽△石雪华△李娜△(天津 300130)

提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方不同时间给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导致血管性痴呆小鼠的行为学变化。方法:利用双侧颈动脉反复结扎再通的方法复制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造模即刻给中药补阳还五方和造模后3天给该药,治疗10天后观察两组痴呆小鼠行为学的不同。结果:补阳还五方即刻治疗组跳台实验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明显减少,说明即刻治疗组小鼠与3天后治疗组小鼠的记忆成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方即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优于3天后治疗,所以血管性痴呆一旦确诊应采取尽快治疗的原则。

关键词补阳还五方;血管性痴呆;不同时间;行为学;缺血再灌注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多种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导致痴呆综合征的总称,[1]主要表现为日常行为能力和智力的障碍,前者表现为神经症状与体征,后者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等。在我国,血管性痴呆主要由各种因素造成的脑缺血所致,临床治疗西医疗效欠佳。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有显著疗效,[2]但临床往往用于西药治疗之后作为辅助手段,传统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最佳时机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复制拟血管性痴呆发病的小鼠模型,观察发病后不同时间段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方治疗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病选择合适治疗时间提供依据基础。

1实验材料

1.1实验研究所用动物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培育的健康昆明小鼠40只(雄性),体质量29 g±1.4 g。

1.2中药补阳还五方组成黄芪100 g,当归尾6 g,赤芍、红花、川芎、地龙、桃仁各5 g(制成1 g生药/mL,5 mL,小鼠灌服,2次/日)。本实验所用中药均购自北京同仁堂药房。

1.3主要仪器小鼠跳台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2研究方法

2.1复制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随机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即刻给药组、3天后给药组。参照文献[3]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将昆明小鼠用10%的水合氯醛(0.35 g/kg)进行麻醉,成功后将小鼠颈正中部消毒,切口约3 cm,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穿好“4”号丝线,将颈总动脉拴住,拉紧丝线扣,系活扣,将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阻断20 min,松开,使血液回复流通10 min,再次拉紧,阻断血流20 min,第2次再灌注后观察30 min,缝合。其中假手术组只分离而不结扎血管,观察时间与其他组相同。

2.2中药治疗方法即刻给药组术后动物苏醒后开始给药,3天后给药组术后3天开始给药。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均灌服生理盐水10 mL/kg体质量。治疗均由同一操作者进行,每日2次,连续治疗10天。

2.3行为学检测方法治疗结束后采用跳台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4]检测设备为一个大小为12 cm×12 cm×7 cm的跳台箱,箱子分为两间,底部有一个可通电的铜栅栏(36 v)。后侧均有一高度为4 cm和直径3 cm的橡皮垫,此为安全区域,小鼠可回避电流刺激。实验中,接通电流,记录小鼠遭到电流刺激后跳上橡皮垫所用的时间——反应时间,以及小鼠5 min内受到电流刺激的总次数——错误次数,记录,视为小鼠的学习成绩。48 h后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小鼠受到电流刺激后跳上橡皮垫的反应时间和第1次从橡皮垫跳下的潜伏期和小鼠5 min内受到电击的次数即错误次数,作为记忆成绩。

3结果

由表1、表2可见,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小鼠反应时间较短,潜伏期较长,5 min内错误次数较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下降,提示造模成功。即刻治疗组和3天后治疗组小鼠反应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均缩短,潜伏期均延长,5 min内受电击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故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说明中药治疗组均有提高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即刻治疗组和3天后治疗组小鼠学习成绩之间(反应时间及错误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记忆成绩(潜伏期及错误次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刻治疗组潜伏期均延长,5 min内受电击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说明即刻治疗组疗效优于3天后治疗组。

表1血管性痴呆小鼠跳台实验学习成绩

组别例数反应时间(s)错误次数(次)假手术组1016.58±3.21△ 1.49±0.19△ 模型组1052.01±7.81 8.13±2.01 即刻治疗组1042.89±4.29△*4.48±0.49△*3天后治疗组1047.41±6.94△ 5.19±0.75△

M:与模型组相比,△P<0.05;与3天后治疗组比较,*P>0.05

表2血管性痴呆小鼠跳台实验记忆成绩

组别例数潜伏期(s)错误次数(次)假手术组10259.89±34.97△1.39±0.18△ 模型组1073.05±9.938.21±2.18 即刻治疗组10171.08±24.13△#3.97±0.51△#3天后治疗组10129.85±26.94△5.08±0.73△

M:与模型组相比,△P<0.05;与3天后治疗组比较,#P<0.05

4讨论

4.1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复制本实验采用缺血再灌注建立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跳台实验显示:模型组血管性痴呆小鼠与假手术组小鼠比较,其反应时间长,潜伏期短,5 min内受电击的错误次数多,说明模型组小鼠记忆能力较差,模型组小鼠的智能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与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表现一致,提示实验造模成功。研究表明,临床常见血管性痴呆患者主要病因为脑梗死和脑供血不足,[5]笔者试验中采取的缺血再灌注造模的方法与临床该病发病原理基本一致,说明本实验中造模方法比较科学。

4.2中药能提高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传统中医药很早就对血管性痴呆进行了研究,在《景岳全书》中首次提出痴呆病名。中医认为本病由于患者年老体弱,正气亏虚,气血虚弱,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所致。其主要病机为[6]:中风后气滞血瘀,脑络不通,髓海与各个脏器不相顺接,导致清窍失灵,肢体失用,渐至痴呆。补阳还五方源自清朝王清任《医林改错》,此方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重用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提取物能提高肌体SOD活性,对抗肌体脂质过氧化造成的损伤。[7]黄芪能够减轻脑缺血后海马椎体细胞损伤,从而改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8]此方中配以当归尾为臣,有活血祛瘀不伤正气之妙。《本草正义》中记载:当归尾主通,逐瘀自畅。现在研究表明:当归可抑制脑缺血后脂质过氧化物增高,拮抗其损害。其提取物阿魏酸钠是一种抗氧化剂,能直接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等。[9]中药川芎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日华子》中记载:“川芎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血,补五劳,调众脉,破癥结宿血等”。其主要成分为川芎嗪等。研究证实,川芎嗪对脑缺血区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蛋白质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10]对认知能力有明显提高。[11]中药赤芍能活血祛瘀,现代研究其可抗血小板聚集,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12]中药桃仁、红花均可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共为佐使。

4.3中药即刻治疗组疗效优于3天后治疗组现代研究表明,引起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因素为脑缺血、缺血性卒中,在发病时脑部均存在缺血半暗带。[13]缺血半暗带为脑部坏死灶与周围正常脑组织之间的区域,该区域脑细胞结构暂未受影响,仍能维持跨膜离子平衡等活动,但其电生理活动受到影响甚至停止。缺血数小时后,脑缺血中心区周围的脑组织逐渐发展为不可逆的损伤。此过程较为复杂,是多种病理机制介导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任何治疗手段都不再有效果。所以我们治疗的目的,就是使药物的疗效达到缺血区域时缺血半暗带仍处于可逆的时间段内。本研究显示,即刻治疗组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潜伏期均延长,5 min内受电击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结果显示即刻治疗组疗效优于3天后治疗组。表明即刻治疗组的小鼠因为用药及时,阻止了缺血半暗带的进一步发展,使小鼠的记忆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缺血半暗带细胞电生理活动停止,细胞功能受到影响,任何药物治疗都不能逆转缺血造成的脑损伤,所以临床疗效就不明显。此结果也与我们临床治疗该病时尽早治疗疗效优于较晚干预的结果相符合,故此研究为临床尽快治疗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静,况时祥.血管性痴呆早期病因病机的探讨[J].医药,2015,2(2):30-31

[2]李轶璠,赵永辰,李德需,等.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研究现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8(2):93-97

[3]王鹏,刘未,董化江,等.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中大脑皮层生长抑素及胆囊收缩素蛋白的表达[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2013,17(3):171-173

[4]张会珍,梁玉磊,张雪静,等.不同时间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行为学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4,11(2):142-147

[5]黄旭,于涛.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病因病机认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5(4):70-71

[6]关姝明,杨晓波.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与发病机制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15(8):178-181

[7]隋璐,刘坤,沈薇,等.黄芪甲苷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大鼠脑组织中NO、SOD和MDA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3(26):16-18

[8]刘瑞,高维娟,钱涛,等.黄芪注射液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Apaf-1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6(5):872-877

[9]于亚新,李海峰,谷玥,等.阿魏酸钠对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9(20):2 961-2 962

[10] 胡长鹏,唐勤,邢茂,等.川芎嗪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4,25(9):1 680-1 682

[11]刘志国,刘晓艳,史威,等.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37例[J].河南中医,2014,33(10):1 903-1 904

[12]王慧,热娜·卡斯木,王晓梅,等.新疆赤芍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其不同组分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4,18(13):1 109-1 112

[13]王秀忠,韩壮,史万英,等.MRI表现弥散系数判断超急性期、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带的临床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3,2(1):72-74

(2015-11-09收稿)

Effect of Administration of Buyang Huanwu Formula at Different Time On Praxiology of VD Rats Hospit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N Li-fang ZHANG Li-xin XUNG Li-he LIU Yi ZHANG Li-li SHI Xue-hua LI NA

(Tianjin30013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praxiological changes of reperfusion-induced VD rats by administering Buyang Huanwu Formula at different time. Methods: ligating the bilateral carotid arteries repeatedly before recanalizing to make ischemia reperfusion-induced VD rat models, Buyang Huanwu Formula was administered instantly and once again after 3 days. Praxiology changes of VD rats were observed ten days later. Results: Instant treatment group had prolonged latent phase with fewer errors in jumping stand experiment, which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memory performance was of significance compared to that of 3-days-later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stant administration is superior to the administration 3 days later, and therefore VD should be treated as soon as possible once final diagnosis is made.

Key wordsBuyang Huanwu Formula; VD (vascular dementia); at different time; praxiology; ischemia reperfusion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615(2016)01-0005-03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资助项目:No.201419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一医院(北京 100094)

猜你喜欢

血管性痴呆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性及安全性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分析
黄芪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奥拉西坦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
血管性痴呆(VD)应用尼莫地平等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及海马区神经元干预作用
氢溴酸加兰他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